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 有关文件
1、设计任务书;
()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具体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
() 设计基础资料
1、气象资料:杭州地区30年平均(1971-2000年)
1)温度:年平均气温为17.8
2)降水量:年降水量为1454mm
3)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70.3%,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
  4)日照:平均日照小时147.1h/月。
2、建设场地工程技术条件:
  1)用地条件:地块南北长约62.5米,东西长约65米。用地面积约3684.54平方米。
  2)交通条件:。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1、工程规模: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为2705.72平方米。
2、设计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要求,我院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
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1、遵循“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同时风格和色彩要与一期现有建筑的风格颜色及环境相协调。
2、遵从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整以及节能、节地的原则。
3、综合考虑规划基地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建筑物性质、道路交通、绿化状况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充分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
4、建筑单体设计依据总体布局,创造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的室内空间,节约能源。平面布局紧凑,流线顺畅,布局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5、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倡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3684.54㎡(合5.527亩)
2.总建筑面积:                    2705.72㎡
3. 建筑基底占地面积:            1370.14㎡
4. 容积率:                      0.73
5. 建筑密度:                    37.19%
6. 绿地率:                      10%
7. 机动车停车数              15个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乡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6、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7、甲方提供规划用地红线图、地形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场地概述
本新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3684.54平方米。
三、总平面布局
  () 总体结构
基地主入口设在用地北侧,。
() 建筑布局
建筑单体呈回字形布局,建筑层数为2层。
四、交通分析
根据2015《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本工程配备15个车位。
    1、日常车行流线:。
    五、绿化设计
本工程生态环境较好。设计主要考虑增加中下层小乔木,如桂花和鸡爪槭,建筑南侧绿地较开阔处增加地被植物,丰富绿化效果,同时遮挡建筑外露的墙面,弱化建筑体量,尽量减少新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竖向设计
本次竖向设计室内标高定为黄海高程3.800米,满足考虑防洪水要求。建筑室内外高差0.15m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案设计文件。
2、甲方提供任务书、规划用地红线图、地形图
4、国家有关规范、条文,主要包括: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201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
其他专业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
二、设计标准
1、本建筑设计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
2、主要建筑特征:
1)建筑性质:民用公共建筑;
2)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3)建筑层数:地上二层。建筑高度10.54米。
4)耐火等级:二级;
5)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6)抗震设防烈度:6度。
3、建筑节能设计:严格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执行,节能措施根据节能设计软件计算后确定。
三、建筑单体设计
(一)平面设计:
1、本工程建筑为一个单体:。
2按照建筑使用功能合理分区合理组织人员疏散口及疏散宽度。
(二)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1、由于地块内建筑性质与使用功能具有多样性,根据项目自身特征,应  体现秩序、简约、文明、整洁、人性化的基本特征,合理平衡建筑体系与建筑外形特征是本建筑群体组织的关键。
      2、建筑风格以简洁、典雅为主,统一中求变化,主次分明,利用对比,韵律 和节奏,层次变化,使得整体造型美观、大方。
   
(三)建筑功能分区
配套服务用房共二层,占地面积为1370.1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5.7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54米;功能分区:一层和二层均为配套办公用房。
(四)无障碍设计
  1、本工程主要入口均设置无障碍坡道,详见一层平面图。
  2、二层均设置有公共无障碍厕所,设计细节满足规范要求。
四、建筑装修做法及构造要求(最终施工做法见施工图)
1、外装修:
1)屋面:黑色釉面瓦+挂瓦条30X25(h)中距按瓦材规格+顺水条40x20@450+4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内配∅4@150X150钢筋网与屋面预埋∅10钢筋头绑牢)+80厚挤塑聚
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挤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预埋∅10钢筋头,间距双向900,伸出保温层面30+5厚不锈钢板+钢梁
2)外墙:外墙饰面层+5厚抗裂砂浆(玻纤网)+35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Ⅱ型保温层+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掺5%防水剂)+240厚页岩烧结多孔砖+35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Ⅰ型保温层+5厚抗裂砂浆(玻纤网)
2、门窗:
1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中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2.60W/m2.K,玻璃太阳得热系数0.44,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62
2)标准门窗:套用《铝合金节能门窗》标准图集16J607;非标准门窗:安装单位应根据图纸提供洞口尺寸和开启方式,详见标准图集,作相应修改设计。
3)颜色:铝合金门窗框为深灰色。
六、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二)、消防设计
工程性质
本工程为便民服务中心,属于民用建筑。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2705.72㎡
建筑高度:10.54m
消防分类和用途:多层公共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用途为配套办公建筑。
单体设有敞开式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范要求
七、环保设计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属于民用建筑,无工业污染及污物。其对环境有可能产生影响的是: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和生活污水等,本设计依据有关规定及法规分别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控制措施
1.雨水和污水:主要来自参展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
本工程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屋面及道路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农业观光园绿地。
2.固废物处理
垃圾主要为废报纸、废瓶、蔬菜瓜果皮、及一些生活垃圾,其中废报纸等回收利用,其余袋装后由环卫部门的环卫车通过货运通道外运。
3. 空调机组、通风机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配设减振基础或减振吊架。风管上根据需要设消声器,使室内外噪声标准达到要求。
八、卫生防疫
生活污水的排放按照规范和政府相关要求。本工程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
4.1工程概况:
子项工程的概况如下表:
子项名称
地下层数
地上层数
长(m)
宽(m)
建筑高度(m)
结构体系
楼盖结构
基础型式
便民服务中心
0
4(5)
30.14
13.54
18.300
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
预应力管桩基础
4.2结构设计内容:
4.2.1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桩基安全等级
抗震等级
二级
50年
丙类
/
四级
4.2.2自然条件
4.2.2.1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Wo=0.45kN/m2
B类
So=0.45kN/m2
    4.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建筑场地类别
6度
0.05g
第一组
Ⅲ类场地
4.2.2.3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2.2.4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黄海高程系统):
子项名称
便民服务中心
±0.000对应的黄海高程
3.450
4.2.3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015修订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修订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其它现行国家规范规程
  4.2.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屋面及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kN/m2)
不上人屋面
1.5
上人屋面
2.0
车间
3.5
楼梯间
3.5
卫生间
3.5
注: ① 其它未列项见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2. 建筑隔墙恒荷载标准值(包括墙体双面抹灰各20厚)
墙体部位
墙体材料
恒荷载标准值(kN/m2)
±0.000以上
240厚外墙
页岩多孔砖
4.5
±0.000以下
240厚墙
混凝土实心砖
4.5

更多推荐

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工程,标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