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章
1.什么是声音、声源?声源的种类有哪些?(p.303、304)
声音: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
声源:声源通常是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振动的物体。
声源的种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2.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如何定义?分别举例。(p.304)
点声源:声源尺寸相对于声波的波长或传播距离而言比较小、且声源指向性不强时,则声源可近视为点声源。
线声源:火车、在干道上行驶的成行的车辆以及在工厂中排列成行的同类型机器就是拉长了的声源。
面声源:把许多距离很近的声源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也类似于平面波,这两种情况都接近于“面声源”。
3.波阵面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种类声源的波阵面是何形状?(p.304)
4.正常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是频谱?频谱的种类有哪些?(p.305)
正常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20~20kHz
频谱:频谱是由一些离散频率成分形成的谱,即断续的现状谱。声音频率与能量的关系用频谱表示。
5.中心频率如何计算?频带种类有哪些?(p.306)
倍频带的中心频率须由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求得,就是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乘积的平方根。
6.建筑声环境检测常用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有哪些?其低频、中频和高频范围是多少?(p.306)
常用的8个倍频带的中心频率是63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及8kHz
250Hz以下的倍频带通常称为低频,500Hz至1kHz的倍频带是中频,2kHz以上的倍频带称为高频。
7.什么是声功率?声强?声压?(p.307)
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音能量,记作W,单位为瓦(W)或微瓦(μW)。
声强: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每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记作I,单位是瓦每平方米(W/m2
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起伏称为声压,记作p,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N/m2
8.什么是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p.307、308)
9.n个相同声压叠加的总声压级是如何计算?(p.309)
10.已知一台风扇的倍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求其总声压级。(p
.309)
中心频率(Hz)
31.5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声压级(dB)
85
88
92
92
83
78
70
63
50
11.在自由声场中,距离点声源、线声源的r处的声压级与声功率级有何关系?(p.311、312)
Lp=Lw-10lg4π-10lgr2= Lw-11-20lgr
Lp=Lw-8-10lgr
12.什么是声波折射?声波衍射?扩散反射?(p.313-315)
声波折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除了反射外,还会发生折射,从而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
声波衍射: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壁或建筑部件(如墙角、梁、柱等)时,如果障壁或部件的尺度比声波波长大,则其背后将出现“声影”,然而也会出现声音绕过障壁边缘进入“声影”的现象,这就是声衍射。
扩散反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表面有凸凹变化的反射面,就会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比较弱的反射声波,这种现象称为扩散反射。
13.什么是吸声系数?材料的吸声量作何定义?(p.316)
材料的吸声系数是指被吸收的声能(或没有被表面反射的部分)与入射声能之比,用α表示
材料的吸声量等于按平方米计算的表面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14.驻波是如何形成的?驻波的种类有哪些?(p.317、318)
在自由声场中传播的声波,当在传播方向遇到垂直的刚性反射面时,用声压表示的入射波在反射时没有振幅和相位的改变,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互干涉,形成了驻波。
种类:一维驻波(或称简正振动、简正波)、二维的切向驻波和三维的斜向驻波。
15.什么是简并现象?建筑设计中如何避免出现简并现象?(p.318)
16.什么是混响声?回声?颤动回声?(p.319)
混响声:
回声:人们的听觉系统把连续的反射声整合在一起的能力有限,大小和时差都大到足以能和直达声区别开的反射声就是回声。
颤动回声:在两平行的反射墙面之间的一个脉冲声还可能引起一连串紧跟着的反射脉冲声,对这种有规律出现的回声称为颤动回声。
17.赛宾混响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计算?以及适用条件是什么?(p.320)
赛宾混响时间:围蔽空间里声场的衰变过程。并确定为:在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
T60=0.161V/A    T60:混响时间,s  V:房间容积,m3    A=ΣSα=S1α1 + S2α2+…+ Snαn,房间的总吸收量,m2
18.什么是房间总吸声量?(p.320)
19.考虑空气吸收的混响时间如何计算?(p.321)
T60=0.161V/-Sln(1-α)+4mV   
4m:空气的吸收系数    T60:混响时间,s
20.在围蔽空间内,如何计算离声源一定距离的声压级?(p.322)
Lp=Lw+10lg((Q/4πr2)+(4/R)) 
Lp:室内与声源距离为r处的声压级,dB;  Lw:声源的声功率级,dB; r: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m;  Q:声源的指向性因数,它与声源的方向性和位置有关。通常把无方向性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 R:房间常数,决定于室内总表面积S(m2)与平均吸声系数α,其算式为R=Sα/(1-α
21.响度级与等响线上哪一个频率的声压级相等?(p.324)
人们对声音感觉量的响度级单位是方(phon),其数值与等响线上1000Hz纯音的dB数相同。
22.声级计频率计权特性有几种?(p.325)
四种。ABCD四种频率计权特征。
23.什么是时差效应?声掩蔽?听觉掩蔽?掩蔽量?声定位?(p.326-328)
时差效应:在短时间间隙里出现的相同的声音的积分(整合)能力,即听成一个声音而不是若干个单独的声音。
声掩蔽:人的听觉系统能够分辨同时存在的几个声音,但若其中某个声音的声压级明显增大,别的声音就难以听清甚至听不到了。
听觉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阀因另一个掩蔽声音的存在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听觉掩蔽,提高的数值称为掩蔽量。
声定位:与人们利用双眼的视觉判断空间深度相似,依靠双耳听觉可以确定声源在空间的位置,称为声定位。
24.噪声对听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30)
噪声对听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噪声的强度和持续暴露的时间。
25.人对振动的感受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p.332)
人对振动的感受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强度、频率和时间特性。
3.2章
1.吸声材料(结构)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分别举例。(p.335)
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多孔吸声材料,包括纤维材料、颗粒材料及泡沫材料。
          第二类为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单个共振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和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第三类为特殊吸声结构,包括空间吸声体、吸声尖劈等。
2.衡量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根据指标如何区分吸声材料?(p.335)
吸声系数是评定材料吸声作用的主要指标,吸声系数越大,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
一般吧吸声系数α〉0.8的材料,称为强吸声材料。如果入射声波几乎全部被材料吸收,这时吸声系数α=1,该材料称为全吸收材料。如果声波入射到坚硬光滑的材料表面,声波几乎全部被反射,吸声系数α=0,混凝土、大理石等可视为近似的全反射材料。
3.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是什么?影响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36-338)
吸声原理:多孔材料的构造特征是在材料中有许多微小间隙和连续气泡,因而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时,引起小孔或间隙中空气的振动。小孔中心的空气质点可以自由地响应声波的压缩和稀疏,但是紧靠孔壁或材料纤维表面的空气质点振动速度较慢。由于摩擦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使空气质点的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能;此外,小孔中空气与孔壁之间还不断发生热交换,这些都使相当一部分声能因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
影响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的主要因素:⑴空气流阻⑵孔隙率⑶材料的厚度⑷材料的表观密度⑸材料背后的条件⑹饰面的影响⑺声波的频率和入射条件⑻吸湿、吸水的影响
4.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有哪些?有何区别?(p.338)
阻抗管的传递函数法:是测量声波垂直入射时的材料和构造的吸声系数;混响室法:是测量声波无规则入射时的材料和构造的吸声系数。
5.影响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39)
主要因素:板厚、孔径、孔距、空气层厚度以及底层材料
6.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是什么?(p.340)
7.什么是穿孔率?园孔正方形排列的穿孔率如何计算?(p.340)
穿孔率:穿孔面积与板面积之比,当圆孔按正方形排列时,P=π/4*(d/D)2 ,其中D为孔距,cm
8.什么是空间吸声体?适用什么场所?(p.342)
如果一个室内空间没有足够的或适当的表面作上述的吸声处理,为了增加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或因出于施工方便和缩短工期的考虑,可以采用空间吸声器。适用场所:顶棚
9.什么是吸声尖劈?其吸声系数要求多少?(p.342)
吸声尖劈:吸声尖劈是用细钢筋制成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楔形骨架,沿骨架外侧包缝玻璃丝布等透气性好的材料作为罩面层,然后在其中填放玻璃棉等多孔材料。
吸声系数至少是0.99。吸声系数为0.99的最低频率称为截止频率,用以表示尖劈的吸声特性。
10.声波在房屋建筑中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它们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分别举例。(p.346、347)
声波在房屋建筑中的传播方式可分为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
空气传声:⑴经由空气直接传播⑵经由围护结构的振动传播
固体传声:固体声直接通过围护结构传播,并从某些建筑部件如墙体、楼板等再辐射出来,
最后仍作为空气声传至人耳。
11.隔声量如何定义?(p.347)
隔声量包括了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和室内吸声条件的共同作用,或者说上述隔声量不仅反映建筑围护部件的隔声性能,也与室内对声能的吸收情况有关。
12.墙体质量定律的隔声量如何计算?(p.348)
R=20lg(fm)+k 
R:墙体的隔声量,dB; f:入射声波的频率,Hz  m:墙体的面密度,kg/m2  k:常数,当声波为无规则入射时,k=-48

更多推荐

吸声,材料,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