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

厂房调研报告(共17篇)

第1篇: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

旧厂房改造调研报告 2

实习周调研报告

课题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调研周调研报告月

目录

一、概述

二.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

2.1 园区物质环境

2.2外界面改造模式

2.3内部空间改造方法

三、南京创意东八区

3.1成功转型的有理因素

3.2转型面临的问题

3.3考察后的思考

四、南京国创园

4.1内部空间利用分析

4.2立面改造分析

五、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

5.1园区简介

5.2空间特征与功能划分

5.3建筑样式

5.4设计亮点

5.5室内设计风格

5.6空间色调

5.7灯光布置

六、结语调研周调研报告

表1 各类建筑外界面改造方法统计

改造必须全方位进行,包括了嫁接青

砖、钢等建筑群中普遍存在的材质,

更加明确地向公众传递建筑群的特

征;打破内外区分明显的厂房界面,

创造出过渡空间,吸引外部人流进

入;将建筑表面新旧痕迹加以并置展

现,以历史纵深作为资本,提升建筑

的底蕴与品质,增加其文化内涵。通

过综合改造,重新塑造焦点建筑外界

面形象,成为园区对外交流的示范与

窗口。 图2-3 对厂房入口立面的改造

立面更新的做法通常比较经济实惠,能通过较少的投入,让建筑焕然一新,有些虽然在细节设计上尚

缺乏推敲,但对于原本设计完成度较低的普通工业建筑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由于典型建筑本身已不乏自

身特点和细节。它们需要的只是在整齐统一的特色下发挥各自的一点特性,把改动仅仅限制在入口范围之

内的点睛一笔已经足够(图2-3)。界面扩展在局部改造中所需成本较大,改动也较大,故在改造中所占比

例较小,某些置换后的公共建筑对此存在一定的需求。

通过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调研,不难发现其厂房结构主要以边长和高大为主,我们将通过

对其建筑体量的不同从而研究其空间改造上的手法和特点。

2.3内部空间改造方法

根据1865产业园各建筑空间及体量特征,将园区建筑分类为扁长空间与高大空间。并以此为基础进

行建筑内部空间改造方法的研究。通过准确地对既有建筑进行定位,寻找出适合每一幢建筑的改造方法。

扁长空间在1865创意产业园中是比例最多的一种改造空间。通常为单向通长的空间,由2至4层叠合而成。

对于扁长空间的改造是在原建筑的条件限制下进行,改造模式也基于对原空间特色的发挥。高大型厂房空

间,通常指空间高度超过10m,无柱空间面积超过100m2 的空间。这些空间的顶部都有大跨结构支撑,在

平面上可以任意划分,在垂直高度上,也可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而确立不同的空间净高。

(1)扁长型空间改造模式

在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建筑改造中,根据扁长空间不同的再利用需求,对于空间方向性、高

度感与适用性的强调,大致有以下几种改造模式。

1) 重点空间的空间合并

扁长空间的特点正是其乏味之处,在重点部位贯通数层,创造较高的空间不仅能够突出空间特色和重

要性,同时还可以反衬出扁长空间的纵向深度。

调研周调研报告

2) 主体空间保留下的局部加层改

该模式能够尽量保留原有的工

业空间并合理地投入再利用,是工

业建筑最理想化的出路。由于工业

空间与民用空间在本质上的差别,

这种情况在具体的改造中较为理想

化,但对于展示与办公相结合的功

能却能够在此找到完美的契合点

(图2-4)。

3) 单元空间的营造

单元化分割是解决过长空间的 图2-4 办公空间的局部加层 有效方法,规避了空间的固有缺陷。

过于狭长的空间经单元化处理,每

个使用单元空间比例舒适完整(图

2-5)。工业建筑的层高相对较高,

在单元空间设计中可以灵活运用层

高优势,设计高低有别的主次空间。

在这样的单元中再进一步细化空间

设计,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空间组织,

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在商业租用

或投入时,单元化亦能使建筑整体

运作可分可合,无论从空间秩序性

还是实用性上来看,单元空间的营造 图2-5 单元分割空间

均有其特殊优势。

4) 强调空间特质

如果说单元空间的营造是在弥补空间缺陷的话,在改造中对空间特质的强调旨在让人们更容易感觉到

工业空间的特点。由于扁长空间的方向引导性非常明显,在该模式的运用中将线性的走道空间平行空间长

边方向布置,小空间尽量形成序列感,大空间通常置于建筑端部,与空间属性不相冲突,还能起到引导人

流的作用。

(2)高大型空间改造模式

高大型空间的改造受建筑围

护的限制已经相对较少,内部空间

再创造的自由度也相对较高。针对

该类空间的大容积、大尺度个优势

分别存在2种改造模式。

1) 新空间填充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

内部空间,在原建筑内部填充一个

新的建筑体系,获得经济而合适的

空间(图2-6)。新老建筑共用维护

体系,能够尽量少的浪费使用空

间。这样塑造全新小尺度空间的做 图2-6 建筑内部的空间填充

调研周调研报告

法虽然不是所有设计师及使用者一致认同的模式,但也能反映部分业主的想法。他们只需要保留工业

建筑外部的特征与语言,对于内部却需要更加现代与舒适,或者与功能更加匹配。这样的改造建筑体现了

新旧的对比、冲突与和谐。

2) 房中房

在高大空间中新建一个结构部分完全脱离的小尺度建筑,尽量少地对旧空间进行直接干扰,既能满足

民用建筑的尺度需求,又能保持原工业建筑空间与结构依旧清晰。

三、南京创意东八区

南京东八区内留有数十栋

保存完好、内部空间宽敞、形

态丰富的老厂房,并且留存了

工业历史的特色痕迹,通过优

化设计与建筑改造,形成了感

怀往日工业之美的独特艺术魅

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园区

内的办公性质多为国内外的设

计公司(工作室)、咨询策划服

务、原创商业服务机构、个性

品牌专营以及其他创意机构,

这样的办公性质聚集于此,形

成了十分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产

业聚集区(图3-1)。 图3-1 经改造后的特色办公建筑

3.1成功转型的有理因素

之所以东八区能够获得如此好的转型效益,通过老厂区的改造成个性十足的办公空间,这与一下几方

面其特有的有利因素是分不开的。

(1)经济的运营从成本

南京东

八区旧厂区

在改造后,

既有丰富的

创意得到展

现在空间层

面上,同时,

又有很好的

办公空间使

用面积,并没

有因为其他

因素而降低, 图3-2 图3-3

其得房率仍能达到90%,从而降低了所在企业的运营成本 。

(2)个性的办公空间

老厂区内独具特色的大尺度、挑高空间厂房建筑从而使其内部空间充裕,其层高基本上都在3.5—5米

之间,作为办公空间,尺度比较适宜人们在内部办公,另外,整个东八区建筑之间,都在三楼的位置用廊

道连接起来,将建筑贯穿起来,方便办公的同时也显得个性十足,充满设计与创意(图3-

2、3-3)。

调研周调研报告

筑立面及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利用。并对外部景观进行整合。

4.1内部空间利用分析

在对其内部空间的利用上,国创园在其既有空间的基础上,将内部空间依据适用功能重新划分,根据

功能定位,合理改造内部空间,本来的旧厂房的内部空间基本为大体量的开场空间,现在在对功能定位的

基础上,可以对内部空间进行加盖,加层等手法使得空间能够更好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发挥使用效益(图

4-1)。 图4-1正在改造的内部空间

图4-2 通过加减法进行立面改造

4.2立面改造分析

如图4-2,在立面改造上,主要是在原有立面的基础上通过附加立面等手法结合内部空间和功能更定

位对立面进行重新改造,还有就是通过对原有立面本身的加减法进行改造利用,以达到适宜合理的效果,

另外,在园区入口还保留以前的大型工业设备,巨大的设

备矗立于入口处增强了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在整个立面上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厂房固有的红墙

配合着大尺度的工厂原设备,让整个园区在视觉上很是震撼。

五、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

5.1园区简介

创意中央文化园前身是南京油

嘴油泵厂,在老厂房的改造过程中,

最大限度保留了“工业文明”的标

志性符号。锈迹斑斑的大油罐成了

标新立异的雕塑(图5-1),。

园区由科技创意区、文化互动

区与时尚休闲区三部分组成,但是

在园 图5-1产内标志性设备

区内却无法准确区分各个具体的板块,总体来说,整个园区既时尚又休闲,业主可以在一个个独立的

空间里办公与会客,也可以在园区的会所里举行小型的招待会,还可以在与神策门相连的古城墙上散步与

思考。


更多推荐

空间,改造,建筑,园区,创意,内部空间,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