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摘要:在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教学设计和内容中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通过平时的专业教学对学生思想进行润
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为实践点,围绕本课程的实训项目和实训任务环节进行展开,找到思政教育与服装设计基础专业教学中的融合点,通过实践将之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传达,最终实现课程内容提升与学生思想提升的双线并进。
关键词:课程思政;服装设计基础;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20.06.014
1 引言
作为一名教师,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履行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课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师履行职责的主攻方向——课程思政。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按照文件精神,我校全面推进了服装
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构建全面覆盖本专业、授课类型丰富、知识内容层次螺旋递进、各学科彼此支撑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不断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升级与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发展。
2 课程思政的涵义
课程思政就是思政教育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的融入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并使之产生共鸣,从而提升自我的行为道德,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德才兼备合格人才。高职学院的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改革,是将课堂教学和改
革的各个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思政内容的精准融入。唐·韩愈《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作为老师不仅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责,还担负着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担。若专业课的教学只是传授知识而不‘传道’,那么这种教学就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因而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以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构建课程并精准融入思政元素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新课题。
3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描述及思政课程定
位
3.1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性质及内容
本课程是本校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时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共计48学时,开设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服装设计的认识;(2)服装设计师与风格;(3)风格下的廓形结构设计;(4)风格下的局部造型设计;(5)风格下的色彩与面料设计;(6)运用点、线、面、体元素与形式美法则的款式设计。3.2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素质、知识、能力目标定位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为:具备自主学习、团队
收稿日期:2020-08-10
基金项目: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合格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宋明霞(1983-),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服装设计方向。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实践
宋明霞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45
合作的意识;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关注时尚、拓展视野的意识;具备审美能力与创新设计意识;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抗挫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具备团队精神与工匠精神。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为:了解服装与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了解服装设计师和服装风格特点;熟悉服装设计的流程;熟悉创作思维方法和设计程序;掌握服装设计的原则;掌握服装设计的审美法则和设计方法。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为:能够根据搜集的资料与信息,制作服装设计师调研报告和风格意匠图;能够根据服装整体风格进行服装局部设计;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运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服装款式设计;能够熟练地运用服装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服装款式设计。
3.3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定位
结合本课程的素质、知识、能力目标,本课程思政定位包括以下7个方面:(1)通过学习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工匠精神和通过时装设计所透射出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培养关注各个时期服装文化、时尚服装风格潮流的意识,同时培养审美与创新的意识;(2)具有科学精神,所绘制的款式图和效果图应按照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形态、人体与衣服的比例进行绘制;(3)立足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意识、文化自信的理念;(4)培养团队协作的的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思维清晰、逻辑明
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维;(5)遵纪守法,具有原创精神注重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6)在设计中融入社会责任意识,爱护环境,作品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7)培养学生服务集体、热爱本专业的意识,并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
4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策略研究
4.1 知识内容体系的思政建构
课程标准是整个课程的关键核心所在,积极探索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服装设计基础》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工作,明确“如何教?怎么学?谁来评?”的不同要求,同时将教学计划、教案等与课程标准进行对接,明确教学逻辑与教学思路,探寻课程教学有机嵌入思政内容于课程的具体知
识点,形成融入思政内容的知识体系。如通过对服装设计的认识,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设计?服装设计的实质和核心是通过设计师的思维创新的表达,将思政的原创精神融入课程内容中去,让同学们学会尊重法律,保护他人的原创设计。再对比运用点、线、面、体元素与形式美法则进行款式设计的项目,让学生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设计实践感知设计的魅力所在,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抗挫精神、和创新、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4.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思政融入
在课前注重学情调研,通过学情调研与分析,认识和了解每位同学的知识素养情况和思想动向,以便
于更好的依情开展教学。采用分组竞赛和分组互动的翻转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设计制作能力;在课程中采用游戏互动法、Mapping 法、635法、头脑暴风法、仿生学法等多种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意激荡的思维模式。在课程中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面料,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如在培养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方面,举例梁子、张肇达、张志峰、郭培、凌雅丽、马可等中国著名设计师是如何将不同形态的本民族优秀文化运用形式美法则完美的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去的,提升审美的同时引导学生关心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与现代文化,设计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采用集中讲评与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进行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在辅导的过程中尊重学生自我设计思维的的表达与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同学,尊重每一位同学,始终面带微笑并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点评的方式方法,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融入职业素养。
4.3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学习通线上课程思政平台
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好的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通过搭建学习通《服装设计基础》线上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前的学情分析、自主学习;课中的探究学习、讨论、投票、实训任务沟通反馈、分组学习、在线测试;
46
课后通过课程评价与反馈等功能。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实现伴随采集、智能化分析、个性化导学等功能,更加有利的了解学生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和实训过程的监控,同时通过讨论、实训、分组等一系列的线上交流使同学们能够敞开心扉,有利于彼此的交流沟通并获得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
4.4 多元评价体系的思政建构
撇弃了单一的教师一人评价,一种方式定成绩的模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认识自身不足,及时改正,通过网络评价、社会评价、企业评价了解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为了更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考核包括学习素养评估与实训评价考核两个部分,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如下:学习素养评估考核成绩占30%,实训评价成绩占70%;学生最终得分=素养评估*素养评估占比+实训评价得分*实训评价得分占比。本课程的素养评估依据包括3个方面:职业道德评估占比10%,职业意识评估占比10%,行为习惯评估占
比10%。本课程的实训评价依据包括2个方面:实训项目和课堂参与度,实训项目评价考核占比60%,参与度评价考核占比10%。
5 小结
《管子·权修》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但现在社会中不乏高智商、高学习、低素质的“人才”,因而人才所指的是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其中德应该放在首位,因此,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课堂知识,还要肩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备良好的品德。课程思政就像做菜的一味调味剂,如何在烹饪的时候能够体现出食材的美味而不过分强调,这点是需要反复琢磨、实践才能把握好的,因而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的之路,应不断提升自我的知识层面与个人素养,反复实践、研究新方法、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够有所提高和进步!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asic Apparel Design Course
Song Mingxia
(Hu’nan Arts and Crafts V ocational College, Yiyang Hu’nan 413000)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contents of fashion design,
and the students are und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ilence through daily professional te
aching. Taking Basic Apparel Design course of fashion design as the practical subject, this article develops around the practical project and tasks of this course, searches for the integration poi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Basic Apparel Design, which will be transmitted through practice in diversified methods, and finally bo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rse and students’ ideology will be realized.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ic apparel design; integration; practice
更多推荐
课程,思政,学生,设计,服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