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三街两巷”景观雕塑设计方案研究
作者:胡煜
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24期
作者:胡煜
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24期
摘 要 景观雕塑是城市街巷环境空间中的重要点缀物,对街巷景观环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南宁市三街两巷的景观雕塑方案设计为例,从三街两巷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景观雕塑设计、雕塑材质分析等多个方面来探索街巷改造中的景观雕塑设计,旨在为三街两巷改造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贡献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 景观雕塑;方案设计;三街两巷;南宁市
1 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是雕塑艺术的分类,通常置于城市景观环境中,形体相对摆件雕塑大,符合大众审美要求,以金属、石材、树脂为主要材质,抗风雨、防紫外线。景观雕塑可以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标志性景观雕塑[1],具有纪念、美化和审美等文化特征[2]。
2 南宁市三街两巷的历史沿革
南宁是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三街两巷”是指解放路、民生路、兴宁路、金狮巷和银狮巷,以岭南骑楼建筑为主,是老南宁建筑景观的精华所在。
作为见证邕城百年繁华的老街区,“三街两巷”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风貌的骑楼建筑和会馆建筑。近六成的自治区级、市级文保单位汇集于此。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该区域逐渐成了老旧乱的代名词,街道狭小、基础设施落后、卫生脏乱差等状况突出。为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南宁市政府决定将“三街两巷”列为旧改项目,并依据历史改造该区域,再现南宁骑楼景观,推进传统手工艺传承及老字号回归。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文物保护法》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生活其间,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保存它承载的文化、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和文化多样性。
更多推荐
景观,雕塑,文化,历史,建筑,骑楼,保护,城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