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当前室内装饰装修行业出现的许多问题都直接和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有关,但目前国内并没有完善的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和系统。为提高室内装饰装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这以行业整体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本文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说明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合理性建议,为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的持证上岗推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持证上岗;专业性;管理制度
引言: 当前人民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大背景下,室内装饰装修逐渐成为广大人民需要工程项目之一。但随着多种多样的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室内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及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质量不佳引发的一系列争议问题,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等,这无疑是给这一快速兴起发展的行业当头一棒。在目前可行的解决方法中,“持证上岗”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且最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即要求从事室内装饰装修施工行业的人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证,方可从事相应的工程工作,并且配套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管理,使得该行业整体趋于完善。
1. 推进持证上岗的重要意义
1.1 当前室内装饰装修从业人员现状
当前我国还未完善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系统培训政策。且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按其施工内容分类,可分为泥水工、电工、水工、木工、扇灰工、油漆工等,以上工种中除电工需持有相应的电工证方可上岗外,其余工种均无证可考,因此也不纯在持证上岗[1-3]。无证可考的室内施工工种通常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习相应的施工经验。由于室内施工技术人员多是凭借着积累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导致大部分室内施工作业都没有系统的培训指导,从而直接导致室内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同时由于缺少相关部门监督,虽然部分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能达到较高的施工业务水平,但是其余施工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的施工作业“新兵”同样能进入到室内装饰装修这样行业,使得相关从业人员极为鱼龙混杂,整体拉低室内施工这一行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除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外,安全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施工过程伴随一定的危险性,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得小心翼翼的安全操作和施工,但有时危险防不胜防,更别提新入行的年轻技术工人,从而使得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作业安全事故频发,有时室内事故发生频率甚至接近室外施工作业[4-6]
1.2 推进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重要性
要求室内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是对室内施工技术人员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它对室内施工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等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即任用资格。持证上岗资格考试一般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织,通过培训后考核即获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明[7]
本次的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必要性研究意义和价值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2)健全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3)统一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条件。
2.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模式过程
由于国内还没有明确的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相关的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细则,因此为保证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人员的持证上岗模式能顺利并长期进行,主要结合培训、监管两个过
程,其中培训主要采用与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而监管则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设局和物业管理单位等。持证上岗过程模式如下图2-1所示。
其中,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培训过程可划分为理论培训、实训操作培训以及最后的实操考核。理论培训涉及室内装饰装修标准化步骤的全流程,即系统化培训泥水工、电工、水工、木工、扇灰工、油漆工等项目的理论课程。实训操作培训主要涉及建设实训基地,匹配理论知识进规范化施工技能培训。实操考核则要求通过对应的考核项目,以取得初、中、高、技师、高技五个级别的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保证理论知识的牢固同时,也提升实际操作的稳定可靠性。
监管环节需要相关监管管理部门的支持,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院校的职业技能证书颁发,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调配等内容,从根本上支持持证上岗。建设局负责监管物业管理单位是否合法给予施工人员办理《临时出入证》,保障持证上岗的施工人员基本利益。最后物业单位核实施工人员证件,现场检查安全施工标准等工作,以维持现场秩序,并为持证上岗规范化合理化提供帮助。
图2-1  持证上岗模式过程图
3. 现阶段推进室内装饰装修持证上岗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人员的差异问题
推进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行业规范化。对于初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新人,完整的培训考核流程必不可少,但针对已经在此行业工作时间较长、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傅,这一持证上岗的培训考核方式是否依然适用?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是否可以不培训直接考核?如果强迫已经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再跟着新人重新培训,势必会引发反对和不配合,从而加深了整体行业的持证上岗进度,因此是否新人新方法,老师傅老方法,并且对老师傅或上了年纪的施工人员是否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帮助
他们适应新的政策,共同为行业规范化出力,这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思考和定量。
3.2相关资格证的有效期及日后加强培训问题
如已开展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对于已经持有证件的施工人员,日后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培训?是否再次考核?并且相关资格从业证件是否有有效期一说?这些问题虽然短期内不会影响持证上岗的推进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员持有这一从业证以后,将会是一个新的值得商榷的问题。培训或者考核不该是一次性的工作,更需要的是相关方面的跟进,以保证相关施工人员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进步并且有行之有效的证明,也应该鼓励相关施工人员深入发展,尽善尽美,但是随之而来的更大的成本和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还需要多方面部门的共同协调,为持证上岗的早日到来做好准备。
3.3未按要求持证上岗人员相关问题
即使开展了相关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工作,对于并未按照要求配合持证上岗的相关施工人员,是否需要采取相关的惩处措施?但这一方面应该人性化处理,因长
久以来这一行业都无需持证上岗,因此积累的历史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除,对于未按照要求持证上岗的施工人员应劝导为主,教育为主,避免过激,推进持证上岗的同时也应保障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 针对持证上岗的可行性参考建议
对于室内装饰装修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明的取得,须经过统一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促进技术人员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激发参与竞争的意识,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认证,是一种人才评价的新体系、新机制。颁发资格证书给考核通过的施工技术人员,对其业务水平能力的肯定,全国范围内求职、就业均行之有效。这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破除对人的身份管理,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发现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
健全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范围、内容、标准、规则细化和量化。实施过程的程序有效监督,抓好实施环节。明确监督责任,建立监督档案严格责任追究。
4.1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引领学生学习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建立高素养的教师队伍,选拔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学徒制中,老师即是师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建立高素质的教育师傅队十分必要。学校不光要选拔精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教育人才,还要通过,网络平台,学校招聘,引荐等多种渠道,将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爱岗敬业的企业技术骨干引进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培养实用性人才,同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师傅教有所成,要定期开展师傅间和师徒间的交流学习会议,相互传授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及时做出调整。
4.2 落实持证上岗培训训练
在组织保障方面,应由高职建筑工程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和建筑室内设计工程公司组成的教学小组,一起研讨和制定合理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并严格执行考核工作,保正人才培养落实到位。在体制保障方面,严格落实现代学徒制管理方式,改革投资过程与设备管理方法,明确确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人员具体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落实现代学徒制的项目教学内容,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的成功实现。在资金保证
方面,高职学院与企业均需要承担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费用来源,保障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

更多推荐

上岗,持证,施工,装修,室内装饰,施工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