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铝模免抹灰工艺?27个质量通病注意防治!
原因分析
1、滴水线安装错位。
2、早拆头处没有安装滴水线,或者施工的时候错用无滴水线的早拆头。
解决措施
1、试拼时重点检查窗洞模板、企口、滴水线是否齐全、顺直(外墙滴水线距饰面层2cm断开)。
2、做好企口、滴水线的铝模板编码,严格按照编码拼装。
通病 12 给水管压槽漏设或偏位变形
原因分析
1、铝模预拼装验收时未结合水电全面排查,漏设给水管压槽,后期打凿开槽,影响免抹灰
效果。
2、给水管压槽未采用刚性材料一次压制成型,混凝土浇筑时偏位变形。
解决措施
1、预拼装验收和首层评估时全面校核水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采用刚性一次压制成型材料,固定于铝模板上。
通病 13 水电点位偏位
原因分析
1、线盒外部没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混凝土浇筑时偏位。
2、线盒内部无填充加固,混凝土浇筑时受挤压变形。
解决措施
1、制作井字型固定框架,线盒固定于框架内,框架满绑满扎或焊接于墙体钢筋上,固定牢固。
2、线盒内部使用填充物(如锯末)填充密实并压紧密封,多个线盒并行时应采用整体联排线盒。
通病 14 墙体方正性控制较差,致使混凝土砌体交接处出现错台
原因分析
1、墙柱模板安装时与定位线偏差较大。
2、墙柱安装时未进行模板初调,后期校调难度大。
解决措施
1、严格按照定位线进行安装,同时在梁板安装前进行初调并完成背楞、斜撑的加固。
2、在布设灰饼时应结合整面墙体(砌筑+剪力墙)的情况,进行墙体方正性进行微调。
通病 15 阴角不方正
原因分析
阴角加固方式错误。
解决措施
1、转角墙长≤500设置定型转角背楞。
2、斜撑距墙端距离不大于600。
3、阳角采用草字头定位筋,阴角离墙角100设置定位筋,离地高度50~80。
通病 16 门洞尺寸偏差
原因分析
门洞胀模导致铝合金门无法安装。
解决措施
1、门洞口端头采用定型背楞加固,或采用阳角锁对拉。
2、浇筑过程中专人护模,专人实测,专人调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成型后打凿影响免抹效果。
通病 17 墙柱根部漏浆、烂根
原因分析
1、浇筑混凝土前未对墙柱根部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2、采用砂浆、细石混凝土封堵时未达到一定强度即浇筑混凝土,封堵砂浆等破损失去作用。
解决措施
1、浇筑混凝土前,采用可靠措施对墙柱根部进行封堵,防止漏浆,避免后期烂根。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墙柱根部300mm范围内人工收平,收平偏差(-5,8mm)。
通病 18 混凝土表面起皮、观感差
原因分析
1、由于安装铝模过程中,模板表面未涂刷脱模剂,导致拆模后砼表面起皮。
2、涂刷脱模剂时未按照要求使用专用水溶性脱模剂,使用油性脱模剂容易污染钢筋,且拆模后砼表面观感较差。
解决措施
1、每次拆模后马上将模板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溶性脱模剂。
2、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钢筋上楼前对钢筋进行除锈,防止锈块污染楼面。
通病 19 梁与楼板交接处开裂
原因分析
1、模板竖向支撑距离墙边间距过大。
2、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未到达一定的强度便拆除顶板,或在楼板上过量施加荷载。
解决措施
1、短边方向竖向支撑距离墙边间距必须≤750mm,支撑间距≤1200mm。
2、在强度达到要求后拆模,严禁集中过大加载;施工时竖向模板在12小时后拆模,梁侧模24小时后拆除,梁、板底模在48小时后拆模。
3、拆除模板时不得扰动竖向支撑体系,严禁拆除竖向支撑再回顶。
通病 20 模板清理不及时致使漏浆、梁垂直度不足
原因分析
1、墙板拼缝处水泥浆积累过多,致使混凝土墙面拼缝漏浆严重。
2、楼面板拼缝处水泥浆积累过多,致使梁侧空间受积压,使梁截面变小。
解决措施
1、做好对工人的交底工作,并对模板定期进行清理。
2、销钉按要求满打,并严格验收。
通病 21 螺杆孔洞空鼓、渗漏
原因分析
1、未采用微膨胀砂浆对螺栓孔洞进行封堵,造成螺杆孔洞内封堵砂浆空鼓开裂,存在渗漏隐患。
2、外墙螺杆孔洞封堵完成后,未及时涂刷防水涂料,留下渗漏隐患。
解决措施
1、螺杆孔洞内混凝土残渣等清理干净。
2、螺杆孔洞中部先填充100~120mm发泡剂。
更多推荐
混凝土,模板,采用,进行,封堵,浇筑,滴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