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W工程
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大纲
批准:
审核:
编制:
2020年4月1日
四、试验内容 3
五、配合比试验委托 3
六、试验室检测项目 3
七、所用材料的品质检测指标 4
八、配合比设计指标 7
九、混凝土材料的选用 7
十、配合比设计 8
QW工程
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大纲
一、工程概述
二、试验目的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抗冻等耐久性和拌和物工作性能条件下,根据集料级配与和易性要求选择最优砂率,合理利用水泥的富裕强度,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尽量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成本,使混凝土配合比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满
足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为监理单位审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提供参考。
三、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但不仅限于此。
4.0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4.0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
4.03《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2003;
4.04《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4.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4.0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
4.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0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4.10《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4.11《混凝土外加剂均匀性试验方法》GB8077-2000;
4.12《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
4.13 关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的通知(x局工【2019】75号);
4.14Qx干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2019年06月01日;
4.15《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
4.16《招标文件》等相关合同技术文件。
四、试验内容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首先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选定水灰比,根据塌落度和石子最大粒径选定用水量,用水量除以选定的水灰比求出水泥用量,最后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干燥状态下的砂、石用量,并通过实验和必要的调整确定1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和配合比。
五、配合比试验委托
公路桥梁混凝土配合比委托具备交通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资质的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设计,配合比设计所用仪器均校检合格。
六、配合比检测项目
1、水泥检测项目: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级、密度检验、碱含量。
2、粉煤灰检测项目:细度、需水量、烧失量、SO3含量和含水量、密度、碱含量。
3、外加剂检测项目: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固体含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碱含量。
4、粗集料检测项目: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表观密度、饱和面干吸水率、针片状含量、超逊径含量、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5、细集料检测项目: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泥块含量、坚固性、表观密度、饱和面干吸水率、SO3含量、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6、水质检测项目: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检验。
七、所用材料的品质检测指标
1、水泥检测指标:
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按《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8074-200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和《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对水泥进行比表面积、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并根据Qx干线工程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
6-1996),对水泥进行碱含量、氯离子含量检验。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
项目 | 抗折强度 (Mpa) | 抗压强度(Mpa) | 比表 面积 (m2kg) | 密度(g/cm3) | 凝结时间 (min) | 安定性 | 标准稠度用水量(%) | 碱含量(%) | |||
3d | 28d | 3d | 28d | 初凝 | 终凝 | ||||||
P.O42.5标准值 | ≥3.5 | ≥6.5 | ≥17.0 | ≥42.5 | ≥300 | -- | ≥45 | ≥600 | 必须 合格 | -- | ≤0.60 |
P.O52.5标准值 | ≥4.0 | ≥7.0 | ≥23.0 | ≥52.5 | ≥300 | -- | ≥45 | ≥600 | 必须 合格 | -- | ≤0.60 |
2、粉煤灰检测指标(I级):
根据根据《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的规定对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烧失量、SO3含量和含水量、密度进行检验,并根据Qx干线工程标准《预防
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对粉煤灰的碱含量进行检验。
《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
项目 | 细度(%) | 需水量比 (%) | 烧失量(%) | 三氧化硫(%) | 密度(g/cm3) | 含水量(%) | 碱含量(%) |
I级粉煤灰 标准值 | ≤12.0 | ≤95 | ≤5 | ≤3 | -- | -- | ≤1.5 |
3、外加剂检测指标:
根据《公路桥梁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对高效减水剂、引气剂进行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固体含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测,并根据Qx标准《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例》(试行)的规定,按《混凝土外加剂匀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进行碱含
量及密度检验。
高效减水剂标准要求
项目 | 减水率(%) | 含气量(%) | 泌水率比(%) | 凝结时间差(min) | 抗压强度比(Mpa) | 碱含量(%) | |||
初凝 | 终凝 | 3d | 7d | 28d | |||||
标准值 | ≥15 | <3.0 | ≤95 | -60~+90 | -60~+90 | ≥130 | ≥125 | ≥12 | ≤10 |
引气剂标准要求
项目 | 减水率(%) | 含气量(%) | 泌水率比(%) | 凝结时间差(min) | 抗压强度比(Mpa) | 碱含量(%) | |||
初凝 | 终凝 | 3d | 7d | 28d | |||||
标准值 | ≥6 | 4.5-5.5 | ≤70 | -90~+120 | -90~+120 | ≥90 | ≥90 | ≥85 | ≤10 |
更多推荐
混凝土,配合,含量,水泥,检测,试验,标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