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业务:注重产品延伸,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中温产品:注重产品线延伸,发力节能高效的磁悬浮离心压缩机
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需求滞后房地产新开工一年左右,受到房地产限购政策以及“房住不炒”的方针政策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从2016年初开始持续下降。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增速从2017年的两位数增长逐渐收窄,2019年、2020年分别下滑4.8%、5.1%。考虑到地产开工情况及中央空调行业进入更新周期,我们认为未来中央空调市场将会保持平稳。
图表27: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增长率
图表29: 中央空调离心机国内市场规模 图表30: 中央空调螺杆机国内市场规模
通过积极研发与技术创新,公司产品线从螺杆压缩机扩展至离心压缩机,涡旋压缩机。2020年中央空调市场上,2020年螺杆机(风冷+水冷)占比7%,离心机占比同样为7%。从2012到2020年,螺杆机市场规模维持在60亿上下,离心机从37增长到接近60亿,截至2020年,螺杆机市场规模为58. 8人民币,同比下滑5%
,离心机市场规模59.8亿元,同比增长7%。
2020年7月1日新版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所有低能效、高耗电的定频和三级能效变频产品都面临淘汰,磁悬浮离心机在提倡节能环保的政策方向下市场热度增高,进入快速发展期。磁悬浮离心式制冷压缩机高效率、低噪音、高可靠,代表世界离心式压缩机最先进技术。未来磁悬浮离心机在中央空调产品更新换代过程中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根据2019年年报公告,2019年公司的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 R
TM 销量有所增加,磁悬浮式离心机组已进入量产交货阶段。
汉钟最初专注于螺杆压缩机的制造与研发,本地化生产带来较大的成本优势,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2020年汉钟螺杆压缩机国内销量市场份额已经接近30%,超越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主导市场。
与螺杆压缩机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不同,离心压缩机市场份额被美资厂商占据,进口替代的空间较大。随着国产中央空调品牌的崛起,以汉钟为首的国产离心机技术厂商实现技术突破,进口替代空间已经打开。
图表31:制冷压缩机主要生产厂商
螺杆机主要生产厂商离心机主要生产厂商涡旋机主要生产厂商
汉钟精机丹弗斯(未上市)艾默生(EMR US)
比泽尔(未上市) 特灵(TT US)江森自控(JCI US)
复盛(6670 TW)麦克维尔(未上市)松下压缩机(6752 JP)
武新制冷(未上市)开利(CARR US)丹弗斯(未上市)
汉钟精机大金机电(未上市)
重庆通用工业(未上市)
低温产品: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期
冷链物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2025年预计总体市场规模可达8970亿元。近年来政府对冷链物流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例如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逐步补齐物流业冷链短板;2020年国家发改委开展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建设工作。诸多政策必定会改善冷链物流市场环境,促进冷链物流整体行业稳步增长。预计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690亿元同比增加17.6%,2025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8970亿元。
图表32: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及增速
目前冷库与冷藏车保有量远远不能满足冷链物流需求,市场发展规模广阔。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19年中国冷库总量为6053万吨,较2018年增加815万吨,但仍然与冷链物流的需求量(2.61亿吨)相差较远。除此之外中国2019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80%-95%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运输行业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的总体背景下,冷链物流的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根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68家冷链物流及相关企业发生了78笔投融资事件,26起已公开融资中,有18起达到亿元,有5起达到10亿元。在冷链物流行业不断发展,冷库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作为冷库与冷藏车的核心零部件,冷冻压缩机的需求将会不断释放,公司未来制冷产品在冷链物流行业的销售量将会伴随行业发展逐步提升。
高温产品:碳中和背景下,高温热泵技术应用空间广阔
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
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其
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核心部件都是压缩机,所不同的只
是工作温度范围不一样。高温热泵一般是指采用R134a制冷剂,环境温度在0℃以上时,
供热水温度在80-150℃,当环境温度在-30℃,供热水温度在60-80℃的热泵产品,是相对
于目前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出水温度在55℃以下的热泵产品而言,与一般的热泵而言,效率
更高,出水温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除了吸收空气源中的热量之外,高温热泵还可以回
收工业排放的低品位余热,制取80℃(含)以上热水或蒸汽,大大提升余热的使用效率。图表37:高温热泵原理图表38:工业余热回收
与天然气和电锅炉相比,高温热泵效率高、环保优势明显。一台高温热泵较传统的燃煤锅炉热效率提升3倍多,成本只增加了不到2倍,节约标准煤761吨,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00吨,减少粉尘排放517吨,二氧化硫排放57吨以及氮氧化物29吨。高效,环保的优势十分明显,大大减少了工业余热的浪费,同时还具有成本优势,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浪潮下,高温热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图表39:高温热泵与传统供热方式效率对比
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高温热泵溴化锂热泵机组燃料种类原煤天然气轻柴油电锅炉电天然气燃值kJ/kg 20934 37700 42652 -- -- 37700 折算标准系数(公斤标煤/公斤)0.7143    1.2143    1.4571    1.229    1.229    1.2143 热效率% 70 85 90 95 310 95 有效燃值kJ/kg 14653.8 32045 38386 -- -- 35815 年节约标准煤(吨/年)0 -218.76-217.46-258.23-760.69-230.36减少CO2排放(吨/年)0 -545.38-542.17-643.78-1896.39-574.28减少粉尘排放(吨/年)0 -148.76-147.87-175.60-517.27-156.
64减少SO2排放(吨/年)0 -16.40-16.31-19.37-57.05-17.28减少氮氧化物(吨/年)0 -8.20-8.15-9.68-28.53-8.64
与天然气和电锅炉相比,高温热泵运营成本具备相当优势。从年度总成本来看,高温热泵
运行成本比天然气锅炉便宜46%,比电锅炉便宜70%。
图表40:工业余热高温热泵与传统供热方式运行成本分析
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电锅炉高温热泵溴化锂热泵机组燃料种类原煤天然气轻柴油电锅炉电天然气折算标准系数(公斤标煤/公斤)0.7143    1.2143    1.4571    1.229    1.229    1.2143 燃料单价650吨  3.23元/m36800m30.62度0.62度  3.23元/m3单位小时消耗172kg 78.6m366kg 736度225度70 年消耗燃料费用(万元)89.42 203.20 296.41 365.47 112.00 181.81 年度总成本(万元)107.67 212.77 309.79 372.96 114.67 185.24
备注:煤价参考Q500动力煤取650吨计算;天然气参考工业用天然气价格3.23方米计算,轻柴油参考柴油价格取6800方米计算,电价参考上海非居民用户电价表(分时)计算取0.62/度。

更多推荐

冷链,物流,市场,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