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主航站楼拼装式反吊顶施工技术方案
1、前言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主航站楼(以下简称主航站楼),南北向开间长228m,东西纵深112m,吊顶装饰面积约25500m²,若采用传统满堂脚手架不仅施工困难,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成本高、影响工期等难点。我公司机场项目部在总公司以往大跨度、高空间施工的技术方案和参照同行其他单位成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主航站楼拼装式反吊顶施工技术方案。
2、工程概况
主航站屋顶为球形网架钢结构,跨距3m~4m,面积约为25500 m²。根据装饰设计,吊顶按照天窗布局,分成九个部分,每部分中间区域装饰为200宽金属铝合金条形板,周边装饰为12厚金属铝蜂窝板。整个吊顶最高处高度为29.815m,最低点高度为19.13m,延屋面曲面方向成单曲面装饰吊顶(图2.1-1)。
图2.1-1    无锡机场主航站楼效果图
3、主航站楼吊顶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架的弊端
3.1屋顶较高,装饰面积大,成本高
较高屋顶施工必然要求采用相应高度的操作平台,若采用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这样大面积和较高高度的脚手架必然会给施工中安全生产和航站楼的楼板结构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同时由于吊顶装饰面较大,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顶部的施工须有足够的施工面,满堂脚手的数量会相当大,需要大量的脚手钢管及扣件,脚手架的租赁、运输、存储和人工等费用将很高昂。
3.2主航站楼内部结构的影响
主航站进港大厅和出港大厅中间分布不同高度的房内建筑,影响脚手架底座钢管布置的平顺性;钢屋架东西两侧的玻璃幕墙是由底部往上.向外倾斜。由于幕墙是向外倾斜的,而满堂脚手通常是底宽上窄,这样屋顶两侧向外倾斜边缘的金属吊顶较难施工,施工时幕墙玻璃的成品保护也比较难。
3.3立体交叉施工的要求
装饰施工中,为了节省工期,除了需要安装屋顶装饰板外,下面地面和墙面、柱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施工,大面积的满堂脚手必然会影响其他工种施工面的展开和进度。
4、拼装式反吊顶施工法原理
4.1利用屋顶网架钢结构搭设操作平台进行基层龙骨和铝板吊顶的安装;
4.2通过设置安全网,配置生命绳和缓冲型安全带等方式,降低了安全风险;
4.3通过专用卡式龙骨(条形板区域)和专用L型龙骨(蜂窝板区域)与C型钢副龙骨丝杆进行高程调节,从而实现铝板完成面的三维调节,保证铝板的安装质量。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高空作业平台搭设→钢网结构高程测量→吊顶定位放线和三维建模→吊顶吊杆组件安装→吊顶主副龙骨拼装吊装 →隐蔽工程验收→天花吊顶面板安装→面板调平→施工验收→清理、平台拆除
5.2施工要点
5.2.1高空作业平台搭设。
材料准备
(1)脚手钢管:选用优质建筑脚手钢管,规格48*3.5,配置合格的钢管卡件;
(2) 脚手板:采用厚度为45mm,宽度为200mm,长度为4000mm的木板;
(3)安全网:选用符合国家质量要求的安全平网,规格为3m*6m;
(4) 其他材料:铁丝、绳子,滑轮等。
高空作业人员通过现场已施工好的检修马道,到达屋面需要搭设作业平台的位置,利用滑轮将脚手钢管和脚手板吊装到网架上,搭设简易操作平台(图5.2-1):
图5.2-1 吊顶上操作平台
在地面上将安全网连接成6m*6m规格,用滑轮将安全网吊到作业平台下部,将安全网的系绳与搭设好的钢管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不大于800mm(图5.2-2):
图5.2-2  作业平台下绑扎安全网
安全网绑扎就绪后,利用沙袋模拟发生人员坠落的意外情况,以检验安全网的可靠性(图5.2-3),同时为顶上作业人员配置生命绳和缓冲型安全带,做到双保险,施工时利用木脚手板上进行铝装饰板骨架和面板的安装。
图5.2-3  防坠落测试
5.2.2高程测量。依据设计图纸标注:测量人员逐个复核测量各球点标高,计算出吊顶完成面距离球点的垂直距离,标注在球节点上,作为吊顶施工高程控制点。此高程控制点必须考虑钢网网格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受屋盖荷载的影响所产生的下沉距离,应增加考虑钢网结构架变化移位的因素,特别是出现个别下沉比较大的网架球点时,必须适当调整吊顶完成面的高程,给吊顶足够调整的空间距离。

更多推荐

施工,吊顶,平台,钢管,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