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本“抢购”马桶盖的五⼤主因
去⽇本“抢购”马桶盖的五⼤主因
今⽇,⽹上“热销⽇本马桶盖疑似产⾃杭州”变成了“热销智能⽇本马桶盖确系国产”。应该说,这是⼀周前⼤家没有料到的结果。⽽这个结果,⽆疑令中国马桶盖⽣产企业成为此轮舆情的最⼤赢家。⽽中国游客缘何会舍近求远,漂洋过海去⽇本“抢购”马桶?笔者在接受⼈民⽹微访谈(点击进⼊微访谈)及随后⼈民⽹做的专题《微访谈:激发创造⼒,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已有所交代。现将其中的主要五⼤主因:
⼀是中国⼈总体上是富了。中国⼈能去国外“抢购”,说明中国有⼀部分⼈的腰包已经⿎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具备了“境外游”的物质条件,这⽐30年前视出国为极⼤荣耀,出国⼈员带⼀⼤堆⽅便⾯,那是明显进步了,就这⼀点来看,⾄少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变得强⼤了,中国⼈也不再那么受穷了,这是⼀种莫⼤的进步。
⼆是⼈民币海外购买⼒增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本的“安倍经济学”却促⽇元持续贬值,让中国⼈花同样的钱,在⽇本可以购买到更多东西。⽽不同国家间的税率差异也会导致商品价格相差较⼤。此外,⽇本市场信誉度较⾼,部分产品确实做得⾮常精致,具有较⾼的“性价⽐”,这都是吸引中国游客去⽇本及在⽇本“抢购”商品的重要原因。
三是“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核⼼竞争⼒仍不够。中国经过30多年的开放,虽然制造业进步神速,但某些产品与世界先进⽔平还有很⼤的差距,这需要⼀个追赶的过程。⽐如20年前中国的彩电基本上都是⽇货,冰箱基本上是德国、意⼤利货,⽽今天的彩电、冰箱绝⼤多数是国产货,⽽且这些产品出⼝也⾮常多,国产微波炉、空调的国际竞争⼒就更强了。
四是中国部分企业的营销策略还有待于改善。⽐如中国游客在⽇本抢购马桶盖,就是⼀件令⼈匪夷所思的现象,因为国内早就有这样的产品,⽽且⽆论是⽔质,还是适⽤电压,都更适合中国消费者使⽤,售后服务就更不⽤说了。只可惜这些企业没有进⾏恰当的宣传,国内知晓率太低,否则消费者不会舍近求远。
⽐如抢购马桶盖事件后,媒体就报道智能马桶盖在重庆也有卖,⽹上更是随处可见,⽇本和国产品牌都有,价格跟⽇本差不多,并且保证售后和安装。笔者博⽂曾提到,⽇本的智能马桶盖,国内最早⽣产的是台州的便洁宝公司,其产品也出⼝国外,部分款式售价远远低于⽇本。去⽇本抢购的估计都不了解这些。
五是不排除部分国⼈崇洋媚外⼼理作怪。当然,这个也不⽤奇怪,因为中国的⼯业化历史太短,100年前主要使⽤“洋货”,⽽且⽤得很顺⼿。⽽真正的进步,还是⾃80年代开始的改⾰开放,中国⼈⼀⾯使⽤进⼝产品,⼀⾯加以消化吸收,学着⽣产,才让“中国制造”如今名扬天下。

更多推荐

中国,马桶盖,部分,抢购,企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