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第3期Journal of Hube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3,2005
池莉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格
张艳玲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的湖北女作家池莉,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风格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的“新”。本文通过对池莉作品中大量的语言例子的列举,分析了池莉作品在修辞格的运用上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关键词〕 池莉作品;修辞格;比喻;比拟;排比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5)0320075203
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烦恼人生》、《太阳出世》等表现都市平民生活的作品而成名的新秀。著有《》(7卷)及散文随笔集多本,多次获得全国文学奖,被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池莉的许多作品都是以自身的体验,咀嚼亲身的经历而写成的,虽然写得平实,但显示出了她善于编织平凡人的平凡的故事。其实,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除了要使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外,还应该追求语言的新奇和别致,正如古人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文学接受者的好奇心理。池莉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在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上跟她的故事一样平凡,但却能快刀割肉,一针见血。乍看就像不修边幅的家庭主妇,细细品味,会于平淡中见新颖。从她对修辞格的选用上,可以发现她主要擅长用比喻、比拟、排比等。
一、通俗明白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普通的又是非凡的修辞方式,比喻的运用如果没有创新,没有出‘奇’,落入巢臼,就会劳而无功,使人味同嚼蜡。”[1]同时,比喻又是文学语言的灵魂,是检验作家语言功力的一个尺度,是最常见也最具表现力的一种修辞手法。绝妙的比喻,与天才的想象力和熟练的语言表达力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好的比喻,是一粒落地生根的种子,会在读者的心灵上绽放出永不凋谢的语言之花。比喻修辞的首要条件是贴切,其次是形象,再次是新奇。它要求出人意外,但不允许违情背理。总之比喻要有一种让人惊喜的强烈美感和生动感。
池莉曾经当过知青、医护人员、编辑,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加上年轻时生活比较清贫,使她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平民生活,这些都为她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能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观察来领悟人生,
能从日常的生活、琐碎的事件中汲取写作的源泉。在池莉的比喻中,处处渗透着生活气息,她能巧妙地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体作为她比喻中的喻体,不仅使抽象的物体生动感人,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世俗亲切感。如:
①他站在阳台上注视着我的来去,眼睛像太阳底下的玻璃珠子令人眩晕。———《紫墨红尘》
②老伯对我说话的时候,口鼻处和火车头一样突突喷着蒸气。———《致无尽岁月》
③那楼崭新得像亿万富翁刚出生的儿子,但是今天上午它将被定向控制爆破。———《汉口永远的浪漫》
④到剧组你得注意几条,第一要讲礼貌懂规矩,剧组的人都是你爸爸的老同事,是你的叔叔阿姨,看见他们你得叫叔叔好阿姨好,不要像个没嘴葫芦似的见了人就低着头不吭声。———《黑鸽子》
⑤爱情有一点儿像刚出笼的嫩豆腐,稍不当心就沾了灰尘,一旦沾了灰尘吹也不行,洗也不行,拍也不行,打也不行。———《来来往往》
⑥晴朗的天空整个都是我的,它温柔地环抱着我,颜色明丽娇嫩,就像刚刚煮熟刚刚剥壳的鸡蛋,我幸福
[收稿日期] 2004—10—02
[作者简介] 张艳玲(1970— ),女,湖北广水人,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
5
7
・
的不敢大声出气了,生怕我的呼吸碰碎什么。
———《绿水长流》
⑦戚润物对饭局的想象力显然比较苍白,首先她没有想到美人捞鱼真的是美人下海捞鱼,二来她也没有想到客人多得连握手都是批发式的,名片如雪花飘飘。
———《小姐你早》太阳底下的“玻璃珠子”,喷着蒸汽的“火车头”,“亿万富翁刚出生的儿子”,“没嘴葫芦”,“刚出笼的嫩豆腐”,都是平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象,给人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例⑥为了说明天空的颜色是如何的明丽娇嫩,用“刚刚煮熟刚刚剥壳的鸡蛋”来补充说明,达到了新奇独特的审美感受。
例⑦用“批发式”来形容多的数不清次数的握手,用“雪花飘飘”来比喻漫天飞舞的名片,比直接说握手多名片多更生动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池莉能通过平凡的现象一针见血地反映出当今社会的特点。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在文学作品中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比喻,既能生动准确地表达作家的主观意志,又能画龙点睛地展示作品的深刻含义。现当代文坛上许多作家都是运用比喻的高手,如钱钟书、张爱玲等,他们对比喻的运用都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地方。池莉的作品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哪个阶层的读者都能接受。她对比喻喻体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她的普通,池莉作品中比喻的喻体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选取的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和物。类似这样的比喻多得数不胜数,如:
①他们脖子上挂了根牛绳般粗的赤金项链,手指上一溜排戒指,个个都宽似农妇的顶针。
———《钱这个东西》
②赵如岳意外地看见了立雪流星般燃烧的眼睛,尽管也如流星般迅疾地熄灭了。———《锦绣沙滩》
③一口锅里炸着油条,油条放木排一般滚滚而来。
———《烦恼人生》例①中用“牛绳”和“农妇的顶针”来比喻粗大的赤金项链和宽大的金戒指,从而把一个暴发户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在我们眼前。例②用“流星”来形容少妇立雪的眼睛再恰当不过了,于
无形中透露了女主人公惊喜而又害怕被看穿,慌忙掩饰的复杂心理。例③中将油锅中的油条比作“放木排”,让人觉得看似不恰当但细细咀嚼后又合情合理、贴切生动。
此外,在池莉的比喻中可以发现她经常用多种多样的动物来作喻体。如:
①我一穿上新衣服,妈妈的眼睛就直了。妈妈的眼神,顿时成了没头苍蝇,在爸爸的脸上撞来撞去。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②他的眼睛不再是被猎人追得乱跑的野兔了。
———《来来往往》
③我的行为举止里,充满了对新生的自己的爱护和培养,表现得十分用功和矜持,就像孵卵的母鸡,小心翼翼地连挪动一下位置都不敢。———《致无尽岁月》
④印象中艾月是一匹精神抖擞、富于挑战、勾人魂魄的小母马。———《小姐你早》
⑤李开玲倒是吃得斯文,动静不大,王壮却吃得狼吞虎咽,幸福得哼哼像一只饱餐的小猪。
———《小姐你早》
⑥几条晒得黑鱼一样的半大男孩窜来窜去碰得电线荡来荡去。———《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是好》“苍蝇、野兔、孵卵的母鸡、小母马、饱餐的小猪、黑鱼”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总之,池莉比喻中的喻体大都是人们熟悉的事和物,没有那种高深莫测、玄妙离奇的东西,但正因为它们的平凡和熟悉,才使池莉的比喻匠心独远,眼光独到,看似平淡,实则寓意深刻,真可谓是于平凡中见神奇,于世俗中寻浪漫。
二、大量的排比
池莉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有力地加强了语言的音乐美。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是将具有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似、语义相关的句子或短语连贯使用,一般用来加强气势、倾泻情感,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但在池莉的作品中,排比句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给人一种轻快柔和的感觉,这主要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形式上说,池莉作品中的排比句都比较短,有相当一部分仅是成分的排比,这些排比大多是陈述句,这使它们与一般以感叹句组成的排比句有明显的不同。
①林珠生在广东,长在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说得一口叽里咕噜的粤语,一口抑扬顿挫的京片子普通话,一口流畅的英语。———《来来往往》
②他们在轻轻的流行歌曲中当啷碰了杯。为他们合作的顺利,为他们真正相识的良好开端,为健康,
为友谊,为这个因为飞机晚点而带来的美好夜晚,干杯。
———《小姐你早》
③我们的领袖我们的英雄毛弟,当着一群崇拜他的小孩子的面,当着他爸和许多大人,当着他决定要惩罚的对象虎子,在他称雄称霸了十年的院子里,被吓得尿了裤子。———《毽子》
④比方说父母从来不会同时对他发脾气,他们总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打一个摸,一个使用大棒一个使用红萝卜。———《黑鸽子》乍一看这些排比,觉得啰里啰嗦的,甚至怀疑是作者为了字数的膨胀有意而为之。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池莉的许多作品看似写实,其实是在用显微镜放大疮疤,池莉的排比虽没有那种波澜起伏、纵横交错的恢弘气势,但细细品味却如细雨绵绵,娓娓动听。
池莉作品中的排比除了表现在句子成分上的排比
・
6
7
・
外,还有句式上的排比,这种句式上的排比最为明显的则表现在叠句的运用上。文学家秦牧认为:“精彩的叠句常常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像是一只神妙的手,能够紧说紧攫住人们的心灵。”[2]这里所说的叠句,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是指对偶、排比、反复等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整齐匀称,声音和谐,表现力强。
①我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想念那为我而设置的椅子,想念那为我而点亮的蜡烛,想念那个洁净的瓷碗,想念鲁迅先生那强烈的激情和刻薄拗口的语句,想念那雪野之中热气腾腾的屋子。———《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
②多好!没有林立的灰色高楼,没有水泥大街,没有冒着汽油臭味的汽车,没有抽水马桶坏了,没有房顶漏雨了,没有菜场,没有酒宴没有抱怨和议论,不平和愤慨。———《绿水长流》例①中共用了五个动词“想念”,构成了五个排比句,足以说明思念者此时的心情。
例②中的9个“没有了”,表现了摆脱了城市的喧嚣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之后的宁静与惬意。
三、栩栩如生的比拟手法
比拟是借助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的修辞方式。比拟手法是
语言艺术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其类型分为拟人和拟物。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说:“岁有其物,物有其穷;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与物是息息相通的,有经验的作家在写作中大多善于捕捉人与物的种种联系,不管是拟物为人,还是拟人为物,都能赋予人或物以具体形象,使语言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在池莉的作品中,主要用的是拟人手法,且多半是用在叙述之中,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她的叙述形象生动传神,适于情景交融地抒发强烈的爱憎感情。池莉在运用拟人手法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比拟与叙述语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毫无修饰造作之感。这些都与池莉的创作风格有关,在池莉的作品中,密集地贯穿着许多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如《来来往往》中描写段莉娜对康伟业逼婚的那个细节,段莉娜从军用挎包里掏出一条血迹斑斑的内裤,作为康伟业的“罪证”,来威胁康伟业,如果他拒绝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她就把“罪证”交到康伟业的领导那里去。读到这里,真是让人感到哭笑不得。但就是这个细节,把一个活生生、通体透明的段莉娜托浮在我们面前。这些都说明了池莉非常注意细节的描写,她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又以细腻的笔触来描绘着每一个细节,使她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难怪有人认为是“琐碎”,有人认为是“小市民”。正是这些“琐碎”、“小市民”和拟人手法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她作品中特有的叙事风格。比如:
①她走遍了戚润物这个两居室的每一个角落,划痕累累的墙壁,窗台上积年的灰尘,疲惫不堪的扫把
和无精打采的蜘蛛网还有戚润物多年的旧自行车、衣柜里陈年的衣服,床底下磨掉了后跟的鞋。———《小姐你早》
②法国梧桐的刺毛毛,柳絮和各种花粉面目肮脏,性欲张扬,弥漫在漫天的灰尘里,玷污和骚扰着城市居民,流感病毒更是趁机肆虐横扫千军。
———《汉口永远的浪漫》
③雨粒大得如巴掌,而且是那么地密集,狂暴地啪啪抽打这个世界。谁家的窗户被掀开了,玻璃惊恐万状地哗啦啦地破碎着。不知哪一棵大树被折断了,那痛苦的断裂声透过了雨的喧哗,使人不忍卒听。
———《致无尽岁月》
④整栋的楼房,家里的家具都挂满了细碎的雾珠,脚步的轻微走动,就会使脆弱的雾珠惆怅地流了下来。
———《致无尽岁月》例①中的“扫把”、“蛛网”都是无生物的东西,但作者却将它们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情态———“无精打采、疲惫不堪”,进一步地将戚润物家中的凌乱、陈旧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对戚润物产生同情和怜悯。例②用“面目肮脏、性欲张扬”来形容柳絮和花粉,用“横扫千
军”来描绘流感病毒的危害程度,使读者对武汉市春天的那种暴冷暴热、潮湿沉闷有了准确的把握。例③用“惊恐万状”来描述玻璃破碎,用痛苦来形容树折断时发出的断裂声,使人对雨之猛,风之大有了确切的感受,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例④用“脆弱、惆怅”来形容家具上的雾珠,仿佛是作者在诉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以上我们探讨了池莉作品中常见的三类修辞格。这三种辞格充分体现了池莉的创作风格。我们知道创作风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即是通过具体的言语风格体现出来的。毕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提炼加工文学语言时势必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质,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有了创作个性,才可能有更多的读者。池莉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探讨,池莉的语言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家的创作经历、创作倾向也会发生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作家在语言风格上的变化,这些都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胡兰芳)
[参 考 文 献]
[1]冯广艺.汉语修辞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250.
[2]秦牧.叠句的魅力[A].艺海拾贝[C].上海:上海文
艺出版社,1962.
(下转第114页)
・
7
7
・
[8]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9]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0]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1990.
[11]王铭玉,贾梁豫.外语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
出版社,1999.[1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
版社,200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
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国红)
A survey and reflecti on on English majors′
pronunci a ti on at nor mal un i versity level
———On coopera ti ve learn i n g stra tegy and
learners’affect i n English pronunc i a ti on i n structi on
L I U J in2mei
(F LD,Hubei Nor 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China)
Abstract:Having briefly revie wed the up s and downs of p r onunciati on teaching during the past century,the writer of this pa2 per makes a survey of the p r onunciati on of a nor mal university’s first-year English maj ors,analyzes their p r onunciati on p r ob2 le m s,and offers s ome ideas on how t o i m p r ove the current p r onunciati on teaching at university level.She als o suggests that teachers of English observe the general p rinci p les of language acquisiti on and take a scientific app r oach t o p r onunciati on teach2 ing,app ly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y t o enhance students’learning effect,and hel p the m t o overcome s ome affective hin2 drances s o as t o become more confident in learning.
Key words:p r onunciati on teaching;phoneme;strea m of s peech;cooperative learning;affect
(上接第77页)
So me co mman fi gures of speech i n Chili’s novels
ZHANG Yan2ling
(Depart m ent of Chinese,Hubei Nor mal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2,China)
Abstract:A s a rep resent of ne w women realistic novelists in Hubei,Chili reflects her"ne w"for the s pecial style of writing and language.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 using figures of s peech is analysed thr ough a great nu mber of exa mp les.
Key words:Chili’s novels;figures of s peech;metaphor;anal ogy;parallelis m
・
4
1
1
・
更多推荐
比喻,没有,语言,作品,作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