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陶瓷壁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它与建筑默契配合,相映生辉,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公共空间中发挥着装饰建筑,美化环境和愉悦视觉的作用,被誉为纪念碑式的艺术。本文纵览欧美和日本陶瓷壁画的应用历史,从我国陶瓷壁画的特性,公共空间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陶瓷壁画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艺术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陶瓷壁画,空间环境,应用,艺术地位,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B
引 言
壁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壁画依附于建筑物,可装饰于公共场所,如园林景区、大型会客厅、候机楼、车站、候车室等,给人们带来无限美感与艺术的享受。制作精美的壁画,宛如建筑上的璀璨明珠,光彩夺目,成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壁画更是成为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形式。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向往自然的生态环境。壁画可以作为人们面对自然的一个窗口,在灰色的建筑、冰冷的墙面上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壁画,犹如置身大自然的怀抱,无疑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壁画对于建筑
环境的参与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趋势,而在所有壁画形式中,最经久耐用、最易清洗、色彩最艳丽、同时表现手法也最多样的当属陶瓷壁画了。
陶瓷壁画是以陶瓷锦砖、画砖、陶板等为原料而作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现代建筑装饰,它巧妙利用空间环境和建筑内外墙壁,用绘画、雕刻、镶嵌等形式经过放大、制版、刻画、配釉、施釉、烧成等一系列工序创作而成,装置于公共环境之中。陶瓷壁画的艺术特点是不受焦点透视的拘束,利用散点透视的空间,给人们以多视角、全方位的视觉体验。其审美价值体现在建筑物体的内外墙壁的环境之中,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交相辉映。陶瓷壁画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壁画精巧别致,大型壁画可以负载宏观表现空间,对环境有很大的覆盖力和感染力。
纵览欧美、日韩和我国陶瓷壁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陶瓷壁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特定的社会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1 欧美和日本陶瓷壁画的应用
在欧洲和美国,陶瓷壁画被大量用于公共空间,作为整体环境设计的一部分,无论是一些重要的建筑物,还是街边一些造型各异的小型建筑,围墙壁面上均有用上釉陶瓷砌成的壁画作品,如丹麦赫尔宁历史博物馆的壁面砖上按年代顺序描绘着博物馆的重要馆藏史料,使观者从博物馆的外围就感受到了该馆的藏品丰厚,历史悠久。又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尼得兰兴银行总部接待厅的墙面也是用釉砖、陶板
等材料镶嵌的,色彩丰富,豪华气派。
追溯欧美陶瓷壁画的历史,应从陶瓷制作开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生产国,英国瓷器的制作比中国晚了两千年,而且英国瓷器的发端,完全跟随着中国瓷器的脚步。四百多年前,中国瓷器传播到中东,然后,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又被传播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受中国瓷器的启发,意大利发展了自己的锡釉陶器。随后,意大利的制陶技术影响到法国,法国影响到荷兰与英国。可见是中国瓷器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瓷业生产。
19世纪叶末20世纪初,在欧洲,瓷砖开始应用于公共空间。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创作的一系列建筑作品,都大量地使用了陶瓷材料。高迪喜欢在创作中对表面做许多装饰和图案,他将石块和精美的彩绘瓷片做成水平或阶梯状的装饰效果,在建筑表面镶嵌大量的彩色瓷片。此种设计风格成为他特有的装饰手段,体现出高迪对陶瓷材料的钟爱。他以这种手工设计创作手法创作出一系列建筑作品,如《文森公寓》(1883~1888年)、
《巴特罗公寓》(1904~1906年)和《吉尔公园》(1886~1889年)等,使陶瓷贴面远远超越了陶瓷和陶艺本身。
回顾20世纪的欧洲美术,许多艺术家都曾制作陶瓷壁画来参与建筑环境的构成。西班牙著名画家、超现实主义大师约翰 米罗的陶瓷壁画创作, 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因大多放置于公共空间,所以非常注
重与自然和建筑环境的结合。20世纪60~70年代,米罗经常和陶艺家约瑟夫·罗伦斯·阿蒂加斯合作创作陶瓷作品并在全世界巡回展览。野兽派的代表马蒂斯曾于1954年为温斯玫瑰园教学设计陶瓷壁画。更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著名雕塑大师亨利·摩尔20世纪50年代曾在英国创作完成了包塞崔姆地砖浮雕墙。另外,印象派大师雷诺阿,
陶瓷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李 延,张广军
(河北理工大学, 唐山 063009)
收稿日期:2010-4-7
项目来源:国家留学人员科技活动优秀类项目资助,编号:
35332501
作者简介:李延(1969—),女,教师,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陶瓷壁画研究与应用。
E-mail:
DOI:10.ki.issn.1001-9642.2010.06.024
立体派的创始人毕加索等也都曾以陶瓷为媒材创作作品。
在日本,日本人把陶瓷看作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他们不断研究陶瓷的生产工艺,继承传统的优秀部分,研发创新新的产品。日本在利用陶瓷材料对建筑进行装饰方面,更是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日本人将这种具有空间美感和文化特征的陶瓷装饰称为“陶壁”,广泛装饰于各类公共空间。日本陶瓷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山水树木、日月江河等无所不有。有反映传统民俗和宗教神话的故事,也有表现都市的现代生活。表现手法上有泼墨的“写意”,也有精雕细琢的“工笔”。更有融合了西方元素的装置或观念艺术。据不完全统计,这种陶壁在日本约五万多幅,构成了建筑或公共环境中独特的景观。
当今的社会为陶瓷壁画介入环境艺术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陶艺家与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及工程师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在丹麦、挪威、意大利、美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的大型建筑和公共艺术项目都将陶瓷艺术作为了整个建设项目的一个有机部分。
2 中国陶瓷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我国在国际上素有“陶瓷之国”的盛誉。在英文中,“China”,也有“瓷器”之意,可见陶瓷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从第一件彩陶的诞生,到现代的陶瓷艺术,陶瓷的发展一直不曾中断,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在我国,陶瓷艺术历来与建筑或壁画相互渗透,有着密切的联系。宋、金时期的观台窑窑址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瓦脊兽、墙砖、板瓦等产品,其中有的就是用于壁画装饰的。另外,明清时期陶瓷壁画即以盛行,著名的故宫九龙壁就是以低温三彩釉烧制的浮雕型壁画,历经数百年来,饱经风雨侵蚀仍然色彩艳丽,造型栩栩如生。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瓷都彭城在当地的庙宇及民居建筑上,都有瓦当、琉璃装饰壁饰等建筑装饰,许多民居的屋脊上也有很多以彩釉壁画作立面的屋脊艺术品。当地普通民居家院落中,几乎都有砖雕壁画或影壁墙壁画,此种以壁画艺术装饰人类生活空间的习俗,已延续了数百年。7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振兴,大批公共建筑拔地而起,带来建筑艺术的蓬勃发展。出现了环境艺术新概念,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充满时代气息的大型壁画,尤其是以陶瓷材料为主的壁画,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国画、油画、水粉、丙烯画等,它将巧妙的装饰、奇幻的釉色、朴素的质地、火的艺术再创造等因素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在强烈地再现材料美的同时,带给人们以丰富的遐想与美的享受。陶瓷坚实的坯体,多彩的釉色,丰富的表现形式,变化万千的装饰手法,在壁画中发挥着其他绘画材料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所以陶瓷壁画被誉为“纪念碑式的艺术”。
3 陶瓷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建筑的持久性相应地也要求壁画有一定的持久性。一幅好的壁画作品,内容形式及材料都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陶瓷材料表现形式多样,釉色变化丰富,能有机地与建筑物相吻合,是一种与建筑共存的硬质材料。“陶瓷”是一种通称,“陶”和“瓷”在质地上、物理性能上有很大区别。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从材质上分陶质和瓷质两种形式,陶表面无光泽,大多表现粗旷,具有古朴、凝重的感觉,表现手法上多在方形、矩形陶板上以线刻、填色、浮雕形式为主。在欧美的陶制壁画中,其风格多以现代绘画相结合的抽象装饰,追求材质、肌理、造型与现代建筑环境相对比的装饰手法,以求突陶质壁画的粗犷、凝重感。
陶壁不仅仅作为护壁之用,而更多的是它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价值。首先是陶瓷壁画的整体情致。情致如同交响乐的主旋律,不管有多少乐章的起伏变化,主旋律永远贯穿乐曲的始终。陶瓷壁画可以从画面的整体格调去激发观者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从内容、造型、色彩、陶瓷的肌理变化去提炼壁画的审美主题,引发观者的审美趣味。其次是陶瓷壁画的构成形式感。形式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构成语言,那些纵横交错的圆线、弧线,抽象提炼出生活的美感,与陶瓷特有的制面结合,形成一种直观的感性符号。再次是陶瓷壁画的色彩美。色彩是陶瓷壁画的盛装,它带来的审美情致无人能比,是观者最直观的感受,使建筑与空间环境更富生机。
4 结 语
在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仅仅局限于使用安全,而现代,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空间艺术化、意识化正是环境意识强化的具体体现,在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系统关系中,陶艺家们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艺术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陶瓷壁画作为现代环境陶艺表现形式之一,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建筑空间,使我们生存的环境空间获得精神提升。 有人把陶瓷称为“最简单和最复杂的东西”,其简单是因为它的基本素材是无处不有、就地可取的泥土;而复杂却不仅在于它是人类最早把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还在于它是人类智慧、情感和审美的反应。陶瓷壁画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活空间,但它不是原画稿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的再创造,那些巧夺天工的壁画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反映时代特点与民族风格的产物,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的瑰宝。
参 考 文 献
[1]吴松. 壁画设计与制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唐鸣岳. 壁画设计. 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年11月
[3]周刚. 环艺/建筑专业水彩.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
[4]赵云川. 陶瓷壁画艺术.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5]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1月(下转第61页·Continued on page 61)
东莞金义发陶业颜业颜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无铅镉釉上彩颜料系列,含铅量少于0.001mg/dm 2,含镉量少于0.0003mg/dm 2。
2.6氟化物(以HF 计)
氟化物是陶瓷生产特征大气污染物之一。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目前,对于陶瓷废气中氟化物的治理,主要采用的处理技术见表3。采用这些技术处理陶瓷工业废气,处理后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见表 。
氯化物也是陶瓷生产特征大气污染物之一。
采用石灰床吸附系统处理卫生洁具生产产生的废气,处理后的氯化物(以HCl 计)浓度可达到0.8mg/m 3。
3 结 语
为了有效的减少陶瓷行业废气污染,我们除了在末端采用处理技术之外,还应该从工艺优化方面来解决废气污染问题。工艺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使用低污染物含量原辅材料及燃料、优化工艺过程控制等,如:对燃料进
行减硫处理、采用低NO x 燃烧炉、关停低效窑炉(如倒焰窑),兴建新式大型隧道窑、梭式窑(使用轻质保温材料或陶瓷纤维作为墙体砌筑材料,据报道在连续式窑炉高温部位粘贴莫来石纤维,节油率达28.7%)或快速焙烧窑、采用高速燃烧炉等。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治理陶瓷行业污染是陶瓷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作为陶瓷生产企业应积极探索新工艺、新设备等,依托科研机构,大力发展环保技术,为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贾玉宝.陶瓷工业的清洁生产[J],山东陶瓷.2005(4) :29-35
[2]沈火华.福建陶瓷迈入“清洁生产”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02-25(8)
[3]曾令可. 陶瓷工业能耗的现状及节能技术措施[J].陶瓷学
WASTE GAS POLLUTION OF CERAMIC INDUSTRY
Liu Ying , Chen Xinzhong, Wang Minghua
(Jiangxi Ceramics and Arts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000)
【Abstract】:This arcticl introduce the waste gas pollution of ceramic industry and the damadge, several
equiments and proventive measure are also intruduced in the arcticl.
【Keywords】: waste gas pollution,ceramic industry,treating Method
CERAMIC MURA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SPACE
Li Yan,Zhang Guangjun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
【Abstract】: Ceramic murals is an ancient decorative arts. It is combined with architecture and plays
decoration,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cheerful visual effect in public space. This paper discussed ceramic murals ‘s application status of art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Keywords】: ceramic murals,space environment,application,status of art, national culture
********************************************************************************************************(上接第63页·Continued from page 63)
更多推荐
陶瓷,壁画,建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