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与中世纪西方教堂壁画之比较
作者:***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2年第11期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珍贵艺术遗存,而敦煌壁画更是精美绝伦,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其历经十六国和北魏时期、西魏时期、北周时期、唐代、五代及北宋初期,一直不断变化、发展。而唐代更是莫高窟壁画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然而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在唐代我们莫高窟壁画流光溢彩的同时,西方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和中世纪西方教堂壁画的异同,对两者在艺术语言上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教堂镶嵌壁画;比较
        一、 题材与内容
        石窟寺是佛教东传中国后的产物,莫高窟也不例外。因此,其壁画描绘的都是与佛教相
关的事物。到了唐代,以故事画和经变画为主要题材内容。将佛经内容变为艺术形象,让人们从可感知的艺术形象中了解佛教教义,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信仰。唐代经变画规模宏伟,几乎一进洞窟,除一面是塑像外其余三壁都是巨幅绘画,画中人物众多,场景华丽辉煌,色彩绚丽。这种通壁大画的出现是唐代敦煌壁画的重要特色。另一方面,唐代绘画全面发展,给壁画的绘制提出了最广泛的题材要求与功能要求。随着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几乎一切题材都成为壁画要描绘的对象。在唐代莫高窟壁画中,常穿插许多现实社会生活场景,如一些日常劳作场面,都很具有现实的生活气息。
        而与此同时的西方,正兴起的是基督教浪潮。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多教堂拔地而起,教堂壁画于是也应运而生。绘画在内容和形式上受到宗教思想的束缚,发展也较为缓慢。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以圣经教义、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事迹为题材。画面色彩鲜艳,赋予装饰性特征,人物形象具有观念化倾向,造型艺术的目的于在图解《圣经》的教义,强调耶稣的神性。耶稣、圣母在这个时期的教堂壁画中最为常见,或是把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这与莫高窟唐代壁画是相似的,都是图解其宗教教义。与之有所区别的是,在西方教堂壁画中,我们鲜少看到环境中关于山水的描绘,甚至于背景的描写都极为简略,题材也很少涉及现实生活。

更多推荐

壁画,莫高窟,题材,敦煌,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