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时光”(Floortime)
“FloorTime”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所创,可以说是一种游戏训练法,通过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游戏来增加互动。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Floor Time设定了一个由六个里程碑组成的能力发展阶梯,而这个阶梯是孩子进一步学习高级技能的基础。孤独症儿童在这个阶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些问题,如感知觉异常、处理信息困难和自我控制力差。
FloorTime 以孩子作为核心,而成人只是引导者。在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它并没有刻意地进行语言和动作的训练,而是更强调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发展。
基本要素
地板时光与一般互动游戏很相似,它是充满乐趣及自发性的。与一般游戏不同的是,你在当中担任了协助孩子成长的角色。你必须成为孩子一个非常主要的玩伴,负责跟随孩子的带领及参与人和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但要以鼓励孩子与你互动的方式来进行。举例说,当孩子想玩推车子,你就跟他玩推车子,或给他一辆速度较慢的车子或与他玩赛车游;如有需要,
你可以把你的车子撞向他的车子,尝试以任何方式引发与孩子的互动。如果孩子想搭积木,你可以与他一起搭,甚至装到他的积木并配以“噢”的叹声。总而言之,你可以尝试以任何方式引发互动。你的角色是做一个有建议性的助手,在有需要时把孩子的活动转变为二人的互动。
跟随孩子的带领是指活动需建基于孩子本身的喜好,但他不等于完全顺从孩子的活动。有很多父母及专业人士常被动地跟随孩子而没有制造打开及结束沟通圈的机会,也没有鼓励孩子与成人作双向沟通。积极跟随孩子的带领是指扩展孩子的活动,使孩子有兴趣去打开及结束更多的沟通圈。有时候,孩子会较能接受你尝试去扩展你们的互动;有时候,你需要下多点功夫,在孩子所喜欢的事物去引起他的兴趣。举个例子,当孩子全神贯注在一只玩具马上,而不理会你的尝试用另一只玩具马与他说话,并开始走到门口位置时;你可以尝试挑战他,用自己及玩具马挡着门口,好使他用手势或言语表达他的要求;这样便打开和结束了数回沟通圈。当你利用孩子对玩具马的喜好及出门口的欲望,你便是积极及挑战性跟随孩子的带领。你并非完全的顺从他,而是扩展他进行的活动。
要这样行,在开始的阶段并不容易,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可能会激烈的反抗以争取独
处的时间,你可能要以嬉戏形式去阻扰孩子,引起互动。渐渐地,孩子可能会期待着你的参与,甚至爱上他。当这种情况出现了,你可以集中扩展你们之间的互动,通过游戏刺激孩子结束数个沟通圈。当孩子享受与你在一起,他的情绪表达、非语言的沟通也会增多,你亦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概念。当你穿上布偶、把公仔放在孩子正推动的车子上,你可以帮助他假象及模仿游戏中;当你扮演孩子游戏中的角色时,你可以一面引入不同的词汇,一面推动你们两个人的互动。当孩子的故事越来越复杂,词汇越来越丰富时,你可以帮助他用说话去表达,而非用行动去发泄情绪。你可以鼓励孩子使用语言来结束沟通圈,正如他结束动作的沟通圈一样。如此,你可以继续引领孩子进入概念及逻辑思维的领域。
从何开始
地板时光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有次序地逐步掌握每一个情绪发展里程碑,并由他未能掌握的那个里程碑开始。对于有很多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也就是从感到平静、全心投入及舒适的能力开始。面对两、三岁或更大的孩子,或许你会觉得很难从最基本的技能着手,反而经常想尝试教他们语言技巧、颜色认识、或一些与年龄相符的行为;但是这样做法通常都没有用。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下一个里程碑的的基础。如果孩子有严重的行为问题,如
打头、发脾气、或重复开关门等,我们也必须从基本技能开始。当然你也需要处理这些行为问题,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也不能忘记基本目标是什么。一旦能达到基本技能,你会发现较容易处理这些行为问题,因为你正在与一个能互动及可沟通的孩子交往。通常我们可以在更高阶技能范围内,建立孩子的基本技能,例如,用模仿游戏以建立平静、愉悦、及全心投入的互动。
孩子即使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仍能表现那项技能,才算是完全掌握那个里程碑;他虽然生气,仍能立即与他的照顾着亲近;他即使发脾气,仍能保持双向沟通;他碰到挫折后,仍能立即透过说话或游戏表达感受;当他失望时,仍能合逻辑地连接概念。大多数孩子是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学习各个里程碑;而在压力下,他们需要很多练习去保持这些技能。不过,当孩子能做到这些,所有接下来的学习便有一个较稳固的基础。
孩子并不完全按照顺序注意掌握各个里程碑。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孩子,他们在压力下能多说话,但态度回避;而有一些孩子能玩假想游戏,但在动作沟通方面欠缺一致性。就是这些原因,你会发觉在同一时间内可能处理数个里程碑。不过,你最主要的工作是扩展和巩固孩子没掌握的里程碑。
你可能已经知道从何开始。为了能肯定你的想法,你可以进行一下简单活动。想一想以下的问题,加入孩子在压力下,他会怎样?如果孩子在感到满足时,他又会如何呢?
1、 他能否把自己平静下来?他能表现温和及流露真情吗?
2、 他能参加双向的动作沟通、表达血多敏锐的情感,以及依序开启和结束许多沟通圈吗?
3、 他能参与假想游戏吗?他能用言语表达意愿及需求吗?(如:我要喝果汁)
4、 他能合逻辑地连接想法,并且与人保持一段时间的对话吗?
指导原则
1、抽出一段不受外界干扰的20—30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给予孩子心无旁骛的注意力及完全的关怀,令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孩子的。
2、保持耐性和轻松的心情:如果你感到有压力、心烦意乱或忐忑不安,则你就无法帮助孩子调节及保持冷静。不管是四个月大或四岁的孩子,都会感觉到大人是否愿意抽出时间,
耐心的陪伴他们。
3、明白及感受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惹了麻烦或累了,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状况,面对已有口语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一种温和且确定的语调对他说:“我知道你今天很累”,至于未有语言能力的孩子,你可以用动作表达你对他们的了解,例如:把头往旁那边倾斜,或用双手作出可以枕靠的姿势。对于过度疲劳的孩子,在进行地板时光时,你可以安排一起躺在地上,让孩子用动作表示或口头告诉你,他喜欢你用手抓他背部、手臂、手摸头或脚摸头。对于精力充沛的好动孩子,你可以安排较多活动的假象游戏。透过同理心的运用,不管孩子的心情如何,你都可以让地板时光成为一种愉快、有意义且能促进发展的经验。
4、留意自己的情感:当刻的心情绝对会影响到你跟孩子的活动。如果你们在不同的情绪频道,就会比较难取得协调,所以开始进行地板时光之前,要先仔细评估自己的心情。例如:烦躁不安或愤怒的情绪,容易令你变得粗鲁或处处要求别人。有时候,父母若心情郁闷,互动会变得慢半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或动做也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二人之间的说话或肢体动作也会缺少欢乐。这样的行为很难引起共鸣,更何况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呢,挑选心情比较愉快的时段来进行地板时光,效果会更为理想
更多推荐
孩子,沟通,游戏,里程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