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郎如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jīnɡ qiǎo yè mù rěn xīn yóu yǒnɡ yā yì
( ) ( ) ( ) (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嫉妒(jì) 舀汤(yǎo)
.B.拖累(lèi)
.凛冽(lǐnɡ)
.( )
C.树冠(ɡuān) 剔牙(tì)
..D.强迫(qiǎnɡ) 龟裂(jūn)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妨碍 哀鸿遍野
B.培植 振天动地
D.搀扶 金碧辉煌 C.竟然 生灵涂炭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家冰心自1980年日本留学归国后,就坚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孜孜不倦读书的习惯让她受益匪浅。
B.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蔺相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出自己已经将廉颇的做法放在心上。
C.“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长相思》这首词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写景中寄寓了明朝词人纳兰性德思乡的情怀。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提高阅读速度,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复述故事时,可以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来讲,也可以适当变换情节的顺序。
C.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不要太在意内容细节。
D.制定班级公约时,可以分组畅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要控制好发言的时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试卷第1页,共12页
A.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失败,总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
....B.正因为他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沪剧和越剧这两个地方剧种,在表演和乐曲方面都各有千秋。
....D.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7.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没过多久,叶子全变成了红色。②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③红得那样鲜艳,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④一阵阵凉风吹来,赶走了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⑤杉树的叶子开始由绿色变成了半黄半绿的颜色。
A.④⑤①②③
C.⑤①②③④
B.④⑤①③②
D.②④⑤①③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事我琢磨了很久。(雕刻和打磨)
..B.兄弟之间应互相照应。(照顾;照料)
..C.病人要呼吸新鲜空气。(刚生产)
..D.大部队发动进攻。(使机器运转)
..9.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2分)
A.太阳西沉,天空出现一匹匹绸丝缎,那是晚霞。
B.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C.防风林如一位英勇的战士,与狂风搏斗着。
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10.下列俗语与成语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炒虾等不得红 面红耳赤
B.拆东墙补西墙 劳而无功
C.这山望着那山高 见异思迁
D.刮别人的油水,长自己的膘 损人利己
11.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不属于“爱国情怀”的一项是( )。(2分)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卷第2页,共12页
12.语言积累。(11分)
(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是灿烂文化的瑰宝。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借《示儿》一诗表达了自己对统一中原的期望;虞世南借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就能声名远扬的真理。中华历史书卷中还饱含着圣贤的谆谆教诲,如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告诫我们时间不等人,应及时努力;司马光劝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最美是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26分)
(一)橡胶树给地球装上了轮子(12分)
①天然橡胶来自自然。自然界中,含有橡胶的植物多达2000种,目前人类已经从500种植物里面提取出了橡胶。但真正能满足世界工业98%乳源的植物,是三叶橡胶树。三叶橡胶树与其他含胶植物相比,有两大优势:一是树木高大,含胶量多;二是寿命长,一棵树可以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橡胶长达三四十年。三叶橡胶树原产自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那这种生长在密林深处的树是如何被世界知晓的呢?
②回到1000多年前,三叶橡胶树默默地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的密林深处,它的树皮被割破以后,白色的乳胶会一滴一滴地往下淌,就像眼泪一样。所以,在古印第安语中它被称作“会哭的树”。古印第安人已经学会用一些原始的办法提胶并制作一些新产品,比如说用来玩的弹力球,有弹性的瓶子等。
③那么西方人是怎样认识天然橡胶的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也是他把印第安人玩的弹力球带回了欧洲,让西方人知道了橡胶这种材料。后来,美国的发明家固特异开发出了橡胶硫化技术,彻底解决了橡胶制品冷天变硬,热天变软的问题。这个技术大大拓展了橡胶的使用范围。
④邓禄普,橡胶业的巨头,邓禄普轮胎、邓禄普床垫都非常出名。邓禄普原来是英国的兽医,他的儿子非常喜欢骑自行车,但早期的轮胎一直都是试卷第3页,共12页
实心的,骑起来非常不舒服,他的儿子经常喊屁股痛,甚至摔伤。心疼儿子的邓禄普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空气打进轮胎,使之膨胀后更有弹性呢?于是1888年,世界上第一个空心橡胶轮胎诞生了。很快,橡胶轮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1895年,世界上第一辆使用充气橡胶轮胎的汽车问世。从此,从巴西雨林里开始的橡胶工业登上了世界舞台,并开始转动世界。
⑤现在,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橡胶技术也日臻完善,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种原材料像橡胶这样,囊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居日用品到体育娱乐制品,从医疗领域到军事工业,都随处可见橡胶制品的影子。可以说,橡胶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辆使用充气橡胶轮胎的汽车问世标志着橡胶工业登上了世界舞台。
B.三叶橡胶树成为“满足世界工业98%乳源的植物”的原因是其含胶量多且寿命长。
C.三叶橡胶树被世界知晓是因为它有个好听的名字——“会哭的树”。
D.随着橡胶技术的日臻完善,天然橡胶和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15.短文中“日臻完善”的“臻”与下列哪个字的意思最接近?( )
(2分)
A.并 B.尽 C.玉 D.到
16.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把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
A.作比较 B.打比方 C.举例子 D.列数字
(1)它的树皮被割破以后,白色的乳胶会一滴一滴地往下淌,就像眼泪一样。( )
(2)自然界中,含有橡胶的植物多达2000种,目前人类已经从500种植物里面提取出了橡胶。但真正能满足世界工业98%乳源的植物,是三叶橡胶树。( )
(3)三叶橡胶树与其他含胶植物相比,有两大优势。( )
(4)古印第安人已经学会用一些原始的办法提胶并制作一些新产品,比如说用来玩的弹力球,有弹性的瓶子等。( )
17.结合文章内容和所给的提示,整理归纳橡胶工业的发展史。(2分)
试卷第4页,共12页
古印第安人用原始办法提胶并制作新产品——( )
——固特异开发橡胶硫化技术——( )——橡胶技术日臻完善,橡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18.请联系文章内容和实际生活,说说你对“橡胶树给地球装上了轮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鞋姑娘(14分)
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修鞋姑娘。
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上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重新绱好的时候,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只鞋的鞋底。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一点也不要紧。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啪,啪,啪,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急,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绱一绱,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哧啦哧拉地绱起来。
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胖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姑娘把鞋绱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那只没坏。她说:“你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把我的鞋子脱去绱起来。
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片阴影,莫非她是为了多要钱?
鞋绱好,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①看来,她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作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②“不,我相信你。”此时,我只想尽快摆脱窘境,别的什么也不想了,试卷第5页,共12页
我期待着她答应我,她却笑了笑说:“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
“不,这只有三角钱啊!”我告诉她。
③“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纳闷儿地问。
“诚实和信任啊!”她坦然地回答。
④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呢?
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你也不用再送来。再说,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你到哪儿找啊!”
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19.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处“那种人”指的是为了赚钱,昧着良心漫天要价,坑害顾客的人。
B.②处“我相信你”,此时作者的“相信”只是想尽快摆脱窘境。
C.③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中“别的”是指作者作抵押的手表。
D.④处是“我”的心理活动,“我”被修鞋姑娘的言行所感动,为自己刚才对她的不信任而感到惭愧。
20.“我”不放心地提醒修鞋姑娘要修结实点,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就修起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她( )。
(2分)
A.对“我”怀疑的不满
B.考虑“我”是不是“花钱多一点也不要紧”的人
C.有自信能修好鞋子
D.拿定主意之后,不管是谁都左右不了她
21.这篇文章是按( )记叙的。(2分)
A.时间顺序
C.地点的变化
B.倒叙的方法
D.事情发展顺序
22.“我”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最后两个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试卷第6页,共12页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找到修鞋姑娘之后会发生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将情节写得更具体生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5分)
25.习作。
题目:对________说说委屈
别把所有的委屈都照单全收,别总在暗地里咬着牙独自逞强,别让你的委屈伤到了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和朋友的相处中……你是否感到了委屈?请你围绕“委屈”,对他(她)直接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封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试卷第7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精巧 夜幕 忍心 游泳 压抑
2.D 3.B 4.C 5.C 6.C 7.B 8.B
9.D 10.A 11.C
12.(1)宋 陆游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2)诲人不倦
(3)夕阳斜照西山时 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13.、 、 , , , 。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一)14.C 15.D
16.(1)B (2)D (3)A (4) C
17.哥伦布把弹力球带回欧洲 邓禄普发明了空心橡胶轮胎
18.略。
(二)19.C 20.C 21.B
22.表面上是“我”要去还三角钱,兑现“我”的承诺。实际上是“我”被修鞋姑娘的诚实、信任所感动,“我”是在寻找诚实和信任。
23.前后照应。这样写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突出“我”迫切想找到修鞋姑娘的心理,反映了姑娘真诚、善良的品质对“我”的影响很大。
24.示例: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善良淳厚的修鞋姑娘。当我再一次面对她的时候,她还是一样,热情周到地为别人服务。我把钱还给她时,她还是那样嫣然一笑,对我说了句:“你给了我信任,并兑现了你的承诺。”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1)dū
du ( ) 周瑜 dù jì( ) 诸葛亮的才干,让他立下三天造十万支箭的jūn
lìng zhuàng( )。
试卷第8页,共12页
(2)曹操听到gǔ( ) 声和nà hǎn ( ) 声,不敢轻易出动。
(3)农忙时节,农民们zhòu yè( ) 在田间gēng yún ( ),辛苦劳作。
(4)妈妈把我家门的一块空地上的杂草 gē diào ( ),然后将地chǎn píng ( ),种上了美丽的月季花,将门前 diǎn
zhuì( ) 得十分漂亮。
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不可( )数
( )然大悟
顶( )立( )
( )乡( )井
颇负( )名
相映成( )
美( )绝( )
乐( )不( )
小时候,在故乡干过的趣事( ),最让我们( )的是在月光下的芦苇丛里摸鸭蛋。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过上了( )的生活。虽然我也见过许多他乡的良辰美景,但没有哪一处能比得上那月光下( )的故乡。(选词填空)
二、选择题
3.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下列提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B.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C.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D.您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4.《景阳冈》出自哪一部名著(
)
A.《西游记》
C.《红楼梦》
5.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
A.闲逛(kuáng)
.B.樱(yīn)桃
.C.蚌(bàng)壳
.D.倭(wěi)瓜
.B.《水浒传》
D.《三国演义》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除草)
..B.临行密密缝(即将出远门)
..C.彩丝穿取当银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D.草满池塘水满陂(池水)
.7.《梅花魂》中外祖父以梅花来赞扬有气节的中国人,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
A.借景抒情 B.以小见大 C.借物喻人 D.借物喻理
试卷第9页,共12页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支箭,三天肯定造不成。(反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围绕下面的一个关键字来写句子)
酸
冷
黑
急
甜
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9.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鸟鸣涧》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作品,古诗中运用反衬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中给我们描绘了许多可爱的儿童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的讨人喜欢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儿童放牛归来无拘无束的样子。我还能再写两句描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这篇课文中的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他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子吟》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母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__的林黛玉和____________的孙悟空。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试卷第10页,共12页
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 ”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酿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0.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这句话是对武松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他________的性格特点。
②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一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武松________的性格特点,他身体好,酒量大,为下文________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12.酒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长在心里的双手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由于抢救不及时,他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当时只有五岁多的小男孩一转眼到了读书的年龄,却不能像同学们那样用手灵活地翻书写字,他也由此被拒于校门之外。
每天早晨,小男孩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从他门前经过走向学校,便十分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手,怎么办呀?妈妈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要是你坚持锻炼,你的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并争取自己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男孩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手还会再长出来。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试卷第11页,共12页
时光飞逝,好几年过去了,练了这么久,小男孩发现手还是没有长出来。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
这一次,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看别人用手做的事情,你什么不会做呀!”是的
我的脚都会做
比伙伴们的手做得还要好呢
小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说你的手长出来没有?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双手就在人的心里,(
)你愿意,它(
)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
13.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14.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憧憬:__________
时光飞逝:_________
16.将“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这句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且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_____”画出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18.在你平时读过的其他文章中,一定还有一些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勇敢战胜困难的人。请从中选择一位,用两三句话对他作一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9.习作。
我们阅读书籍时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或是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或是一些事情让我们有所触动,或是一些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请选择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1.题目自拟。2.结合文章或书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想。3.感想要真实、具体。
试卷第12页,共12页
13 / 13

更多推荐
橡胶,下列,姑娘,句子,妈妈,修鞋,词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