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构件反射的声能;  ——构件吸收的声能;  -—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  反射系数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2.声音的计量
①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
单位:瓦(W)或微瓦(μW).
声强
定义1: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改点处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
定义2: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
符号:,单位:W/m2
意义:声强描述了声能在空间的分布;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可听声强范围  10 —12 W/m 2——1 W/m 2
1.在无反射声波的自由场中,点声源发出的球面波,均匀向四周辐射声能,因此,距离声源中心为的球面上的声强为:
2.对于平面波:声线互相平行,同一束声能通过与声源距离不同的表面时,声能没有聚集或离散,即与距离无关,所以声强不变。
1.定义:是指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介质静压强的改变量,是一个标量,表示。
2.单位:Pa(帕斯卡),就是压强的单位,即N/m2
3.任一点的声压都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每一瞬间的声压称瞬时声压,某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称为有效声压。如未说明,通常所指的声压即为有效声压。
4.对于简谐波,有效声压等于瞬时声压的最大值除以,即:
5.声压与声强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某处的声强与该处声压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密度与声速的乘积成反比:
—-有效声压,N/m2;    ——空气密度Kg/m3
——空气中的声速,m/s;  ——空气的介质特性阻抗。
能密度
1.定义:声强为的平面波,在单位面积上每秒传播的距离为,则在这一空间声能密度为:
  (W.s/m3或 J/m3
2.声能密度只能描述单位体积内声能的强度,与声波的传播方向无关,应用于反射声来自各个方向的室内声场时,最为方便。
3。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及其叠加
声压级
以10倍为一级划分,从闻阈到痛阈可化为100~106七个等级。(20倍之)
  (dB)
--某点声压,N/m2;  ——参考声压,取2×10-5 N/m2为参考值。
②声强级
以10—12 W/m2为参考值。(10倍之)
(dB)
③声功率级
将声功率以“级”表示,便是声功率级,单位也是分贝.-—参考声功率,10-12 W.
注意:要特别指出的是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和声强、声压、声功率是不同的概念,以分贝为单位的各种“级”只有相对比值的意义,其数值大小与所规定的基准值有关。
④声级的叠加
当几个不同的声源同时作用与某一点时,若不考虑干涉效应,该点的总声能密度是各个声能密度的代数和.
  (W/m2
它们的总声压(有效声压)为各声压的均方根值,即:
  (N/m2
声压叠加时,不能进行简单的算术相加,而要求按照对数运算规律进行。
⑤响度,响度级
如果某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这个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级”。响度级的单位为方(Phon)。
⑥声音的频谱
声音往往包含多个频率,所有频率的集合成为频谱.
种类:线状谱:若干纯音组成(乐音)。
连续谱:由所有频率的声音组成。如机器设备发出的噪声,一般不能用离散的简谐分量表示
频程:通常频带划分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带的频程数
n来划分.
  即    ——上界频率; —-下界频率.
⑦声源的指向性
1当声源的尺度比波长小的多时,可以看做物方向性的“点声源”,在距离声源中心等距离处的声压级相等。
2当声源的尺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更大时,它就不是点声源,可看成由许多点声源组成,叠加后各方向的辐射就不一样,因而具有指向性,在距离声源中心等距离的不同方向的空间位置处的声压级不相等。
3声源尺寸比波长大的越多,指向性就越强。
4.人耳听觉特性
①最高和最低的可听频率极限:20~20000Hz
②最小与最大的可听声压级极限:0-120dB。
声压级在120dB左右,人就会感到不舒服;130dB耳朵内将由痒痒的感觉;140dB耳朵疼痛;继续升高将造成而出血,损坏听觉机构。
③最小可辨域(差域)
在频率为50—10000Hz之间的任何纯音,在声压级超过可听域50dB时,人耳大约可以分辨出1dB声压级变化。
在理想的隔音室中,用耳机提供声音时,中频范围内,人耳能觉察到0。3dB的声压级变化。
④哈斯效应
哈斯效应反应了人耳听觉特性的两个方面: 1。听觉暂留,2。声像定位。
声觉暂留: 人对声音的感觉在声音消失后会暂留一小段时间。
声像定位:判断声源位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到达的声音。
哈斯效应:直达声到达后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会加强直达声。

更多推荐

传播,声波,声音,声源,声压,单位,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