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析跨国公司在中国召回的双重标准——以宜家“夺命抽屉柜”事件为例_国际贸易论文 |
关于《 评析跨国公司在中国召回的双重标准——以宜家“夺命抽屉柜”事件为例_国际贸易论文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宜家“夺命抽屉柜”事件在中国一波三折,最终以宜家低头认错,对问题家具实施召回画上句号。宜家对于缺陷产品的双重召回标准,只是跨国厂商在中国实施歧视性召回的一例,这说明我国进口消费品管理不足、行业标准滞后、产品召回数量少、召回标准过低等。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我们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关键词:夺命抽屉柜: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一、宜家“夺命抽屉柜”事件过程
宜家“夺命抽屉柜”事件在中国的进展一波三折。事件的起因是今年6月底瑞典宜家公司宣布,在美国召回包括马尔姆系列在内的2900万个抽屉柜,召回的原因是从***年以来,抽屉柜在美国造成了多名儿童的伤害,其中包括6名儿童死亡、36名儿童受伤,由此马尔姆系列抽屉柜也被称为“夺命抽屉柜”。马尔姆系列抽屉柜在中国市场也有销售,令人生气的是,宜家公司却拒绝召回在中国的这些问题家具,宜家的理由是,这些“夺命抽屉柜”符合中国家具行业标准,属于合格家具,并且已经按照相关要求予以提醒,要求消费者把柜体固定在墙上以防止倾倒。宜家公司在中美实施双重的召回标准直接引发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不满。随后事件在国内被曝光并持续发酵,国内舆论也一直跟进关注,上海、深圳、天津等多地职能部门和机构对宜家进行约谈,要求召回问题家具。在国家质检总局出面约谈之后,宜家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决定从7月12日起在中国市场上召回1999年到2016年期间销售的166万件问题抽屉柜。虽然过程起起伏伏,但最终的结果总算让宜家低头认错,对问题家具实施召回。中国消费者是宜家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市场也是宜家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2015年在华销售额达到105亿元左右。不过从宜家被揭露的“老底”来看,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在华实施中外有别的歧视性召回。在2010年6月,由于窗帘拉绳存在有勒死的危险,宜家宣布在全球召回336万件窗帘,但是中国市场却被排除在外。
宜家中外有别的双重召回标准,只是外国厂商在中国实施歧视性召回的一例,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歧视性”召回由来已久。从大众汽车到东芝洗衣机、从尼康相机到路虎汽车等跨国巨头,借助各种各样的理由实施中外有别的歧视性召回标准,导致中外市场存在着悬殊的召回率。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歧视性”召回标准的主要原因
产品如果存在缺陷,将会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召回制度,对于厂商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产品召回就是针对流入市场的问题产品,促使生产厂商进行回收,进而采取相关措施以消除设计、生产环节的缺陷,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世界上实行召回制度最早的国家是美国,目前包括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国也都实行了产品召回制度。
近年来跨国公司都特别看重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但涉及到缺陷产品召回时,总是躲躲藏藏、百般推诿,缺乏跨国公司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中国消费者花了更多的钱,买着比国外更贵的进口电器、更贵的洋奶粉、更贵的进口汽车,但是在缺陷产品被召回时,却不能享有外国消费者同等的待遇,总是成为被“歧视”和“遗忘”的群体。那么中国消
费者为何总是受此“窝囊气”?这就值得我们多角度、多层面的深思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跨国公司中外有别的歧视性标准一直在我国“合法”地存在
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高标准进、低标准出”的双重标准:进口到发达国家的商品必须满足其国内标准,但是其出口的到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只需要达到对方国内标准就可以了。例如宜家家居如果出口到美国就必须符合美国国内的标准,而出口到中国只需要符合中国国内标准就可以了。很显然,发达国家和发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国内标准”是存在着高低差距的。采用双重标准进行国际贸易的跨国公司,并非只有宜家,例如苹果公司的手机在欧美保修期规定至少两年,由于中国国内规定保修期是一年,苹果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保修期也为一年;反过来,华为手机在中国国内保修期是一年,但出口到欧美,则必须将保修期延长至两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就算心里不服气也无计可施,这是因为欧美对中国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歧视性标准,是中国“愿意”接受的。
更多推荐
召回,中国,宜家,标准,产品,实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