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爱伦·坡作品中哥特式创作手法体现
作者:李翠萍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
作者:李翠萍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作为美国哥特式文学的开拓者,十分娴熟地将怪诞、恐怖和离奇元素运用在作品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引人入胜的小说情节,在美国文坛占据一席不朽之地。爱伦·坡并不默守陈规,而是在传统写作基础上进行创新,“用演绎心灵恐怖的创作手法提升了哥特小说的艺术地位”。[1]本文通过对其作品《黑猫》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分析探寻爱伦﹒坡小说哥特式的体现。
关键词:爱伦·坡;黑猫;哥特式
《黑猫》中的意象
在作者爱伦·坡的众多作品当中,动物大多都带有意象色彩。在小说《黑猫》中, 黑猫这个动物角色设计可以说是作者的独特匠心。究其文化背景,黑猫在欧洲文化中被掺杂着神秘的色彩,大多数被看作是邪恶的女巫的宠物,认为黑猫会带来厄运和不幸。因此,爱伦·坡
利用此神秘而邪恶的意象增强作品的恐怖哥特效果,读者读前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恐怖的预期。
第一只黑猫名叫普路托,“普路托”是古希腊神话中地狱的统治者冥王的名字,是死亡之神,常常被后人用来指代神秘、阴森的形象 [2]。但是,第一只黑猫普路托并不是完全 “邪恶”的代表。主人公原本和性格相似的妻子一起喂养了普路托,在此处主人公与普路托的关系是和谐的。剧情随后进行变化主要是因为主人公染上酗酒的恶习,在一次酩酊大醉后因黑猫的反抗而挖掉它的一只眼睛。“一天早晨,我心狠手辣,用根套索勒住猫脖子,把它吊在树枝上,眼泪汪汪,心里痛悔不已,就此把猫吊死了” [3]。从开始将普路托眼睛挖掉到最终被吊死,可以观察到主人公害怕直视黑猫的眼睛,怕被其参透黑暗的内心,究其原因是恐惧。而第二只黑猫象征着的意味不仅是黑猫的复仇,更是一种人性深处的自我审判意识。在阅读 《黑猫》的过程中,读者能感受到 “极度的美和极度的恐怖相生相伴,极度的恐惧与极度的快感相辅相成。”[4]
更多推荐
黑猫,主人公,小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