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伙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探究及设计活动,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明白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考察探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3.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初步掌握考察探究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明白绿色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2.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PPT  盆栽植物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植物不仅净化空气,绿化环境,装点我们的生活,明亮的教室因植物的加入更加美丽。你最喜欢教室里的哪一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形态特征?说一说。(PPT出示教室植物图片)
师:课前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教室常见植物,搜集资料,了解该植物的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与植物为伴,共同探究植物的秘密。
(二)调查教室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
名称
产地
生长条件(环境要求)
繁育方式
功用
养护方式
    师:同学们都很细心,每组都带来了观察的植物。请根据你们搜集到的资料,继续探究植物的奥秘,完成植物探究任务单。探究结束后,准备展示汇报。
师:请一位同学读温馨提示。(学生读完后,老师读“展示提示”)明白了吗?开始制作!
(PPT出示温馨提示和展示提示,读完提示后,播放音乐)
(三)展示汇报:植物新闻发布会
1.先小组展示(展示作品,解说,补充),再顶针式点评。
2.评奖:小组半分钟讨论,把宝贵的一票投到评比栏上,不能投自己小组。
评选颁发“最佳小组合作奖”“最佳创意解说奖”“最佳植物作品奖”。
3.总结:你的收获或疑惑
(四)放眼世界,着手现在
师:走出教室和校园,放眼世界,你会发现世界上还有许多奇花异草,请看屏幕。(ppt出示
大榕树的图片)
1.介绍大榕树的历史、形态等知识。
2.了解了几百岁的榕树爷爷后,你想说什么? (保护植物,人人有责)
师:保护植物,人人有责。根据本节课考察探究的收获,为你手中的每植物制作名片,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植物,关心植物。
《我的植物伙伴》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快速发展,对探究事物充满好奇。经过小学低中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锻炼,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与以前教材设计的内容相比,本教材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由观察探究身边常见植物的秘密引申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培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设计活动是《我的植物伙伴》,虽然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还不很熟悉,甚至于有些花草树木叫不上名字来,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询问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达到认识和了解的目的。因此先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认识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环境的热情。再通过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爱护植物的好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我的植物伙伴》效果分析
《我的植物伙伴》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本节课,实现了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探究时,领略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向往绿色生活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视作生命,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的自然事物初步学会了策划学习活动、主题论证、调查取材、分析判断和活动总结的能力。前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既了解植物的奥秘,又培养“
护植物,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最后根据本节课考察探究的收获,为手中的每植物制作名片,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植物,关心植物。
本教材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由观察探究身边常见植物的秘密引申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放飞和平鸽》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
通过开设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问题解决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
归纳及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养成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本册教学内容主要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校周围举目皆是植物,校园内的植物也是随处可见。经我们初步的调查,大多数的同学对身边的植物了解甚少,而且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植物会是如此奇妙的一个世界。面对如此丰富而又方便的可用资源,我们有必要将它运用起来。根据儿童的认知策略和心理能力的发展设计《我身边的植物伙伴》活动方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关爱身边的植物,形成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通过此次活动,学生能学到身边常见植物的相关知识和识别能力。
本节课从校园植物的名称、种类、用途等方面着手,辨认身边的植物,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一些书籍、资料等手段对植物进行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及设计活动,初步掌握调查的方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参加主动参与综合实践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植物和保护环境的感情,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更多推荐

植物,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