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浙江省2021年中考试题(杭州卷)
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u)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zǎi)。
B.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x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biǎn)额移至城楼上。 C.(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pi)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xun)丽的花海。
D.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ch)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lěi)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
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
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崔颢《黄鹤楼》)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辛弃疾《南多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____',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5)不管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____,____'。(选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7.名著阅读。(5分)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2分)
①《____》,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②《____》,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A.宋江 B.猪八戒 C.虎妞
示例:尼德兰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8.根据语境,完成任务。(5分)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
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
更多推荐
技术,父亲,词语,刨子,人才,桑果,名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