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能引导班集体实现长远发展;班级文化亦是每一位儿童生命成长的潜在力量,彰显个体发展的独特气质。“求真”是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的校训,班主任可以基于求真这一学校文化,找准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点,把握班级文化的构建策略,“软硬”皆施、“显隐”相成,营造出适合儿童生命成长与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求真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3-0053-03
【作者简介】杨靓,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30019)教师,一级教师。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域。同一个学校不同年级文化各异,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文化各异,但无论是年级还是班级,班主任都应将学校特色文化作为构建班级文化的前提。同时,师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认同度越高,越有利于班级文化的落实;师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参与度越高,越利于学校特色文化在班级实践中扎根。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构建自己班级特有的文化呢?
一、思考:班级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
班级文化较为复杂,它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它又受社会
、学校、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努力从日常烦琐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以整体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将班集体塑造为协同育人场域。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1.打通“上下”。
班级文化具有延续性。向上,它应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主流意识形态,遵循、落实学校文化理念;向下,它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2.兼顾“左右”。
塑造一个班级的文化往往存在局限性。如果能站在年级层面,考虑同年段学生身上的同质因素,开展系列主题班队活动,则利于实现班级间文化品性的连接。
3.衔接“前后”。
塑造班级文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具有阶段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班级文化构建
——
—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为例
杨靓
53

更多推荐

文化,班级,学校,发展,特色,建设,构建,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