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发(作者:)

国内铜合金管材市场看好

王泉山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39)

摘要:本文简述了国内铜管生产、进出口贸易和消费现状。通过分析预测,认为未来我国铜管供需基本保持平衡,而铜管材的产品结构会出现调整,铜水管需求会逐渐上升,空调制冷用铜管需求上升将趋缓,冷凝管、汽车同步器齿环管等铜合金管材市场看好。

关键词:铜合金管;生产;消费

中图分类号:TG146.1 文献标识码:A

Domestic 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opper Tube

Wang Quan-shan

(Luoyang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Luoyang

471039,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domestic production, import-export and consumption situation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tube. Aft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it is showed that domestic copper

tube supply and demand will keep balance, copper tube products structure will adjust in the future,

copper tube for pipe demand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Copper tube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with brass demand rises hasten delay. Condensation tubes, automobile synchronizer

ring tube market is valued.

Key words: copper alloy tub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0 前言

铜管集金属和非金属管优点于一身,具有强度大、韧性好、耐腐蚀、耐高压高温、寿命长、抑菌等特性,广泛用于制冷空调、冰箱、电力、汽车、建筑等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1]。铜管材包括精炼铜管(紫铜管)和铜合金管(黄铜、白铜、青铜管等),目前国内精炼铜管的产销量占铜管总量的绝大部分。

1 生产、进出口及消费现状

1.1 生产现状

2011年我国铜管材产能为264.1万吨,产量为211.3万吨,增长速度较快,2001~2011年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1.1%和19.1%。目前我国铜管产品以制冷空调用精炼铜管为主,代表性企业有新乡金龙、浙江海亮、浙江宏磊、广州精艺;铜合金管生产较少,目前只有宁波金田、浙江海亮、桂林漓佳、中铝洛铜。近年国内行星轧制、上引铸造、高精内螺纹管、大卷重高速盘拉及冲卷等技术日益成熟,铜管的生产趋向高效和自动化,中国已成为世界铜管生产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国内铜合金管在建扩建项目包括:浙江海亮扩建铜合金生产线,增加白铜管产能,主攻中东等海外地区超长冷凝管市场;金川铜业集团引进意大利55MN、35MN挤压机,建设黄铜管、精炼铜管和白铜管生产线[2]。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在建铜镍管棒材生产线,生产线包括40MN、25MN国产挤压机,产品包括8000吨白铜管、同步器齿环管和铝青铜管,预计2014年建成投产。

1.2 进出口及消费现状

近年来我国铜管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处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出口量迅速增长,2003年中国已成为铜管的净出口国。2010年以来,美国和巴西对中国铜管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对2010~2012年中国铜管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2011年1

我国铜管材出口总量为17.2万吨,2001~2011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5.3%。2012年铜管材出口量为16.2万吨,较2011年和2010年略有减少。近年我国铜管材进口量较平稳,保持在3万吨左右。

进出口品种中,精炼铜管量较大,占全部出口铜管的比例的70%~85%,白铜、铜锌等铜合金管进出口量较小(表1)。对比来看,铜合金管进口和出口比例均呈上升态势,这说明国内外市场对高精度铜合金管的需求比例逐渐在上升。

表1 2010~2012年我国铜管产品进出口量(单位:吨)

项 目

2010年

精炼铜管

精炼铜管占比

合金铜管

合金铜管占比

合计

24220.7

79.8%

6135.6

20.2%

30356.3

进口

2011年

18593.7

74.0%

6539.2

26.0%

25132.9

2012年

13682.6

70.1%

5825.2

29.9%

19507.8

2010年

136235.6

82.2%

29533.0

17.8%

165768.7

出口

2011年

139096.4

80.8%

32951.7

19.2%

172048.1

2012年

129250.1

79.9%

32577.7

20.1%

161827.8

数据来源:有色金属统计

2001~2011年期间,我国铜管材消费量(消费量为生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7.3%。2011年我国人均铜材消费量为1.44kg/人·a,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为0.59kg/人·a),但与发达国家(2010年美国为2.4kg/人·a左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2 供需分析预测

2011年我国铜管材产能为264.1万吨,产量为211.3万吨,近年国内铜管需求量一直在增加,预计铜管生产线的投资也会随之逐年上升。按7%的年复合增长率测算,2015年我国铜管产能产量将分别达到340万吨和270万吨,2020年将达到480万吨和380万吨。

2011年我国铜管材表观消费量为196.6万吨,根据铜管表观消费量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未来几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取7%,2015年我国铜管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54万吨,2020年将超过350万吨。

从产量与需求量之比来看,2015年我国铜管材产量与需求量之比为1.06:1,2020年为1.09:1,国内铜管材的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3 细分产品市场

精炼铜管主要用于制冷空调行业,产销量占铜管的绝大部分;铜合金管主要用于海水淡化、造船、汽车、电力等行业。近年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对铜及铜合金管的消费需求在逐渐上升,产能产量也在迅速提升。

3.1精炼铜管

3.1.1 空调管

空调用铜管分为热交换器用管(内螺纹铜管)、配管用管(光面铜管)、连接性用管和异型管件[3]。2011年我国空调行业整体规模实现大幅增长,国内各空调制作厂都通过技术进步来使铜管的应用朝着细径化、高效能的方面发展或薄壁化使用。2011年空调行业首次实现产销突破1亿台大关,内销出货达到5300万台,较上一年度净增1500万台;终端销量4919万套,同比增长34.4%,创历史新高。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是刺激消费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人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刺激消费等政策继续实施,空调业还将出现一定增长,但不会出现前几年那样的增长率。

2

2011年中国制冷空调行业铜管年需求量在150万吨左右[4]。按3%的平均增长率计算,2015年中国空调铜管年需求量将达到168万吨,2020年超过195万吨。

3.1.2 冰箱管

中国2011年冰箱产量约7310万台,同比增长约9%,增幅较前几年大幅回调,整体市场容量趋向稳定,铜管消耗量约18万吨。随着《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的出台,节能环保、技术创新、高附加值高端家电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家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词,预计产品高端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大容量、高能效、高保鲜高端冰箱将成为消费主流。

按5%的平均增长率计算,2015年中国冰箱产量将达到8900台,2020年超过1.13亿台。按每台冰箱平均用铜管2.5kg计算,2015年冰箱用铜管需求量将达到约22万吨,2020年超过28万吨。

3.1.3 铜水管

与镀锌钢管对比,铜水管长期使用不会生锈、结垢,能避免水的二次污染,降低热能损耗,抑制管道内细菌生长,较传统水管有优势,是供水、供气和供暖管道系统的最佳选择。铜水管不仅可用于公共建筑,也可用于住宅;不仅可用于热水管,也可用于冷水管,在我国建筑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铜水管在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供水管道系统已采用铜管,然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应用不足10%。消费观念和价格因素制约着铜水管在国内的普及,目前中国铜水管主要安装在高档饭店、写字楼等建筑。国内铜水管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及高品质的生活将从愿望变成现实,而中国铜水管的市场需求如果达到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市场供应至少会有30万吨的缺口[5]。建筑用水道管在中国应用的春天已经来临[6]。

3.2铜合金管

3.2.1 冷凝管

铜合金热交换管主要用在海水淡化、火力发电、船舶制造等领域。目前国内生产铜合金管材的企业大多数都能生产一部分冷凝管材,规模较大的有浙江海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华菱光远铜管有限公司等企业。

1)海水淡化用冷凝管

联合国已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中国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对海水淡化有着巨大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海水淡化能力以每年近70%的速度增长,我国已建成16个万吨级以上的海水淡化工程。2011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50万吨/日,不到世界的1%。

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明确表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要达到220万~260万立方米/日。按照到2015年新增淡化能力220万吨/日计,年均增加50万吨/日。按每根铜管4.05kg,按装机日产1万吨淡水机组需要12万根计算,年需要铜管约2.7万吨;另外按照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将来维修用铜合金管也将需要1~2万吨。

2)船舶制造用冷凝管

舰船用铜合金冷凝管主要有BFe30-1-1、BFe10-1-1白铜管,HSn70-1锡黄铜3

管和HAl77-2铝黄铜管。其中,HSn70-1锡黄铜管通常又被称为“海军黄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目前舰船上所采用的冷凝管材料主要是BFe30-1-1、BFe10-1-1白铜管,主要用于主机空冷器、船用汽轮机、船用热交换器、润滑油冷却器、给水加热器等舰船关键组件。

我国的造船工业在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是造船吨位世界第一大国,2011年造船完工量6800万吨。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科技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具备主要高新技术船舶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能力,全面突破高技术船舶的关键技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预计到2015年我国造船总吨位将达到8000万吨左右,届时我国造船用冷凝管年需求量将在11万吨左右,应用前景良好。

3)发电用冷凝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国家实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在发展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核电发展。

火电设备和核电设备均需要大量的冷凝管。高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在发电设备中用于凝汽器,国内用做火力发电厂凝汽器中的铜管一般采用HSn70-1B、HSn70-1AB锡黄铜管。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仍主要采用铜管和不锈钢管来作为凝汽器的冷却水管。近年来,随着不锈钢管产量增加和管道焊接技术的成熟,不锈钢管与铜管在价格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并凭借其量轻、壁薄、换热面积大、强度高等特点,成为铜管用做火力发电厂凝汽器材料的主要竞争对手。目前火力发电30万千瓦以上的新机组已基本改用不锈钢冷凝管,不锈钢冷凝管在火力发电行业所占比重已达70%。

一般情况下,火电装机容量每万千瓦需要冷凝管5吨左右。2011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其中火电6000万千瓦。考虑到国内持续高速增长的电力工业,预计未来3~5年内,国内火电新增装机每年会为铜合金冷凝管带来5000吨左右的需求增长[7]。同时考虑以往老电厂的设备维护,铜合金冷凝管在30万千瓦以下的火电机组中每年还会有一定的用量,估计目前国内火电装机容量中铜合金冷凝管的年用量在1.5万吨左右。因此,未来几年国内发电用冷凝管年用量合计约2万吨左右。

3.2.2 汽车同步器齿环管等

汽车同步器齿环管,用于制造现代汽车变速齿轮。由于以前我国汽车齿环材料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生产中存在效率低下、产品成品率低、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不能满足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对性能要求较高的轿车用同步器齿环材料,大量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中铝洛铜集团等企业相继开发制造出高强耐磨汽车同步器齿环铜合金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能够生产同步器齿环用铜管,被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金杯、大宇等知名轿车配套厂使用。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高精度同步器齿环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目前整车汽车同步器齿环用铜管年需求量已超过2万吨,未来5~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处于最佳发展时期[8],预计2015年将超过4万吨。国内高性能、高精度汽车同步器齿环产量不大,不能满足国内汽车同步器齿环市场的需求。

4

铜管材还包括结晶器管坯、电缆铜管、卫浴及装饰铜管等种类。随着国内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消费电子类、电器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电子电力、建筑装潢业等行业对这些种类铜合金管材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

4 结论

(1)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市场调整,国内铜管企业的生产向规模化、精密加工发展,生产开始集中,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未来国内铜管材的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2)随着我国船舶制造、海水淡化、汽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未来国内市场对超长冷凝管、同步器齿环管等高精度铜合金管材的需求增长潜力较大,铜合金管材消费占比将逐步得到提高。铜水管需求会逐渐上升,而空调制冷用铜管需求上升将趋缓。产品结构呈现从精炼铜管占大多数转为铜合金管材占比逐渐增加的趋势。铜合金管材等产品可替代进口,将是未来国内企业和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陈平,程延峰. 现代铜及铜合金管材的发展方向[C]. 2010年中国铜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文集,128-133.

[2] 萧今声. 国内外铜加工现状及我国铜加工发展战略[J]. 新材料产业,2009,(2):25-33.

[3] 李沪春. 中国空调行业发展与铜管需求预测[J]. 铜加工研究,2010,(3):36-39.

[4] 史爱萍. 需求疲弱,铜加工何去何从[N]. 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12-6.

[5] 乔波,王君. 国内外铜水(气)管及铜管件市场概况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07,(18).

[6] 王碧文. 中国铜加工短流程工艺现状及发展[J]. 中国有色金属,2012,(3):34-35.

[7] 王君,何笑辉. 国内外铜及铜合金冷凝管市场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07,(16):7-11.

[8] 李四年,陈园,叶甲旺等. 汽车同步器齿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27(1):114-116.

5


更多推荐

铜管,发展,铜合金,中国,管材,产品,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