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讲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三)
一、比较两则例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例文一:
老师怎么还没来
上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老师却迟迟没进教室。张东问:“张老师为什么不来上课?”李林回答说:“我估计在路上出车祸了。”我接着说:“也许生病了。”刘洋又说:“你们知道啥哟,张老师的爸爸快死了,他可能请假了。”“哦——”教室里议论纷纷。
例文二:
老师怎么还没来
上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老师却迟迟没有进教室。
我的同桌张东小声嘀咕起来:“咋回事啊?张老师怎么还没来?”
“谁知道呢?”前排的李林转过头轻声回答道,“可能路上塞车了吧!”
“也许生病了呢!昨天我就看见李老师脸色不大好。”我也忙凑了上去,生怕被忽略了。
“你们还不知道吗?”一旁的“小灵通”刘洋神秘地说,“张老师的父亲病重,住院半年了,说不定……”
“哦——”同学们面面相觑,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教室里议论纷纷。
二、例文赏析
那孩子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征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 对不起!但为什么?
”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提示语位置改变之后:
那孩子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
“他看不见。”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
我征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 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方法链接:我们在进行人物对话描写时,人物语言要得体、准确、简练,表达真情实感,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提示语要形象生动、灵活多变,可以提示人物的身份、动作、神态、语气及心理活动等。
3、名著阅读
《木偶奇遇记》(节选) [意]科洛迪
导读:故事的主人公皮诺乔(通常翻译为 匹诺曹)是个调皮的木偶,他天真无邪、头脑 简单、好奇心强;他缺乏主见、没有恒心、经 不住诱惑,屡次下定决心却总是半途而废。经 过种种历险,他终于长大了,变得诚实、勤劳、 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本课选段 讲述皮诺乔诞生之前的故事,从那时起,他就 已经非常顽皮了……
第一章老木匠樱桃师傅怎么找到一段木头。这段木头又会哭,又会笑,像个娃娃似的。
从前有一段木头。
这段木头并不是什么贵重木头,就是柴堆里那种普通木头,扔进炉子和壁炉 生火和取暖用的。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有一天,这段木头碰巧到了一位老木匠的铺子 里,这位老木匠名叫安东尼奥,大伙儿却管他叫樱桃师傅,叫他樱桃师傅,因为 他的鼻尖红得发紫,再加上亮光光的,活像一个熟透了的樱桃。
樱桃师傅看见这段木头,高兴极了,他满意得一个劲儿搓着手,低声嘟嚷说: “这段木头来得正好,我要拿它做条桌子腿。”
说干就干,他马上拿起一把锋利的斧子,动手就要削掉树皮,先大致砍出条 桌子腿的样子。可他第一斧正要砍下去,手举在头顶上却一下子停住不动了,因 为他听见一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央求他说:
“可别把我砍得太重了!”
诸位想象一下吧,樱桃师傅这位善良的老头儿该是多么惊讶啊!
他一双眼睛吓傻了,满屋子骨碌碌转了一圏,要看看这个声音是打哪儿来的, 可他一个人也没有看见!他往工作台底下看看,没有人,他打开一直关着的柜子 看看,没有人;他往一篓花和碎木片里面看看,也没有人;他甚至打开铺子门 往街上看看,还是没有人!那么……?
“我明白了,”他于是抓抓头上的假发,笑着说,“这声音一准是我听错了。 我还是干我的活吧!”
他重新拿起斧子,在那段木头上狠狠地一斧砍下去。
“唉哟!你把我砍痛了 !”还是那很细的声音埋怨着叫起来。
这一回樱桃师傅当真愣住了,眼睛吓得鼓了出来,嘴巴张得老大,舌头拖到下巴,活像喷水池里一个妖怪的石头像。
等到他重新能够说话,他吓得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说了起来:
“这个细声细气叫'唉哟'的声音,它到底是打哪儿来的呢?……屋子里可 是一个人也没有。难道是这段木头,是它学会了像小娃娃那样又哭又叫吗?这我 可怎么也不相信。瞧,就是这么一段木头。它跟别的木头一模一样,拿来生炉子 的。扔到火里,倒可以烧开一锅豆子……那么,不是木头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木 头里躲着个人吗,要真躲着人,那他就活该倒霉,我这就来跟他算账!"
他这么说着,双手抓住这段可怜的木头,一点不客气,就把它往墙上撞。 撞了一会儿,他停下来竖起耳朵细细地听,看有什么哭声没有,他听了两分 钟,没有,听了五分钟,没有,听了十分钟,也没有!
“我明白了,”他一面苦笑着说,一面抓头上的假发,“那细声细气地叫'唉 哟'的声音,一准是我自己听错了!我还是干我的活吧!”
可他心里仍然挺害怕,于是试着伊伊唔唔地哼支小调壮壮胆。
这一回他放下斧子,拿起刨子,要把木头刨刨平,可他一来一去地刚那么一 刨,又听见那个很小很小的声音嘻嘻地笑着对他说了:
“快住手!你弄得我浑身怪痒痒的! ”
可怜的樱桃师傅这一回活像着了雷打,扑通一声倒了下来。等他重新张开眼 睛,只见自己坐在地上。
他脸都变了色,一向红得发紫的鼻尖,这会儿都吓得发青了。
第二章
樱桃师傅把他那段木头送给老朋友杰佩托。杰佩托要把这段木头 刻个呱呱叫的木偶,又会跳寿,又会耍剑,还会翻跟头。
正在这节骨眼,有人笃笃笃敲门。
“进来”,老木匠说,他连重新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
于是木匠铺里进来了一个小老头,他老是老,可老得精神,他的名字叫做杰 佩托,可街坊邻居的孩子要想逗他发顿脾气,就叫他的外号“老玉米糊”,他有 这么个外号,因为他那头黄色假发活像玉米糊。
杰佩托脾气挺坏,谁叫他“老玉米糊”就得倒大霉!他一下子凶得像只野兽, 谁也没法对付他。
“您好,安东尼奥师傅。”杰佩托说,“您坐在地上干吗呀?"
“我吗,我在教蚂蚁做算术哪。”
“祝您成功! ”
“倒是什么把您给带到我这儿来啦,杰佩托老朋友。"
“是我的腿把我带来了呗,您知道,安东尼奥师傅,我是来求您给我帮个忙 的。"
“随时乐意为您效劳。”老木匠回答说,跪了起来。
“今天早晨,我脑子里忽然想出了 一个主意。”
“咱们倒来听听看。"
“我想亲手给自己做个漂亮的木偶,不是个普通木偶,是个呱呱叫的木偶, 会跳舞,会耍剑,还会翻跟头。我要带着这么个木偶周游世界,挣块面包吃吃, 混杯酒喝喝。您看怎么样。'‘
'‘好极了,老玉米糊!”还是那个很细很细的声音,却不知从哪儿叫起来。 杰佩托这位老朋友一听人家叫他老玉米糊,脸登时气红了,红得像个红辣椒。 他向老木匠一下子转过脸来,气呼呼地说:
“您干吗得罪我,”
“谁得罪您了,”
“您叫我老玉米糊! "
“我没叫过您老玉米糊。”
“难道是我叫了吗?我说是您叫了。”
“我没叫!"
“您叫了!”
“我没叫!"
“您叫了!"
他们越来越激动,结果从动口到动手,两个打了起来,又抓又咬,像两只猴 子似的。
等到一架打完,杰佩托那头黄色假发到了安东尼奥师傅的手上,老木匠那头 花白假发却在杰佩托的嘴里。
“你把我的假发还我,”安东尼奥师傅说。
“你也把我的假发还我。咱俩讲和吧,”
两位小老头各自收回了自己的假发以后,互相紧紧拉手,赌咒发誓说以后要 一辈子做好朋友。
“那么,杰佩托老朋友”,老木匠表示和解说,“您要我给您效什么劳呢? ”
“我想要段木头做我的那个木偶,您肯给吗?"
安东尼奥师傅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马上过去拿起工作台上那段把他吓了 个半死的木头,可他正要把木头交给朋友,木头猛地一扭,打他手里使劲滑了出 来,在可怜的杰佩托那很细的小腿骨上,狠狠地就是一下。
“唉哟!安东尼奥师傅,您送东西给人家是这么客气的吗?我的脚几乎都给 你打病了,"
“我发誓我没打您的脚。”
“难道是我打我自己的脚不成!……”
“全怪这木头,是它打你的……"
“我知道是木头,可把木头扔在我脚上的是您,”
“我没扔您!”
“您说谎!”
“杰佩托,您别得罪我,要不我就叫您老玉米糊!……”
“蠢驴!"
“老玉米糊!"
“蠢猴!"
“老玉米糊!”
“蠢猪!"
“老玉米糊!”
杰佩托听到这第三声老玉米糊,眼睛都气黑了,向老木匠猛扑过去。于是他们又打了一场大架。
等到这一架打完,安东尼奥师傅的鼻子多了两道抓伤,另一位的背心却少了两颗钮子,两个人这样算清账以后,又紧紧拉手,赌咒发誓说发后要一辈子做好 朋友。
接着杰佩托拿起他那段呱呱叫的木头,谢过安东尼奥师傅,一痛一拐地回家去了。
四、语言描写中,提示语位置应灵活多变
1、 妈妈说 我今天要加班 你和爸爸先吃饭
2、 我今天要加班 你和爸爸先吃饭 妈妈说
3、 我今天要加班 妈妈说 你和爸爸先吃饭
五、牛刀小试
1、 突出性格
向别人问路。
更多推荐
木头,没有,木匠,活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