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著名LOFT简析
上海八号桥,沪版的精致糙地
上海市建国中路重庆南路口的"8号桥",过去的工厂现在是一间艺术家的工作室,其前身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15000平方米的旧厂房。经过精心的改造,原来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被保留了下来,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同时,从大门口处法国艺术家创作的大型雕塑《绿门》,到灰砖外墙上鲜亮的玫瑰红色块,以及内部歌剧院般的层叠式休闲吧,无不体现出创意风尚。
难怪从动工至今,"8号桥"已如磁石般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的企业入驻,包括海内外的知名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制作、画廊、广告、公关、媒体、顶级餐饮等公司。对这些企业来说,这里最为独特的是园区设计中留出了很多"租户共享空间"。比如商务中心、员工餐厅、休闲后街、阳光屋顶、小花园等,提供了许多互动的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可以互相碰撞,更能够激发灵感和创意。"8号桥"的建设方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总裁黄瀚泓说道:"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卢湾区重点打造的精品特色现代化园区,我们希望'8号桥'的建设可以为上海中心城区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提供参考。"
上海泰康路艺术街弄堂
泰康路200号是一幢原属于上海食品机械厂的大楼,现在已经全部置换成了艺术家车间。五层楼高、共计4500平方米的老厂房,根据不同的需要,被分割成若干独立的空间。目前已经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入驻其间,他们中有前南斯拉夫的摄影师、澳大利亚形体设计师、丹麦图案设计师、新加坡画家等等。
1999年,陈逸飞利用泰康路的废旧仓库建起了工作室。随后,尔冬强、黄永玉等人先后来到这里。很快,泰康路一夜成名,一条默默无闻的小街成为了艺术街,与苏州河的艺术家仓库相映成趣。
苏州河艺术家仓库
登琨艳是台北著名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界"怪才",师从知名建筑文化学者汉宝德。他是在苏州河畔老仓库建工作室的第一人。1997年,登琨艳骑车沿苏州河考察沿岸的旧仓库。在南苏州路1305号,他看到了一座仓库墙上镶着斑驳的数字:1933。
据说,这栋仓库曾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粮仓。这栋老仓库的二楼和三楼2400平方米的地方,很快被登琨艳改造成工作室。
继登琨艳之后,仅仅两年多时间,喜欢怀旧的艺术家们纷纷来到苏州河畔租下大大小小的仓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河岸边,艺术家仓库有30多栋。加上星星点点散落在苏州河两
岸的艺术家仓库,苏州河沿岸有画家、建筑师、设计师、广告人、影像艺术家等艺术家的工作室100多个,这些旧仓库里聚集着大约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
西苏州路1131号
苏州河横贯上海市区,西苏州路滨临苏州河蜿蜒而卧,这里静静地伫立着几栋老建筑。其中,1131号是一座赭红色仓库,它被认为是苏州河"艺术家仓库"群落中重要的一座。
这栋仓库5位知名画家在这里创建了各自的工作室,还有两个画廊:瑞士人Lorenz的香格纳画廊和东廊画廊。
这座旧仓库建于1921年,设计者是一位英国人。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仓库曾作过货栈,后来是东南米厂,解放后改为上海第二米厂,现在属于上海市饲料公司。2000年6月,丁乙进驻。随后,香格纳、东廊画廊和画家陈墙等也先后搬进来。短短两年,这里声名鹊起,吸引了上千名中外游客,发展成了一个小有国际名气的"画家仓库"。
上海M50
莫干山路上,有一个原来的国棉十三厂,地名为莫干山路五十号。随着城市规划改造的发展。该厂已经人去楼空。剩下的厂房原属拆迁改造。但被同济大学租来,在完全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成为一个
艺术创意园区,在欧美,称此类旧建筑改造为LOFT,同济称为M50.到此处开一个国际设计会议。
田子坊
街区中248弄19户人家迎来了门店集体开张的日子。这是田子坊20条街坊中第二条向创意产业“进军”的里弄。此前,邻近210弄的28户人家已先行一步,将原来的居民住宅“借”给了创意产业。红砖墙、黑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一点没变,但是内部经过装修焕然一新,吸引了国内外的创意人士纷至沓来,到此开设艺术坊与工作室。
2002年,石库门社区所在的打浦桥街道邀请海归人士管理,在3个弄堂工厂内创建了上海第一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个中外创意企业入驻,解决了600多个知识型就业岗位,创造了每平方米3万元的生产价值。
杭州LOFT公园
背依运河,将废弃工厂的保留厂房,改建成创意产业区,设置影视制作、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策划、工艺美术、美术摄影、视觉艺术等行业;引入运河水,围绕湖面布置各具特色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展演发布秀场、特色休闲茶吧……
运河天地包括创意产业基地和配套景观公园。创意产业基地主要是由原来的长征化工厂、大河造船厂
和杭一棉等近3万平方米旧厂房组成。这一区域主要作为IT、动漫等产业孵化器。工程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尽可能保留原有工业建筑的外观,主要对内部进行改造,并通过招商吸引创意产业入驻其中。
而毗邻创意园的配套景观公园区则为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展示空间,同时供周边居民休憩,将是运河边最大的文化公园。
目前,公园部分的建设已经开始,将在国庆节前基本完工。
桑庐:再现近代工商业建筑风采
桑庐,又名“新光蚕种场”,位于拱宸桥西、小河路西侧,原杭一棉厂东南角,是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点,作为杭州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近代工商业建筑之一,桑庐的修复对充实拱宸桥地区的文化历史内涵意义重大。
更多推荐
仓库,创意,艺术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