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93
唐山文创应用于服饰设计的探讨
刘秀东
(唐山学院时尚设计系,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习近平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直是我们祖国尽心在做的事情。服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首要的必需品,中国有几千年前就把中华文化蕴涵在服饰之中。当今,把文化的精髓融入服饰设计中,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服饰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让中华文化从某一方面传承和发扬。关键词:文化创意;服饰设计;文创产品
近些年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祖国各地涌现出许多赋予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品味较高的国潮文创要属故宫文创和国家博物馆文创,也是最早的文创产业之一。其中一款丝巾从图案、色彩上都蕴含着中华千年的文化,典雅高贵。这些产品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带动了相应的经济效应。这些年各地的文创产品争奇斗艳,文创服饰也多姿多彩,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服装、箱包、首饰,吸引很多人购买。唐山也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把文化元素应用于服饰设计之中,作出精美的文创服饰,让唐山文化传承,是有一定意义的。对于文创应用于服饰设计的探讨,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望同行们指正。
一、唐山文创产品的现状1.唐山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当地的文创产品多以旅游品为主,主要是复制品居多,产品还秉承着传统的设计和造型,有些产品只是印上文化符号,产品创新实力不足,文化附加值低。
2.唐山文创产品的研发。
唐山亟需高水平的设计人员,具有创新思维,敏锐的创新观察能力和勇敢担当的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来设计和研发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产品。
二、唐山文创应用于服饰设计的探讨
在对唐山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许多元素可以应用于服饰设计之中。2015年唐山皮影戏《俏夕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表演服饰融入皮影文化的设计,浓重的地方色彩,略显夸张的服饰造型都让人惊艳。我在参观当地皮影影人制作的过程中,发现生旦净末丑角色的服饰从色彩、纹样、图案都有些许差别,更不同于南皮影的服饰纹样。这些只有唐山皮影才具有的艺术特色都可以作为设计元素提取出来应用于服饰的设计和研发。只要运用得当,既可以让唐山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还可以设计出高品位的文创服饰。
1.服饰与文化交融浏览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服饰与文化都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服饰是历史的缩影,服饰可以展现一个朝代的文化。唐装、汉服等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他们具有代表时代文化的作用。历朝皇帝都会在帝王的冠冕中融入文化的象征,这样可以让人民来膜拜和景仰。如今,我们在服饰设计中可以把唐山优秀的文化融入其中,为的是文化的传承。在服饰设计的过程中提取唐山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皮影、陶瓷、评剧等文化艺术中寻求设计灵感,力求设计出的服饰有唐山文化的缩影和神韵。对唐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服饰产品中体现文化附加值,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结合文化企业、制造企业共同生产。这样,还可以让唐山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2.文创类服饰的设计
(1)在美学设计方面
提取文化元素是一个关键环节,根据以往的某些经验,我们只是提取一些特别的图案应用于服饰设计之中。例如把这些文化符号印制在文化衫上是最多的一种方式。虽然制作便捷,也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但是在美学时尚方面略显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取某一种或多种文化因素,力求神韵其中,内含文化的品性。在面料的设计方面追求推陈出新,在色彩和廓形方面,追求文化元素结合国际潮流走向的设计,还要兼具地方文化特色,切忌一味模仿。
(2)在品类设计方面
服饰囊括的是一个大的课题,就服装方面,可以设计日常服、礼服、休闲服、家居服。饰品方面,可以设计鞋类、帽子、围巾、首饰等。其实文化因素还可以拓展应用于生活陶瓷、家居用品、家具等方面。
(3)培育文化服饰品牌。
服饰要想长久流行于市场并占领一席之地,创新的设计理念加上服饰品牌是长存发展的关键。独具一格,富有特色,品质的保证,可以让服饰品牌长足发展。探索和打造唐山文创服饰产品品牌,让唐山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品牌是一种精神食粮,也是一种标志,利用品牌效应来带动经济效益,增强唐山文化影响力,提升河北文化吸引力。
三、服饰设计所需的环境
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组建科研项目团队,将文化因素融于面料的设计开发中,还可以加入纳米、抗菌、护肤等科技技术,让面料不但具有文化特性,更兼具有养生、防火、防毒、防潮等科技特性,扩展市场占有率。高校中不乏设计人才,组织人员对唐山文化进行数据采集,整理,收集唐山文化的特色合理运用于服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其科研成果和投放到企业中去,和企业合作生产出成品投放市场进行销售。让高校优秀的设计人员到企业中去锻炼,可以把创新理念带到服饰设计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更加了解市场的需求,随时调节设计理念,让自己所涉及的服饰更加贴合市场。这样的互动合作可以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大数据的时代,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还要积极探索资源优化、资源共享,共同创业,融合发展的途径,在做好文创服饰设计的同时,推动相关行业,带动就业。参考文献:
[1]李景如,李深森.服装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体验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09).
[2]刘嘉.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平台)座谈会召开[J].纺织服装周刊.2018(06).
作者简介:刘秀东(1973-),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学院时尚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学。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20年度课题“唐山文创产品设计研发与文化企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SSKL2020-062)

更多推荐

文化,设计,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