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 中水及消防喷淋管道施工
1.管材及连接
〔1〕给水管道
①管径大于等于DN80mm,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②管径小于DN80mm,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
〔2〕中水管道
①管径大于等于DN80mm,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
②管径小于DN80mm,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
〔3〕消防及喷淋管道
消防及喷淋管道管径为DN100mm,采用钢塑复合管管材。
2.施工要求
⑴管道施工及验收均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执行。市政给水管和中水管工作压力均按0.3MPa计,加压给水管的工作压力均按0.65MPa计,试验压力均为1.00MPa。
⑵生活给水干管敷设高度一般为1.20m,并可根据现场情况作局部调整。当给水管道敷设在雨、污水管下时,须加套管保护,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⑶管道基础处理:根据现场地质条件,管道敷设在末经扰动的原土层上,只须做天然地基整平即可敷设;如管道敷设在回填土层上,必须做基础处理,清除坚硬突出物体,使地基土层密实度不小于95%,必要时铺100mm厚砂垫层方可敷设。
⑷要求管道回填土的密实度不小于95%,并不得夹杂坚硬物体。管道转角小于10°的弯段可利用管件接口偏角完成管道转角,控制管道每接口偏角不大于1°(具体数据应以管材供应商提供为准);管道转角大于10°的弯段和管道坡度≥1:6时,应在管路的弯角处设置支墩。球墨给水铸铁管设置支墩时,按照国家标准图《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03SS505)相关内容执行。根据本场地质报告提供的相关数据,支墩的设置时选择内摩
擦角,回填土部位按φ=10°计,原土部位按φ=25°计。高密度聚乙烯管按照国家标准图《刚性接口给水承插式铸铁管道支墩》(03SS504)在管径改变处、三通、堵头等处均应设置支墩。
〔5〕阀门井,水表井等井盖及盖座在停车场和道路上面的用重型井盖及盖座,其余位置采用轻型井盖及盖座,在道路、广场、铺装地面等位置,井盖顶面与地面齐平,绿地及非铺装地面等位置井盖顶面高出地面50mm。
3.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开槽→槽底验收→管道安装→附件井砌筑及一次回填→管道水压试验→管件设备安装→土方二次回填→管道冲洗消毒→管道勾头→管道试运行→清理交验。
4.沟槽开挖与基础
⑴一般稳固的土壤管道沟槽断面形式有直壁、放坡以及直壁与放坡相结合等形式,管沟断面形式确定应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土质条件、沟槽深度、气象条件和施工季节
等因素综合确定。沟槽放坡按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执行。
⑵槽底最小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如下:公称外径dn≤400,槽底宽度B≥dn+300;公称外径400<dn≤630,槽底宽度B≥dn+450。当管材、管件在槽底连接或管道与附近连接的位置,应适当加宽。
⑶管道基础或垫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必须敷设在原状土地基上,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0.15m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超挖在0.15m以上时,可用石灰土或砂填层处理,其密实度不应低于95%。当沟底有地下水或沟底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用天然砂回填。
②沟底遇有废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在清除后铺一层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土或素土,且平整夯实。
③管道附件或阀门,管道支墩位置应垫碎石,夯实后按设计要求设砼找平层或垫层。
④对软弱管基及特殊性腐蚀土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⑤对岩石基础,应铺垫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层。
5.钢塑复合管连接安装
〔1〕管道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
1)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2)对安装所需管材、配件和阀门等附件以及管道支撑件、紧固件、密封圈等核对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外观检查;
3)施工现场及施工用水、供电满足要求;
4)施工机具已到场;
5)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就位固定或已定位
〔2〕施工人员应经技术培训,熟悉钢塑复合管的性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3〕钢塑复合管应选用的施工机具:
1)切割应采用金属锯;
2)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
3)压槽应采用专用滚槽机;
4)弯管应采用弯管机冷弯。
〔4〕 钢塑复合管施工程序应符合的要求
1)室内埋地管应在底层土建第坪施工前安装;
2)室内埋地管安装至外墙外不宜小于500mm,管口应及时封堵;
3)钢塑复合管不得埋没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中;
4)管道安装宜从大口径开始逐渐接至小口径。
〔5〕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水箱()(),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留孔洞尺寸应为外径加40mm
2)管道在墙板内暗敷须开管槽时,管槽宽度应为管道外径加30mm;且管内槽的坡度应为管坡:
3)钢筋混凝土水箱()、进水管、出水管、泄水管、溢水管等穿越处预埋防水套管,并用防水胶泥嵌填密实
〔6〕 管径不大于50mm时可用弯管机冷弯,但其弯曲曲率半径不得小于8倍管径,弯曲角度不得人于100
〔7〕 埋地、嵌墙敷设的管道,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及时填补.
2 连接方式
〔1〕 螺纹连接
1)截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截管宜采用锯床,不得采用砂轮切割,当采用盘踞切割时,其转速不得大于800r/min。当采用手工锯截管时,其锯面应垂直于管心。
2)套丝应符合下列要求:
套丝应采用自动套丝机。
②套丝机应采用润滑油润滑3圆锥形管螺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7306的要求
3)管端清理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用细锉将金属管端毛边修光
②应采用面回丝和毛刷清除管端和螺纹内的油、水和金属切屑
③衬塑管应采用专用绞刀,将衬塑层厚度过1/2倒角,倒角坡度宜为100~150度。
4)管端、管螺纹清理加工后,应进行防腐、密封处理。宜采用防锈密封胶和聚四氟乙烯生
料带缠绕螺纹。同时应用色笔在管壁上标记拧入深度。
5)不得采用非衬塑可锻铸铁管件。
6)管子与配件连接前,应检查衬塑可锻铸铁管件内橡胶密封圈或厌氧封胶。然后将配件用手捻上管端丝扣,在确认管件接口已插入衬塑钢管后,用管子钳进行管子与配件的连接,但不得反向旋转。
7)管子和配件连接后,外露的螺纹部分及所有钳痕和表面损伤的部位应涂防锈密封胶。
8)用厌氧密封的管接头,养护期小得少于24h,其问不得进行试压。
9)钢塑复合管不得与阀门直接连接,应采用黄铜质内衬塑的内外螺纹专用过渡管接头。
10)钢塑复合管不得与给水栓管直接连接,应采用黄铜螺纹管接头
11)钢塑复合管与铜、塑料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过渡接头。
12)当采用内衬塑的内外螺纹 用过渡接头与其它材质的管配件、附件连接时,应在外螺纹的端部采取防腐处理。
13) 管道安装的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在管道和支吊架间加衬非金属垫层。
管径(mm
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最大间距(m
立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横管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5
1.55
钢塑管连接应采用专用管件,连接时先在管端螺纹上缠上一层密封材料,再接上管件,并用管钳适度拧紧即可。连接时,应注意不要损坏管身镀锌层。
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低于0.6Mpa,升压应缓慢,至试验压力后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各连接处应不渗漏。
6.球墨铸铁管道安装
〔1〕管材质量控制
管道为T型弹性密封胶圈接口,其阻水性能取决于接口质量,因此必须对管材质量严格控制,管身不得有裂缝、麻面等缺陷,管口椭圆度误差必须满足接口间隙即胶圈压缩率的要求,接口工作面平整、光洁,确保接口正常工作。为保证管材质量水平的稳定前期安排专人在生产厂家抽查把关,确保不合格的管材不进入现场,为防止运输、存放过程的损坏,下管前逐根复查,确保不合格的管材不使用。
〔2〕胶圈质量控制:
胶圈由管材供应厂家提供,其原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胶圈直径、环径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胶圈接头强度不得低于胶圈母材抗拉强度。

更多推荐

管道,采用,不得,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