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
说明:参考答案中1,2,3为答案来源不同,可任选其一
一、名词解释:
1、 清洁空气(洁净大气):
参考答案:由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正常成分的混合气体和水汽以及一些悬浮的固态或液态气溶胶粒子组成,其主要成分在离地几十千米以下的大气层里,组成比例基本不变,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 大气污染(空气污染):
参考答案1: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大气组成的成分、结构和状态发生变化,与原本情况比,增加了有害物质,使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扰乱并破坏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构成了空气污染。(三要素:源、污染物排放并达到一定浓度、对人的危害和影响)
参考答案2:对流层固有的成分由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改变了基本的成分,使大气中有害物质增加,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
3、 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4、 空气污染指数(API):
参考答案1: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max(I1,I2,I3,···,Ii···In)
其中:Ii为第i种污染物的分指数。
参考答案2: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3: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5、 二次污染物:
参考答案: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结果产生与原污染物理化性状和危害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
6、混合层厚度:
参考答案:当大气边界层低层是中性层结或不稳定层结,在离地面几百米到l~2km的高度上存在一个稳定的逆温层,即上部逆温,它使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受到抑制。上部逆温层或稳定层底的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
7、稳定能量(不准确):
参考答案:处于大气底部的气团,当其能量积累到可以自由参与对流时所需的能量下限,在埃玛图上为大气层结曲线与状态曲线在大气底部到自由对流高度之间围成面积所表示的为负值的能量。
(另 不稳定能量是指气层中储藏的可使单位质量空气块作上升运动的能量。通常用气块由该气层下底高度移至上底高度受到的净举力f(浮力与重力之差)所作的功w来测定。)
8、酸雨: 参考答案:是指PH值(PH值是反映大气降水酸碱度的无量纲量,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5.6的雨、雪、雹等形式的大气降水。
9、通风系数(通风量):
参考答案:混合层厚度与混合层平均风速的乘积叫做通风量。
10、煤烟型污染:
参考答案:是指由煤炭燃烧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再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污染物所构成的污染叫煤烟型污染。
11、逆温层厚度:
参考答案:逆温层上下界之间的距离。
12、逆温强度:
参考答案:逆温层内温度随高度改变的度数。
13、大气稳定度:
参考答案:空气受到垂直方向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使该空气团具有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大气稳定度是反映大气湍流扩散能力的一个量。通常是大气越稳定,大气湍流越弱,稀释扩散能力越小;反之大气越不稳定,大气湍流就越强,稀释扩散能力越大。
14、贴地逆温:
参考答案:是从地表面开始的逆温;
15、脱地逆温:
参考答案:是从离开地面一定高度开始的逆温;
16、大气污染事件:
参考答案: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危害的事件;
17、等温层:
参考答案:是指温度不随高度变化的大气层结;
18、污染潜势预报:
参考答案1:空气污染潜势预报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气象因子判据,预报未来出现严重污染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2:大气污染潜势预报可以看成是以气象上的天气形势预报为基础的“二次预报”,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天气形势预报的准确程度和预报精度有着直接关系,一般预报中提到的潜势预报准确率都是把天气形势预报准确率当做100%来考虑的。潜势预报的方法是以天气形势及其气象要素指标为依据,对未来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
19、污染浓度预报:
参考答案:空气污染浓度预报是指根据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情况采用模式预报或统计预报等方法预报某一地区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浓度,做到定量化。(补充:它是对某中、小尺度地区内、某时段空气污染浓度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尺度在1~48小时之间;空间尺度则较空气污染潜势预报为小,主要是城市范围或某特定源的影响范围。)
20、臭氧空洞:
参考答案: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21、石油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
参考答案1:这一型大气污染是由于汽车排出大量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物废气与工厂烟囱排放的废气,经阳光紫外线照射作用,生成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形成学化学烟雾。
参考答案2:此类污染主要来自石油燃烧、石油化工和汽车尾气产生的二次污染。发达国家多属此类污染。一般表现为以单一气粒转换为主的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污染严重时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参考答案3:指污染物来自石油化工产品,如汽车尾气、油田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物。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并形成光化学烟雾,就是石油型污染。
22、大气污染源: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3、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城市生态环境由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组成。它是综合性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环境系统。它由环境资源系统、生物系统、城市居民和人工物质系统及其产生的污染物相互作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联系而共同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既遵循了自然发展规律,也依照了社会发展规律。
24、环境气象学:
参考答案:环境气象是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变化、污染(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污染)、辐射等对所有生物(动、植物)、各种设施及国民经济影响的学科。
25、碳氧平衡:
参考答案:碳氧维持相对的平衡。一是城市绿化植物的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叶面积指数、CO2消耗量、氧气释放量;二是城市人口及每天呼出CO2、吸入O2的总量;三是城市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和消耗的氧气量;四是边界层城郊空气交换量,确定从城外绿地补充地区的过度消耗。
26、干、湿沉降:
参考答案1:不下雨时,大气中酸性物质可被植被吸附或重力沉降到地面叫干沉降;下雨时,高空雨滴吸收包含酸性物质继而降下时再冲刷酸性物质降到地面叫湿沉降;
参考答案2:干沉积。由地面的土壤、水、植物、建筑物等通过空气污染物质的重力沉降、碰撞与捕获、吸收与吸附、光合作用或其他生物、化学、物理过程实现;
湿沉积。由云、雾和降水(雨、雪等形式)通过污染物质被吸收进入水滴或随水滴被清除。
27、城市效应:
参考答案:城市的“五岛效应”指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和浑浊岛效应。
28、上、下坡风:
参考答案:因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局地日变化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增温,使和其接触的空气因受热较多而比它周围同高度的空气温度高,空气柱受热膨胀,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空气由山坡水平流向山谷,然后下沉至低层,又由谷地向山坡流动再沿山坡上升,遂形成低层由谷地吹向山坡的上坡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由于山坡辐射冷却而降温较快,谷中同高度上的空气降温较慢,于是形成了与白天相反的环流,即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的下坡风。
29、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1: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2:由于城市绿地减少,楼房的高度密度增加,硬化面积无限扩大,使得夜间城区最低气温比郊区农村最低气温高3~5ºC,形成了晚上由农村或近郊区向市中心吹的城市风,导致污染空气在城区集聚,严重影响了市民身体健康。30、海陆风:
参考答案1: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参考答案2:海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的,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场地环流。
31、混合型污染:
参考答案: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导,以“石油型”、二次扬尘、建筑扬尘及机动车排放污染为代表的污染称为“复合型”污染。此类污染主要形成于“煤烟型”向“石油型”污染转化的工业发达城市。有“煤烟型”污染与“石油型”污染的共同特征。
二、问答题:
1、大气污染主要产生哪些危害?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②增加大气降水量;③下酸雨;④增高大气温度;⑤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城市空气污染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空气污染特点有何不同?(自己精简一下)
参考答案1:污染形成期: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到建立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而告完成,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煤的年产量从五六百万吨猛增到3000万t,煤的应用,产生大量烟尘、SO2和其他污染物质。冶炼业生产排放的SO2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祸害更大。
污染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急剧增长,石油在燃料构成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30年代前后,内燃机在世界各国发展。同时,汽车、拖拉机、各种动力机和机车用油消费量激增,重油在锅炉燃烧中的广泛使用,使石油污染日趋严重。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是石油污染的典型事例。这一时期内发生了好几起由于燃煤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污染泛滥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内,石油等燃料的生产和消费量急剧增加。随之,因燃油和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SO2的量,在60年代里每年就超过了1亿吨。城市汽车的大量增加,相继产生汽车公害,洛杉肌型烟雾在世界很多大城市出现,危害逐年扩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种新的污染源,一是由原子能利用和核动力发展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二是由农药等有机合成化学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带来的有机氯化物的污染。
污染治理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工业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大量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严格的各种法律条例,开展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低污染和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尽管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环境污染得到很大控制,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参考答案2:19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趋势急剧发展,人口、产业、交通向城市高度集中,城市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同时发展,产生了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市污染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人类影响而改变自然生态过程,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存问题同时存在,由于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强烈,大量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存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利用宇航技术、遥感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气候变化信息、臭氧层破坏信息、生物多样性消失信息、环境污染信息等。在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和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破坏。像城市酸雨、光化学烟雾、水污染等的出现越来越多,已经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3、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影响比较大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发生年月 地点、 主要污染物、 受害情况
1930.12 比利时马斯河谷、 SO2烟尘、 患者6000余人死60~80人
1948.10 美国、多诺拉、 SO2、
患者5920人、死亡20人
1948.11 英国伦敦、 烟尘、 死亡700~800人
1950.11 墨西哥、波萨里卡 、 SO2烟尘、 患者320人、死亡22人
1952.12 英国伦敦、 SO2烟尘、 患者无数、死亡4000人
1953.10 美国新澳尔良、 SO2烟尘、 患者200人、死亡2人
1953.11 美国纽约、 SO2烟尘、 患者不明、死亡165人
1956.1 英国伦敦、 SO2烟尘、 死亡1000人
1957.12 英国伦敦、 飘尘、SO2
死亡200~250人
1962. 12 英国伦敦 、 SO2、 患者不明、死亡700人
1962.12 日本大阪、 烟尘 死亡60人
1963.1 美国纽约、 SO2、烟尘 死亡200~400人
1964.2 美国纽约 死亡168人
在1991年底,伦敦又发生了一次二氧化氮烟雾事件;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造成大气污染。
4、 述我国的能源消费特点和大气污染特点。
参考答案1:
能源消费特点:①能源消费总量与进口量不断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过度依赖煤炭;③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大气污染特点: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多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以二次扬尘、建筑扬尘等非燃煤尘以及机动车排放污染为代表的“复合型”污染在逐年加重,“煤烟型”污染正在呈逐年弱化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参考答案2: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主要是由能源结构决定的,属于煤烟型污染。我国能源结构中有75%是由煤为原料组成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酸雨态势扩大,出现酸雨的城市占全国城市半数以上,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南方。据统计,2001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三级及三级以下标准的城市各占1/3。全国城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国近2/3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的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分布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这与当地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荒漠化的环境条件有关。随着小汽车走入中国百姓家庭,汽油消耗量急剧增加,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将会增加,城市交通污染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为此,我国已经将发展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作为今后交通发展战略,将会有效解决交通能耗污染问题。
5、 我国酸雨的分布状况如何?
参考答案:自华北地区中东部向西南延伸至陕北-四川中部一线以南,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PH值<5.6,为酸雨区,其中,江南、华南大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PH值<4.5,为重酸雨区。
6、 造成室内、室外空气污染的原因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
室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的活动。
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均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蒸气,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2、建筑物自身的污染,此类污染正在逐步检出,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
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
4、燃烧产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做饭与吸烟是室内燃烧的主要污染,厨房中的油烟和香烟中的 烟雾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的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其中气态物质占90%,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性。
5、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人在室内活动,除人体本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外,其它日常生活,如采暖、烹饪、室内消毒化妆、灭虫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房间内人数过多时,会使人疲倦、头昏,甚至休克。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学校更加严重。
室外:(1)工业: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7.大气污染的发生源有哪些?“煤烟型”污染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1:大气污染源可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而形成,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在人为污染源中,又可分为固定的(如烟囱、工业排气筒)和移动的(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两种。由于人为污染源普通和经常地存在,所以比起自然污染源来更为人们所密切关注。大气主要污染源有:①工业企业;②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③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2:生活低矮源排放,高架点源的平均烟流,交通源,工业源和交通源的混合型污染,战争,自然过程-沙尘暴,火山爆发。
“煤烟型”污染特征: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导地位,使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表现为SO2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比例较大。
8.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其来源如何?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物种类同能源结构、工业结构有密切关系。燃煤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燃油的主要污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汽车主要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全物。工业生产过程因行业不同,排放各种不同的无机和有机气体及有毒金属粉尘等。
SO2:SO2主要来自自然和人类活动。已知的SO2自然源是火山爆发。人为源绝大部分是含硫的燃料燃烧造成的,其中90%的硫是以SO2的形式排入大气的,剩余的以硫酸盐形式残留在炉渣中。
一氧化碳(CO):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排气。
Nox: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源,包括雷电发生时,NOx形成。氨氧化、生物质燃烧(如森林大火)和土壤排出等;另一个是人为源主要包括矿物质燃烧和生物质燃烧。
PM10(可吸入颗粒物):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9.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是什么?何谓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
参考答案:城市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城市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使得城市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生物、植物造成危害。
当污染物进入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时,系统对污染物质进行转化、迁移、降解和扩散,降低其浓度,使之完全消除,不致于造成危害,这就叫做环境自净能力。按发生的机理,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种。 10.防治城市空气污染一般有哪几种途径?
参考答案:决定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由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的排放及分布状况,二是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而大气对污染物扩散能力则变化很大。当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污染源所造成污染物的浓度可相差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在几小时内也可改变数十倍。因此研究城市环境气象条件对城市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充分利用气象条件指导生产,对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意义。 (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采用清洁能源:a清洁的利用常规能源如采用洁净煤技术、西气东输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c节能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发展绿色交通a合理的规划交通b发展清洁汽车3末端治理a采用烟尘治理技术b采用二氧化硫治理技术c采用氮氧化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吸收法、非选择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d采用氟化物的治理4环境自净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11.空气污染变化状况为什么能预报?其预报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假定空气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是固定不变的,则污染变化状况主要受边界层的扩散条件影响,而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可以得知边界层的扩散条件,因而可以做出空气污染的相应预报。
参考答案2:空气污染变化状况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而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报,可分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两类。一般而言,在有长期的监测数据的城市,应用统计方法进行预报是不困难的,如果建立统计关系前后的城市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的源强及其时空分布没有太大的变化,统计预报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预报,一般是在气象场预报模式的物理基础上数值求解污染物的有源汇传输扩散方程,需要较详尽的源强及其时空分布资料和时空分辨率很高的气象——大气化学预报模式
12.简述空气污染预报与天气预报的差异.
参考答案:空气污染预报是指根据气象条件(风、稳定度、降水及天气形势等)和污染源排放情况对某个区域未来的污染浓度及空间分布及空间分布作出估计。其一般根据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气中的输送、扩散过程以及各种气象因子,用数值预报模式对污染源强度进行未来24h的扩散计算,从而做出的事先预报。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13.空气污染指数(API)一般分为几级?各级所对应的指数范围如何?
参考答案:五级。空气污染指数的范围从0到500,其中50、100、200分别对应于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一、二、三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值,500点则对应于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的污染水平。
0-50对应于一级(优);51-100对应于二级(良);101-200对应于三级(轻度污染);201-300对应于四级(中度污染);大于300对应于五级(重度污染)。
14.空气污染预报若按预报时效划分,可分为哪几类?若按预报范围(或空间尺度)来划分,又可分为哪几类?
参考答案:按空间尺度分类可分为:区域空气污染预报;城市尺度空气污染预报;特定污染源预报。
按时间尺度分类可分为:短期空气质量预报;中期空气质量预报;长期空气质量预报。
15.若按预报模式性能的不同,空气污染预报可分为哪几类?若按污染预报要素的差异来划分,空气污染预报又可分为哪几种?
参考答案:按预报模式性能的不同,可分为潜势预报、统计模式和数值模式预报三类。按照污染预报的要素不同,可分为污染潜势预报和空气污染浓度预报。
16.何谓大气污染潜势预报?常用的预报方法有哪几种?最常用的污染潜势预报指标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潜势预报可以看成是以气象上的天气形势预报为基础的“二次预报”,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天气形势预报的准确程度和预报精度有着直接关系,一般预报中提到的潜势预报准确率都是把天气形势预报准确率当做100%来考虑的。
基本方法是从已发生的各污染事件着手,归纳总结出发生污染事件时,所特有的气象条件、天气形势及气象指标。目前的潜势预报所采用的方法与早期的天气形势预报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天气因子的某一临界值作为预报依据。
最通用的潜势预报指标一般有风速、温度梯度、混合层高度、气压场配置和能见度指标。它们可组成一些综合指标,像通风系数、滞留区域、污染综合临界系数等。
17.何谓大气污染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两者各有何优、缺点?
参考答案:统计预报是在不了解事物变化机理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事物规律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大气污染统计预报是不依赖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因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报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以空气污染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建立空气污染浓度统计预报模型。)经验统计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它假定预报区域内污染源排放是平稳的浓度与污染源不发生直接联系,要求有详实的气象和空气质量实测数据。正因为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监测资料,一般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常常存在较大的时空资料窗。其优点是:简便、易普及,因此有一定的实用性。
数值模式是用数值计算方法直接求解物质守恒方程,或者求解在各种近似条件下简化形式的物质守恒方程,以求得污染物浓度在环境介质中与界面上的交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通常采用的欧拉系统,适用于非定常和非均匀流场、大范围、大量排放源、大量线性和非线性的化学反应、干湿沉积和其它迁移与清除过程、生物效应等的处理。取不同的湍流闭合方案建立各种类型的数值模式,并以网格形式实施。这种方法难度大、花费的计算时间长,但科学性强,能作出定量的浓度时空预报,并能填补资料窗,而且节省钱和人力,因此是空气污染预报的发展方向。
一般而言,在有长期的监测数据的城市,应用统计方法进行预报是不困难的,如果建立统计关系前后的城市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的源强及其时空分布没有太大的变化,统计预报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预报,一般是在气象场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数值求解污染物的有源汇传输扩散方程,需要较详尽的源强及其时空分布资料和时空分辨率很高的气象——大气化学预报模式。
18.我国北方城市空气污染的年变化特点如何?造成冬季空气污染一般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1.冬季天气寒冷,我国大部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且冬季易发生逆温,污染物不易扩散。 2.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燃烧煤炭污染较大。
3.冬季我国北方寒冷,取暖燃烧大量能源,如煤炭等。大多数煤炭使用前没有经过脱硫处理和气化反应,燃烧不充分,烟尘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较多,加重污染。
参考答案2:
1.冬季取暖燃用煤炭。我国冬季采暖热源主要是燃用煤炭,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是主要污染物,另外还有氮氧化物。如某单位用煤量中,一半以上 是冬季采暖用煤。
2.冬季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常常出现逆温现象,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扩散慢,往往造成污染。(或从季节角度来说,由于冬季北方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刮风天气较少,光照较弱,日照时间短,逆温层最夺取,且温度较低,大气对流不活跃等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扩散的因素较多。)
19.何谓煤烟型污染?其代表性污染物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是指由煤炭燃烧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以及再由这些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二次污染物所构成的污染叫煤烟型污染。
代表污染物主要表现为烟尘和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20.何谓光化学烟雾污染?其代表性污染物有哪几种?
参考答案:大气圈下层,氮氧化物、CO、碳氢化合物等在阳光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臭氧等强氧化剂;so2可形成硫酸气溶胶。这些化学反应过程在大气低层,形成严重光化学烟雾事件,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造成很大影响。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它是排入大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这些统称为光化学氧化物。主要作用物是过氧乙酸硝酸脂(PAN)、甲醛。丙烯醛、各种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等。
光化学烟雾包括以下几种物质:氮氧化物,例如二氧化氮 对流层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硝酸过氧化乙醘(PAN),醛类,酮类。
21.为什么要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分布类型的检验?一般它们与气象要素数据分布类型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因为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类型的检验是一种基本的大气环境数据处理办法,他是否能合理利用其数据的重要环节。
做统计分布都需要有检验的过程,一般污染物浓度数据分布都是连续的,而气象要素的分布有的是连续的(如温,湿,压),有的是不连续的(如降水)。
22.城市近地面风速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点如何?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它对城市空气污染产生何种影响?
参考答案:以河北地区(石家庄)为例。日变化特点为早晚容易出现静风,这与其处于两大地貌单元分界处有关,容易形成山陆风,这种日变化特点在没有强冷空气等剧烈天气过程影响的情况下,夜间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年变化特点,以河北省宽城为例,风速年际变化为春季4~5月风速最大,夏季7~8月最小,其他月份界于两者之间。假如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恒定的,那么春季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夏季。可见,位于高原与平原交界处的城市在夏季、冬季的夜间最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春秋季相对扩散能力强一些。
23.逆温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它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产生何种影响?
参考答案:逆温分贴地逆温和脱地逆温两种,前者是从地表面开始的逆温;后者则是从离开地面一定高度开始的逆温;
参考答案1: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就象一个锅盖一样,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由于这种原因,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各种有害气体,无法向外向上扩散,只有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有利于云雾的形成,而降低了能见度,给交通运输带来麻烦,更严重的是,使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开去,加重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近代世界上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中,就有一半以上与逆温层的影响有关。
参考答案2: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24.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对城市空气污染会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由于城市气温高,城市春天来的比较早,而秋天结束的比较迟,使城区的无霜期延长。但这些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常会由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丧失作用。在夏季,由于辐射和反射的热作用,供水量少,无风会使得树木感到“过热”,因此常引起树叶变焦,树皮灼伤。辐射和反射等作用又造成边界层大气的结构被破坏,加重了空气污染。
25.山谷环流一般对河谷盆地城市空气污染会产生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盆地城市受山谷风影响形成了空气污染物质浓度的日变化差异。盆地城市一般具有地面比较平坦,大范围是盆地,周围有山脉,有利于山谷风的形成,在平稳的天气形势下,风速小,静风平率高,加重了空气污染浓度。河谷地城市,范围和形状、沿河呈自然弯曲,有利于山谷风的形成,在平稳的天气形势下,早晚城区容易出现静风,加重了空气污染浓度。
26.造成山谷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参考答案:这类城市的大气污染扩散能力主要受山谷风影响,影响的程度与盆地和四周山脉的相对高度、山脉的坡度、盆地上空风速大小及盆地风速垂直切变大小等有关。白天随着加热的增强,上山风逐步加强,盆地形成弱的反气旋性环流,入夜后下山风逐步加强,盆地形成弱的气旋性环流。在盆地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宽阔的盆地或浅盆地风速比小而深的盆地风速、盆地形成的环流弱或不能产生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城市位于宽阔或浅盆地,风场弱,扩散能力差,反之,盆地深或地形坡度大,盆地近地层易形成闭合的气旋或反气环流,风速垂直切变明显,白天湍流交换剧烈,夜间风速小,扩散能力相对于白天小。盆地、河谷地对风场的影响有类似的地方,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河谷地形有两端敞开的结构,而盆地是四周封闭,且地形复杂。因此河谷地的风场结构和日变化具有独立的特征。
位于河谷地的城市,其大气污染受河谷风的影响,河流和山谷形成的局地风场,与干山谷风或湖风有很多不同。
27.为什么当弱高压控制时,一般会加重空气污染?
参考答案1:地面气压场较弱,地面和低空风速较小,甚至有时地面出现静风,常伴有较强的辐射逆温或低空逆温,逆温层厚度大,强度强,不易被破坏,低层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常造成较高的空气污染浓度。边界层逆温严重,地面弱风,低层大气污染朝差的方向变化。
如果较长时间处在高气压控制的状态下的话,说明气压带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的扩散,而同时呢,地面因为人类活动会造成大量粉尘,如工厂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尾气,以及尘埃,它们会在这个气压带下停留较长时间,气压越高,说明靠近地面的空气密度越大,所以粉尘的密度也很大,在没有及时扩散的情况下,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极大损害。
参考答案2:1.高气压控制下,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的,高空的空气向下流动。天空不容易形成云雨,这样就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可吸入颗粒物。
2.在秋冬季节,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而导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当寒流袭击过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天晴风小气温低,特别到了晚上,地面热量大量地向高空散发(辐射),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上层大气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所谓“逆温”,常见辐射雾(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空中高压控制、地面为弱气压场)。出现逆温现象后,上升气流受阻,对流运动就不能完成,地表污染物不能及时上升、净化、稀释,而是聚积在地表,就容易对空气造成污染。
三、论述题:
1、试列举几种排放污染物量最大的行业,并说明各自所排放污染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如冶金(颗粒物和SO2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钢铁(废气排放具有以下特点:①排放量大、污染面广。②颗粒物颗粒细、吸附力强。③废气温度高,治理难度大。)化工、石化(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有害有机化合物,CO,SO2,烟尘等,其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起始物)、煤炭、火电(火电是排污大户,目前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以上)等。
2、试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颗粒物污染较重的原因,如何防治,列举几个与此相联系的比较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参考答案1:大气颗粒物重污染事件是沙尘天气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春季颗粒物高污染状况主要与沙尘天气有关。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自然尘,扬尘的天然来源主要是裸露地表,各种沉降在地面上的气溶胶粒子等都是扬尘的天然来源。在不利气候条件下,这些颗粒物就会从地表进入空气。我国北方城市,气候干燥少雨,冬春季多风,极易形成扬尘污染。此外,我国正处于城市基础建设的高峰时期,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及堆料、运输遗洒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尘不断增多。各类工业钢渣、粉煤灰,碱渣的堆放场、垃圾堆放场,原煤堆放场等都是来源之一。我国北方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脆弱,道路两旁、老居民区、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大量的裸露地面。
防治措施:加强建设施工管理,扩大地面铺装面积,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增加绿化比率,做好绿化建设。
参考答案2: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故我国北方主要是“煤烟型”污染,即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表现为SO2和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比例较大,加之北方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燃煤,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颗粒物污染较重。
治理颗粒物污染主要应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处理,对不合法律条例规定的污染源进行整治,而且要利用除尘技术,从源头上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城市绿化植物对粉尘具有滞留、吸附、过滤作用,其中一个原因是绿化植物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使空气中的大粒灰尘降落;植物叶表面不平,有绒毛,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浮尘。因此,绿地、林带对减少大气降尘量和浮尘量有显著效果。
治理工程:国电兰州热电厂是为实现城市集中供热、净化蓝天、根治污染而兴建的热电联产企业,主要产品为电力和热力。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二百二十八台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仅今年完成改造的燃煤锅炉就达二百六十五台;截至十一月二十日,全市机动车尾气达标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八;二次扬尘污染防治、煤炭市场整顿、餐饮业煤油烟污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一批环保技术改造项目逐渐开始实施,南北两山的绿化面积达到了四十七万亩,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百分之百,兰州市大气污染恶化的趋势有所控制,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石家庄:
一、治理燃煤污染
(一)拆除二环路以内、二环路以外可视范围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内1吨/时以下燃煤立式锅炉。上述范围内餐饮业的炉灶和各单位的茶(浴)炉、大灶,凡是燃煤的,一律改用清洁燃料(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柴油等)或改造为电热水器,不准再新建燃煤设施,包括建筑工地等临建的燃煤设施。对逾期未完成改造任务的,依据有关法规,由市环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使用燃煤炉灶或停业。
(二)拆除集中供热区域内各单位分散锅炉。市区集中供热站必须使用低硫分、低灰分优质煤炭。
(三)按规定可继续使用燃煤锅炉的单位必须达到以下要求:燃煤设施及除尘器应为省环保局认可的产品;按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治理时限要求完成治理任务;烟气黑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烟尘污染治理设施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或不按规定使用;锅炉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培训上岗证。
二、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
(一)一律销售和使用车用无铅汽油。
(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报废机动车辆
(三)经检测超标排放的,强制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
(五)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和经省环保局认证的具有减少尾气排放性能的汽油添加剂。
三、治理扬尘污染
(一)一环路以内道路全部绿化或硬化。市区范围内逐步更新树草品种,达到四季常绿。由市园林、市政管理部门及各区政府按职责分工督促和组织实施。
(二)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扬尘管理。所有施工工地必须采取围挡、路面硬化、洒水、覆盖运输、防止堆料场扬尘等措施。一环路以内的建设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对环保未达标工地,要限期整改,直至责令其停工整顿。
(三)市容环卫部门要加强对道路遗撒的检查。对造成道路遗撒的单位,除限期清扫外,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并严肃处理单位负责人。
(四)逐步改变传统的人工清扫道路方式。道路清扫要坚持晚上清扫,白天保洁。逐步增加市区机械化清扫面积。扩大道路洒水范围。
四、治理粉尘污染
(二)坚持“上大关小”的原则,除国家和省批准的大中型水泥企业外,不准新建小型水泥企业。
(三)未列入取缔范围的水泥生产企业,1999年底前完成所有排尘扬尘口的治理任务,实现全部达标排放。对逾期不能达标的,责令其停产治理。
3、简述全球发达国家大气污染经历的几个阶段,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
(同前)
4、试述东亚大陆冬、夏两季大气环流型的异同点,它对我国大陆的空气污染潜势产生的影响、一般冬季空气污染较重,而夏季污染较轻的原因:
参考答案1:冬夏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在中高纬广大范围内,整个对流层盛行西风,低纬为东风;西风气流冬季范围南扩,强度加强,夏季北缩,强度减弱,副热带高压加 强北进,东风气流的低层出现西南季风;
西风气流呈槽脊形势。冬夏位置相反,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处在槽后脊前,冷空气活动频繁
南北两支急流有分支与汇合
夏季和冬季一样也有两个强风带,但夏季极锋较弱,强西风一般没有急流中心。南支西风急流中心非常明显。与冬季相反,西风急流强度从高原北边向下游地区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2:冬夏大气环流型的差异:
冬季欧亚大陆为高压控制,常有冷气东移影响我国,在冷高压前部常有冷锋过境,这一阶段为冷空气爆发阶段,大气稳定度低,空气污染物较容易扩散,空气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在冷空气活动间歇阶段,大气稳定边界层逆温强度较高,风力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夏季大陆上为热低压所控制,大陆东侧太平洋上副高活动频繁并且强度加强,副高西南侧将大量水汽输送到华南及江淮流域,造成一次次降水过程。另外,在夏季地表受辐射加热作用,不稳定能量增加,午后往往会有热对流,垂直方向有利于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使得局地污染物浓度不会太高。
原因:1.冬季在冷空气活动间歇造成城市通风系数较低,造成大气逆温,从而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相比夏天污染物更易堆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2.另一方面夏季降水频率强度都普遍高于冬季,而降水对污染物的清除有较大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夏季的降水可以使得空气质量有所提高。
3.另外,在北方大部分城市,冬天要燃烧大量的煤来供热取暖,进而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夏天有所增加。
5、试述冷锋过境前、后各污染气象参数(如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逆温层厚度等)的变化特征以及如何影响污染物浓度变化的物理过程;
参考答案:锋面过境对污染影响很大,当移动缓慢的暖锋临近使得扩散条件在锋面通过以前变得越来越差, 空气污染严重;冷锋过境,污染浓度迅速降低。处于冷锋过境前时,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最低,小高压控制时次之;而处于冷锋过后的蒙古高压前部控制时,平均最大混合层厚度最高。正好揭示了冷锋过境前污染较重、冷锋过境后污染浓度迅速降低的重要原因。混合层厚度由小到大与上述七种天气类型排序为:冷锋前、小高压区、高压后部、高压南部、低槽区、高压中心区和高压前部。
6、沙尘暴天气过程会分别对颗粒物污染、二氧化硫污染、酸雨过程和氮氧化物污染所产生的作用;
参考答案: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表的沙粒,尘埃颗粒扬起,悬游于空中,使大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一种现象。气溶胶对大气的冷却作用会部分减缓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干旱灾害的频率。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沙尘形成的气溶胶里面钙碱的含量较高,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酸雨。沙尘在降落过程中还可以吸收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物质,不仅过滤空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
7.列举几种易造成重空气污染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其造成重空气污染的机制与物理过程:
参考答案:(1)暖气团控制类,大气层结非常稳定,常发生严重污染。(2)气旋,辐合区,切变区,冷锋前,一般低层有辐合但高层没有明显的辐散与之相对应时会形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8、分别试述空气污染统计预报方法和数值预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统计预报是在不了解事物变化机理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事物规律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大气污染统计预报是不依赖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因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报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以空气污染浓度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建立空气污染浓度统计预报模型。经验统计模式不足之处在于它假定预报区域内污染源排放是平稳的浓度与污染源不发生直接联系,要求有详实的气象和空气质量实测数据。正因为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监测资料,一般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常常存在较大的时空资料窗。其优点是简便、易普及,因此有一定的实用性。
数值模式是用数值计算方法直接求解物质守恒方程,或者求解在各种近似条件下简化形式的物质守恒方程,以求得污染物浓度在环境介质中与界面上的交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通常采用的欧拉系统,适用于非定常和非均匀流场、大范围、大量排放源、大量线性和非线性的化学反应、干湿沉积和其它迁移与清除过程、生物效应等的处理。取不同的湍流闭合方案建立各种类型的数值模式,并以网格形式实施。这种方法难度大、花费的计算时间长,但科学性强,能作出定量的浓度时空预报,并能填补资料窗,而且节省钱和人力,因此是空气污染预报的发展方向。
9.试述制作空气污染预报的一般流程:
参考答案:
10、论述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大气污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21世纪的经济集中表现为城市经济,经济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竞争。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财富生产效应。
②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市生态建设逐渐为人们接受并推广,生态景观已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城市景观植被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城市景观植被建设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③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
-
更多推荐
污染,城市,污染物,预报,大气,排放,空气,浓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