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二衬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衬砌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贮运方式要符合有关规定;
2、衬砌混凝土配合比要满足设计;
3、检查初期支护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防水板、土工布及透水盲管施工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二衬结构钢筋间距、排距及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6、施工用机具、拱架、模板台车等必须经过检查,并进行机械试运转;
施工准备
二、施工工艺环向、纵向透水管件安装
土工布、防水板铺设
防水板破损检测
拱部钢筋工程施工
破损
合格
防水板修补
防水板破损检测
未破损
预埋件施工
合格
不合格
整体式衬砌台车就位
检测台车模板及模板标高
混凝土搅拌
合格
合格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运输
异常
暂停浇注,调整台车
模板标高及台车监控
正常
浇注至封顶
达到强度要求拆模
(一)、透水盲管挂设
1、环向纵向透水盲管设置的间距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环向采用¢50透水盲管间距按10m设置。纵向两侧边墙设¢80透水盲管。每个8~12m将透水盲管引入侧沟一次。
2、各个隧道在施工过程中 可根据本隧道的渗水量大小适当加密环向盲管间距,以满足隧道排水要求。
3、环向纵向透水盲管应紧贴初支面安设,透水盲管应外裹无纺布,防止水泥浆流入、堵塞排水盲管。
(二)、防水板施工
1、缓冲层铺设一般采用暗钉圈固定并按下列步骤铺设
(1)、铺设前进行放样,弹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2)、用带热塑性圈垫圈的射钉将缓冲层平整顺直后得固定在基层上,固定点间距:一般拱部0.5~0.8m,边墙0.8~1.0m,底部1~1.5m,呈梅花形排列并左右上下排列固定。
(3)、缓冲层接缝搭接宽度搭接不小于50mm,一般仅设环向接缝,当长度不够时,设轴向接缝应确保上部(靠近拱部一张)应用下部(靠近底部一张)缓冲层压紧,并使缓冲层与初支面紧贴,铺设的缓冲层应平顺,无隆起,无褶皱。
2、防水板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防水板铺设前,应全部检查防水板是否有变色、波纹(厚度不均)、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缺陷,如果存在质量疑虑应进行张拉试验、防水试验和焊缝张拉强度试验,如发现防水板有裂纹、针孔等立即修补好。
(2)、对检查合格的防水板(含土工布缓冲层),用特种铅笔划焊接线及拱部分中线,并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洞内在铺设基面标出拱顶中线,画出隧道中线第一环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
(3)、防水板宜从下往上环向铺设,下部防水板必须压住上部防水板,铺设松紧应适度并
留有余量,实铺长度与初支基面弧长比例为10:8,确保混凝土浇筑后防水板表面与初支面紧贴。
(4)、分离式防水板采用悬挂铺设。
3、防水板接缝焊接应满足一下要求
(1)、防水板搭接长度应大于15cm.采用热焊接机焊接。
(2)、防水板焊接时,接缝处必须处理干净,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褶皱及空隙。
(3)、附属洞室防水板铺设时,先按照附属洞室的大小和形状加工防水板,并与边墙防水板焊接成一个整体。如附属洞室成型不好,必须同级混凝土使其外观平顺后,方可铺挂防水板。
(4)、防水板之间的搭接应采用双缝焊、调温、调速总动爬行热焊机,细部处理或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15mm,熱合器不易焊接的部位可采用热风枪手工焊接。
(5)、防水板的搭接焊接缝应进行充气试验进行检测。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链接,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当表压力达到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15min,压力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如果压力下降过快,说明焊缝不严实。用肥皂涂在焊缝上,有气泡的的地方应重新焊补。直到不漏气为止。
(三)、衬砌钢筋绑扎
衬砌排水盲管防水板施工完毕后,根据测量放线的位置布置衬砌钢筋,钢筋施工要求如下:
1、按照图纸设计衬砌钢筋间距、排距及钢筋规格进行钢筋加工。
2、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设。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一下规定:
(1)、焊接钢筋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受拉区钢筋焊接接头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更多推荐
防水,钢筋,焊接,进行,盲管,铺设,采用,透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