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孟守)

浅谈如何做好生物医疗产业园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

浅谈如何做好生物医疗产业园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为例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的产业升级以及当前新冠疫情双重背景下,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市场规模逐年攀升。产业园区化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特征,然而新时代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规划建筑专业化方案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此要求,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为例,并结合最近几期的他们产业园的方案设计,从总体规划,建筑成本,园区运营经验等方面出发,总结对生物产业园方案设计的全流程心得。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园设计,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成本控制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窗口期,并纳入了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90年代发展至今,由于生物医药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聚集发展的特性,因此园区化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特征,可以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活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从而促进其生长。因此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生物产业园得更加专业化规划能更加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园蓬勃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内早年国内布局的城市及企业比较少,例如上海张江医药产业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等几个国家级园区,它们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招商,销售,运营的沉淀,慢慢地开始对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有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建筑设计行业在随着住宅市场的限购及萎缩,不少设计院开始对产业园设计,特别像生物医药产业园专业化设计更加地重视。然而

生物产业园方案阶段决定的产业园的设计方向及合理性,因此方案阶段研究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全生命周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总体规划

(1)功能及配套定位

首先生物医药产业园根据行业性质及对生产研究实验等方面的不同,可分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两大为主体功能的产业园,规划层面上,不同的产业园定位会影响到产业园厂房的单体的层数,高度以及单体的面积。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为例,经历十几年几十万方产业园的客户反馈与运营基础上得出:生物医药厂房建筑单层面积在2000-2500㎡为宜,双拼厂房控制在4000-4500㎡为宜,建筑层数以五层及以下的厂房,客户群接受认可度为最高,层高控制6.5m+6.0m+5.4m+5.4m+5.0m。医疗器械厂房建筑单层面积在1500-2000㎡为宜,双拼厂房控制在3000-3500㎡为宜,建筑层数控制在五层及以下,层高控制6.5m+5.4m+5.4m+5.4m+5.0m.医疗器械企业普遍比医药产业的利用空间和生产环境要求低,因此在面积与层高要求也稍微降低,更能控制住建筑成本。由于在江苏,深圳等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工业用地供应紧缺,“工业上楼”应运而生,政府规划部门不断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导致厂房不断突破5层,最高达到7层,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开始7层厂房。高楼层的厂房是否能够适应未来招商市场,有待商榷。

其次在园区的功能主体定位后,需要确定配套设施功能需求及定位。我国产业园经历了产业园区1.0到产业园区4.0,生物医药产业园也进入了4.0时代——智慧生态型社区产业园,园区走向了涵盖生产,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智能化功能混合的生态社区,也更好地引进并留住年轻的科技人才。所以现代生物产业园配套更为丰富,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为例,从三期开始,四期到七期在周边或者地块内都配有丰富生活的配套设施。如果周边地块未规划配套用地,在本地块就需要考虑研发办公,商务办公,展厅,商业,餐饮,健身,活动等功能。而其配套面积则根据未来产业园的预测人数来推算,按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前三期的实际运营数据,得出研发面积35-40㎡/人,厂房面积为75-80㎡/人,由此数据可以得出整个产业园的未来办公人数,从而获

得合理配套的面积,例如餐厅面积在双班错时就餐需要多少餐位,来计算餐厅需要的面积。从而对功能设计做到足够的理论数据支持,但是配套总面积需要限制在规划要点的范围内。一般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设置一至二栋综合配套楼,主体功能以商务办公及研发为主,若是研发为主的办公楼,按防火规范,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情况下,标准层平面面积以3000㎡以下为优,兼顾了功能最大化与经济性。层高则设置以4.8m为宜,此层高从两方面出发考虑,一是方便未来研发实验室的各种管道留出足够的空间,二是超过4.5m双倍计入容积率,从而提高地块的容积率来满足土地利用率。研发楼中研发的层数以7-9层为宜,并考虑实验室各种垂直排风管道的通风效率。

(2)规划体系

在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功能需求及定位后,空间的规划将各个功能有机地组合起来。因为此环节对城市的形态及设计尤为重要,政府规划部门会对此环节提出更多的建议与需求。借助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及上海张江医药产业园的分析总结,以及对园区规划的不断知识积累,总结出“街—巷—院”规划结构,“街”为轴,如果地块较小,或狭长,“一”型轴足以满足,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期,五期等。如果地块够大,可以设计“十”“II”字轴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七期等,如此类推,根据地块面积,未来可以设计“艹”字轴。“巷”为纽带,串联有大到小的空间,展现出空间的延展性与连续性,为“街”到“院”空间的过渡。“院”为围合组团,由2-6个建筑围合成一个院落空间,规划上的最小空间单位,围合方式可以多样化,双L型围合,风车型围合,多个建筑横竖围合空间。追求更多丰富的围合空间的同时,保证各个围合建筑独立性,市场比较倾向独栋设计,切勿过度多余的无效设计,例如做各种建筑之间的链接建筑。然而“街—巷—院”结构是可变的,如果地块太小,也可以转变为“街—院”结构,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五期,由街轴空间串联各个院围合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周边规划背景下,来选择设计产业园的规划体系,使其规划更好地融入城市大规划的中去。

(3)功能落位

选取了规划体系,将所有的建筑功能落位到规划体系中去。此环节,将考虑两方面入手考虑,第一,考虑周边环境,首先如临水考虑临水建筑的天际线,及河对岸对该地块的视觉感受。其次若沿高架,则考虑高架行驶车里对建筑群高度变化及建筑通透率的衡量,再则若处城市主干道交叉口,需要考虑建筑的城市形象。第二,考虑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研发及综合配套楼,可以设置在主入口及形象出入口附近,减少对厂区的干扰同时,独立空间对外,还能成为城市地块的展示面。其次也可以考虑地块居中靠近主轴位置,拥有较近的交流与交通距离。综合各种因素,做取舍,使得建筑落位做到最优。

(4)交通设计

在空间与建筑的设计之后,园区内的交通组织尤为重要。交通上需要从人车分流与货客分流两方面出发设计。首先,普通机动车需要在入口附近设计地库出入口,减少地面上机动车与人流混合,从而尽量做到人车分流目的。其次,“院”围合单位空间内部尽量是人流空间,单元空间外部为货车流线。货车道尽量布置在外围消防车道以及主轴的消防道路上,货车道上可以适当拓宽6-8m,更有利于货车通行。小区内的行车道路材质尽量为沥青道路,由于沥青道路较砖地面抗压能力强,有利于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并减少后期保养成本,砖地面可布置在人行道路上保证美观同时,人行道也减少对砖地面的压力破坏。

1. 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1)综合配套楼

综合配套楼根据产业园需求配套设计,一层设置大厅,展厅及少数对外经营用房,二层设计餐厅与厨房,厨房功能需要货梯因此更多考虑下后勤流线的合理性,餐厅由于人数较多,从防火规范出发,考虑更多的疏散楼梯。其余楼层布置会议,健身,运动等配套用房,以及主要的商务办公功能。

(2)研发楼

功能分布:研发配套底层可以布置少量的配套经营性用房,以及物业设备用房。二层布置招商中心,以及临时办公区域。

单体建筑平面布局:以内走廊布局,核心垂直交通空间布置在两侧,主入口与电梯间设置在研发楼中心的位置,尽量减少过大的门厅空间,虽然研发楼往往是高层,但是由于医药产业对功能空间需求的特殊性,后期会布置大量的无尘恒温等实验室,所以研发建筑对阳光的要求少,需要大进深的空间。因此高层往往不按商务办公模式,交通核心筒的中心布置。

研发单元:走廊两侧分别划分不同的研发办公单元,分别以300-700㎡的面积段为主,不能空间面积不能太小,不适合医药研发孵化办公需求。每层每个办公单元至少预留两个独立的排烟排气井,以便未来研发试验需求,排布最好与垂直交通楼电梯功能结合。管井大小在1.5㎡左右,管井长边面向室内便于装修接设备排风管。管井独立并通向屋顶,屋顶需要设计设备布置区域,并进行建筑构架遮挡,使建筑的第五立面更加丰富。个别实验室需要下水设置工艺管井,因此最好地库预留1-2个设备间,给产业园未来改造留足空间,来适应更多的企业入驻。

平面细节设计:首先,卫生间设置无需太多,可以男女分开设置,尽量设计无门迷路式卫生间,多考虑视线的遮挡。其次,设备外机平台,虽然用百叶遮挡来提升立面形象,但是运营中,由于通风原因,百叶经常被拆卸,至此设备楼板设计成小格栅镂空楼板,设备平台从下至上贯通。有利于热气流流通扩散。

(3)厂房

厂房平面布置总则,对应总图的货客人位置各自出入口,单个厂房空间在满足防火规范的同时,尽量多布置1-2部额外的楼梯,以便未满足来功能布局变化导致消防的需求,人员入口设置60-100平门厅,若为双拼厂房共用门厅可以适当增加。货梯出入口需要这是卷帘门以及吊装口,方便机械器材等大件搬运。厂房内每个单元与研发楼一致至少设置2个的独立工艺排风管井,屋顶与地库都预留设备及管道的空间。

1. 建筑单体立面设计

(1)综合配套楼

综合配套楼在产业园内,为选配功能,根据需求设置。它的平面与普通商务办公相似,所以立面设计的自由度相对比较大。在产业园区的重要节点处以及城市形象的展示面处需要提高立面形象,不过综合楼整体造型的设计要与产业园区的整体立面造型相协调,立面采用相同的立面元素,从而使产业园区的立面统一。

(2)研发楼

研发楼平面功能的特殊性,在立面处理上,综合平立面,政府规划以及城市形象各种因素来设计研发楼立面造型。首先立面造型设计上,可以采用竖向元素与横向元素两种设计语言,若甲方考虑到建造立面成本,可以采用竖向贯穿是竖向条形窗,楼层中间距800mm以上的防火间距,产生“类幕墙设计”语言,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5期。若甲方造价成本可以允许,可以设计横向铝板玻璃幕墙立面,立面效果更加现代,更能提升城市形象。然而这样设计手法对生物实验功能的研发楼而言会增加建筑能耗,例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4期。综合以上两种设计,虽然研发楼功能只有普通采光需求,无需大面积窗采光。然而政府规划部门需要城市形象提升类似苏州工业园区发达地区对城市形象要求更高,设计师巧妙平衡这种矛盾尤为重要。经过对立面的综合研究,“类幕墙”竖向条形窗与横向条形窗这两种手法,在减少窗面积提升节能保温同时也能相对提高建筑立面形象,研发楼立面材料最好采用铝板等金属材质,以提高规划部门对建筑立面设计及材质上的认同。

(3)厂房

生物医药厂房的平面对立面主要为采光需求,并考虑减少建筑能耗,所以建筑外立面尽量少的开窗。但是由于城市的形象及规划需求,厂房立面提升也比较重要。第一,厂房平面功能在使用效率上,方方正正为最佳形态,在此基础上,尽量在建筑外立面表皮做设计,结合功能及造价方面考虑,原则上设计应该减少窗户面积,少用玻璃幕墙结构,少用铝板。从成本及美观综合衡量,真石漆为最佳的主要外立面材料。其次,一层及入口亲人尺度上可以适当设计幕墙及铝板,来提高厂房体验品质感。第二,产业园建筑大部分为厂房,体量巨大,立面设计需要做到统一并有区别辨识性,特别是分区,分组团的运用设计元素来进行区别,比如从局部建筑色彩,楼栋号标识,入口处理等方面不同设计手法。第三,厂房

的第五立面也尤为重要,鉴于苏州生物医药前几期,屋面设备摆设杂乱无章,又无遮挡,以至于城市的天际线与鸟瞰界面形象极差。借此可以采用屋架加格栅结构有机排列,来遮挡屋面设备。甚至可以与太阳能光伏板厂家合作,结合建筑造型统一设计,使建筑绿色更节能。

1. 结语

本文感谢中铁华铁苏州设计院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有幸直接或间接参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四期,五期和七期的项目设计及交流。从而积累的大量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方案设计中的经验,尽管每一期方案设计都会遇到政府及甲方各个部门的都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与要求,但是我们会的独立思考和不断完善积累经验,使我们的方案设计做得更好,从而做出更加适合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浅谈如何做好生物医疗产业园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

更多推荐

产业园,设计,生物医药,建筑,规划,空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