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道,百年历史看天津(下)
作者:谭汝为
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23期
作者:谭汝为
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23期
别致的地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还是天津城南的一片坑洼塘淀。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后来,这里被划为英租界。从1919年至1926年这7年间,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垫洼地修建道路。重庆道于1922年建成,彼时命名为爱丁堡道、剑桥道。随后,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相继建成。当时,英租界当局以英国本土或殖民地的城市名来命名新建成的道路。例如:新加坡路(今大理道)、香港道(今睦南道)、科伦坡道(今常德道)、爱丁堡道(今重庆道)、伦敦路(今成都道)等。
五大道地区地名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立宅邸居多,里巷数量较少,而名人名楼概以门牌为标识,不另命名,也不设匾牌。二是街巷通名以“里”为主,“胡同”之名在此销声匿迹。三是出现了“大楼”、“别墅”、“村”、“坊”一类公寓庄园的通名,如香港大楼、马场别墅、剑桥大楼、安乐村、育文坊等。这些别致的地名与天津历史上的老地名,如户部街、如意庵前街、袜子胡同、耳朵眼胡同等大异其趣。
争奇斗妍的特色建筑
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也是最长、最宽的一条街道就是马场道。洋人在天津设立租界后,最时尚且盛行的文体活动就是赛马。每次赛马会举行比赛,天津各洋行关门歇业,海关也停办公事。在19世纪末,英国商人在佟楼“养牲园”一带,修建了一座大型赛马场。为方便往来,就在赛马场和英租界之间修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遂以“马场”命名,路长3410米。在天津几乎找不到一条坐标方正的老街道,斜街歪巷比比皆是,马场道也不例外。
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就是马场道121号,一座始建于1905年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的花园别墅。由于英国学者达文士在此居住,人称“达文士楼”。马场道上还有两座著名的大型建筑——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都坐落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内。北疆博物院创建于1922年,是中国近代开设最早的自然博物馆。创办者是法国学者离桑,他的中文名字叫桑志华。其建筑为平面的“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
更多推荐
天津,租界,马场,大道,地名,命名,英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