《平移和旋转》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正确地区分平移与旋转现象。
使学生经历观察、表示、判断等学习过程,体会平移和旋转是不同的运动方式,在识别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受图形平移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或者旋转后的图形。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玩过 1、2、3 木头人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生:玩过。老师背对我们时,我们走; 老师回头时,我们不动。
师:想玩吗?准备好,开始……
师:刚才吴老师回头看大家的时候, 你们怎么样啊?
生:静止不动。
师:是的,你们静止不动。那老师背对大家的时候,你们怎么样啊?
生:都在走动。
师:是呀,也就是说你们在运动。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处在运动之中。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两种常见的运动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分类观察,认识平移
1.尝试分类。
课件动态呈现打开推拉窗、升平整的国旗、乘坐扶梯、指针在钟面上旋转、风车迎风旋转
以及电风扇工作状态的画面。师:同学们,感受到扶梯等这些物体
的运动了吗?
生:(齐)感受到了。
师: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能根据每种物体的运动特点将它们分分类吗?请组长拿出相应的小卡片,四人小组先讨论讨论,再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讨论、操作。
师:分好了吗?谁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觉得开窗、升国旗和乘坐扶梯是一类,钟面上的指针、风车和电风扇的运动是一类。
师:是的,根据运动的方式,我们可以将上面这些物体分成如下的两类。
课件出示分类后的图片。2.认识平移现象。
课件出示:
师:上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同一类型。你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 1:(边说边用手比划)窗户是从一边往另一边运动的。
生 2:(边说边用手比划)国旗是从下往上运动的。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有自己的感受,窗户是沿着直线从左往右运动的(板书:    ),国旗是沿着直线从下往上运动的(板书:    ),那扶梯上的人又是怎样运动的呢?又该怎样表示呢? 谁能上来画一画?(学生上台板书:    )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像这样运动的?
指名让学生回答,并注意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师:是呀,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是像这样运动的(出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的图片)。总结一下,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1:它们都沿着直线在运动。
生 2:它们都是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在运动。
师:是的,它们都朝着某个固定的方向,沿直线在运动。像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
板书:平移。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 认识了平移的基本特点。现在请大家按要求把数学书在课桌面上进行平移—— 先把数学书像这样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 接着把它平移到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
学生根据要求各自进行操作。
师:现在你的数学书在课桌面的什么位置?
生:在课桌面的右下角。
师:要想让数学书回到原来的位置, 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平移?先试一试,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谁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生1:先向上平移到右上角,再向左平
移到左上角。(课件随后演示)
生2:先向左平移到左下角,再向上平移到左上角。(课件随后演示)
生 3:也可以直接从右下角斜着平移到左上角。
师:这样的运动也可以看成平移吗? 生:可以,因为这样的平移其实就像
乘坐扶梯的人。
师:确实如此。看来要使数学书回到原来的位置,平移的方法还是挺多的。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认识平移的?四人一组先讨论讨论,再和全
班同学交流。
生1:我们先对不同的运动进行分类,然后总结同一类运动的特点。
生 2:我们通过画箭头表示出了平移的运动过程。
生3:我们还平移了数学书,知道平移的方向是不同的。
师:是的,分类、观察、比较、画图以及动手操作都能帮助我们认识平移。
二、基于经验,认识旋转
课件出示:
师:上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另一种类型。你知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1:它们都是转着的。生2:它们都是在转圈。
师:是的,这些物体的运动和平移不一样,它们都在旋转。
板书:旋转。
师:能用手势比划一下物体的旋转过程吗?
学生试着用手比划旋转运动。
师:(比划逆时针旋转)如果这样运动还是旋转吗?老师比划的旋转和你们刚才比划的有什么不同?
生:(边比划边说)老师比划的旋转是这样的,我们比划的旋转是这样的。
师:就是说,老师和同学们比划的都是旋转,但旋转的什么不同?
生:旋转的方向不同。
师:继续观察几种不同物体的旋转过程——尽管旋转方向有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你能发现吗?
生1:它们都是围绕正中间在旋转的。生 2:它们都是围绕正中间的一个点
在旋转的。
师:这个小朋友所说的点在哪里?谁能上来指一指?
学生上台指出相关的旋转中心。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确实如此,上面这些物体都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在旋转的。再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见过旋
转现象吗?
生 1:直升飞机的螺旋桨转起来也是旋转。
生2:有些宾馆的大门是可以旋转的。生3:幸运大转盘转起来也是旋转。
师:很多小朋友都见过幸运大转盘。愿意自己动手做一个“转盘”吗?
生:(齐)愿意!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信封。请小组长拿出信封,我们一起用信封里的材料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转盘”。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指名上台展示。
师:转盘上的指针能旋转吗?转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演示。
师:其他小组转盘上的指针也能像这样旋转吗?既然如此,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按要求旋转转盘上的指针——先将指针从位置 A 慢慢旋转到位置 B(课件呈现示意图)。
学生分组操作。
师:再将指针从位置B 旋转到位置C; 接着旋转到位置D。
学生按要求操作。
师:刚才的几次旋转和风车、电风扇叶片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生:风车和电风扇的叶片都转了好多圈,刚才指针几次都没有转满1 圈。
师:没有转满1 圈,也是旋转吗?
生:我们都是按老师的要求做的,应该就是旋转。
师:是的,物体在旋转时,既可以转满 1 圈或几圈,也可以不转满 1 圈。继续想一想,如果把指针从位置D 旋转回位置A, 可以怎样做?这次的旋转和刚才又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平
移和旋转。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有很多。请大家观看视频,如果看到其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你就大声喊停,然后说出究竟是平移还是旋转,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课件播放视频,学生根据内容选出其
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并进一步解释选出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发现平移和旋转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课件出示:
师:图中的小树上有一片绿色的树叶。仔细观察,其余哪片树叶通过平移能够与小树上的这片树叶重合呢?照样子在你的作业纸上圈一圈。
学生各自比较,并试着圈一圈。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圈出的是哪几片树叶?是通过怎样的平移和小树上的这片树叶重合的?
学生自由交流,课件根据交流情况动态验证学生的判断。
师:如果允许旋转,剩下的几片树叶中,哪些也能和小树上的这片树叶重合?学生各自圈一圈后,组织交流、验证。
师:(指图中最小的一片树叶)这片树叶通过平移能和小树上的树叶重合吗? 为什么?通过旋转呢?
生:这片树叶太小了,通过平移或旋转都不能和小树上的树叶重合。
师:这么说,平移前与平移后的树叶相比,什么不变?什么会变?
生1:平移前与平移后的树叶相比,大小不会变。
生2:平移前与平移后的树叶相比,形状也不会变。
师:变了的是什么? 生:变了的是位置。
师:继续想一想,旋转前与旋转后的树叶相比,不变的是什么,变了的又会是什么?
生1:形状和大小也不会变。
生2:位置变了,树叶的朝向也变了。师:是的,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
前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会变,但是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物体。
师:刚才说到平移时,大家只是说“往哪个方向平移”。其实,要想真正说清楚
平移的过程,还要进一步说清楚平移的距离。想知道该怎样说吗?
课件出示:
师:能看懂活动的要求吗?谁先来说说怎样把小三角尺向左平移7 格。
学生回答后,强调:可以盯着三角尺的一个顶点,一格一格地往左移,数清楚是不是一共平移了7 格。

更多推荐

旋转,平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