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活动爱心树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爱心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爱的温暖和重要性。
2. 能够听、说、读、写“爱心树”相关的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一个爱心树的制作和展览。
二、教学内容
1. 爱心树的第一次阶段:
(1)通过介绍图片、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儿童了解“爱”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重要。
(2)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一片大大的“爱心树”,并向孩子们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让这棵树
变得更美丽呢?”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3)以儿童为主导,齐心协力制作“爱心树”的装饰物,如卡片、贴纸、装饰画、小树枝等。
(4)制作完成后,将装饰物贴在“爱心树”上,共同打造一个美丽的树。
2. 爱心树的第二次阶段:
(1)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关于“爱”的话题,例如:“什么是你最爱的东西?”, “你愿意为心爱的人做什么?”, ”什么是善良?”
(2)在贴满了装饰物的“爱心树”旁边,放上一篮子精美的心形卡片,鼓励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从写有言语的卡片中,选出一些珍贵的,代表我们的心意和珍爱,作为“爱心展览”。
3. 爱心树的第三次阶段:
在教室里,展示我们开心和幸福的一天,已准备好“爱心展览”的卡片,孩子们可以随意挑选自己的卡片,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被他人激励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
1. 自由谈话法:组织学生在教室里集中,引领他们自由谈话,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合作学习法: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鼓励他们互相合作,齐心协力地完成任务。
3. 实践教学法: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爱的意义和如何表达爱。
四、教学资源
1. 诗歌、故事、图片和音乐等相关材料。
2. 纸张和颜料、贴纸、卡片、装饰画、小树枝等DIY装饰材料。
3. 班级展示区。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播放音乐,呈现图片,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感性认知,由此引发他们的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2. 实践:给孩子们提供相关材料,并帮助他们理解装饰的思想和方法。
3.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讨论“如何打造最美丽的爱心树”,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制作:动手制作,增强实践能力。
5. 组织回顾:鼓励孩子们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以便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六、教学总结
教学目标已达到,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了彼此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对爱的理解,而且也体验了实现这个过程的感觉。这个教学活动很好地将学生的思维和感性活动结合起来,使教学不再枯燥无味,更让孩子们兴趣盎然。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爱心树”的制作和展览,让孩子们了解了爱的重要性和温暖的感觉。同时,也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首先,我们通过一些故事、诗歌、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爱的概念和价值。让他们明白,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能够带来快乐和幸福。为了让这个概念更加具体化,我们在教室里贴上了一棵大“爱心树”,并让孩子们想象这是一棵我们共同打造的树。孩子们通过交流,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提出了很多创意,如贴纸、卡片等多种形式的装饰物。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爱心树”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和团队合作,这也是未来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
最后,我们展示了“爱心展览”,用珍贵的卡片和装饰物来展示孩子们对爱的感受和想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和沟通技巧。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他们对爱的理解。教学活动的过程充满欢声笑语,不仅积极地鼓励孩子们参与其中,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体现了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 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益,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还学会了自我表达和自信。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也是未来生活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更多推荐
孩子,爱心,鼓励,活动,表达,过程,感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