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浙教版八上科学1-3章月考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
D.电解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2.寒冷情况下,人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产热和散热的部位分别是( )。
A.内脏、皮肤 B.内脏、骨骼、皮肤
C.神经、肌肉、皮肤 D.骨骼肌、内脏、皮肤
3.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2009年3月22日,第l7个世界水日的主题是“跨界水一一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B.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
C.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
D.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
4.在缩手反射中如果手上的肌肉受到损伤,其他部分正常,那么,当皮肤受到火烫后
A.人会感觉到烫,且马上缩手 B.人感觉不到烫,但手仍可缩回
C.人会感觉到烫,但无缩手反应 D.人既不感觉到烫,又不能缩手
5.某同学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得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得它的密度值………………( )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无法判断
6.在下面所举的人或物体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飘浮在死海中悠闲阅读的人
B.在大气层中缓慢上升的气球
C.在太空中运行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
D.三国时代,诸葛亮放飞的“孔明灯
7.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8.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某同学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某同学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9.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有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和茎的生长
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茎都向上生长
C.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10.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11.下列关于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对动物生存有益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体温恒定,动物不用消耗能量
B.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C.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活动范围更大一些
D.保持正常的体温,有利于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12.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人受强光刺激而眨眼 B.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
C.小狗看到石块飞来慌忙躲避 D.小狗看到肉块流唾液
13.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1/2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14.食物和水分缺碘都会导致…… ( )
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B.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 D.侏儒症
15.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氯化铵50克,因此,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克
B.20℃时,100克硫酸钠溶液里含有20克硫酸钠,所以2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20克
C.10℃时,100克水里溶解2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为20克
D.60℃时,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55克硝酸钾,因此,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ll0克
16.将2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升至50℃(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质量 D.氯化铵的溶解度
17.右图所示曲线x、y、z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y>z>x
B.t2℃时,X和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C.t3℃时,在100克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克,只有X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混有少量Z的X的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X,最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18.某同学把长l0厘米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的上端,如右图所示。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高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19.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20.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 分离物质的原理 |
A |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
B |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 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 |
C |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解温度不同 |
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熔点不同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湖州市气象台2013年11月27日08时发布:今天多云,明天多云转晴。今天白天最高温度l1℃。明天早晨最低温度-1℃,沿海海面:西南风1级,阵风4级。森林火险等级预报: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1)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某市的__________状况(填:“气候”或“天气”)。
(2)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温度为l1℃,这应出现在__________左右,预计明天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左右。
(3)“西南风1级”中的西南风是指从__________方向吹来的风,这是由于空气之间存在着水平压强差引起的。
(4)湖州气候适宜,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3年6月,小林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住进新装修的新房子里,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人
经常感到头痛、喉咙痛、眼睛红肿发炎等。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得病的原因是:新装修的新房子里,一些做家具的板材、加工时用的胶水中往往含有很多的有害气体——甲醛,它们会缓慢地释放出来,进入房间的空气当中,从而危害房间里住的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等器官。请问:(1)如果空气的成分中氮气为80%,氧气为20%,那么空气可以看成一种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当有害气体甲醛进入空气后,所形成的混合物里 可以看作溶质。
23.某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24.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下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3-3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其散热方式是 和 两种。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
25.配制1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须用到的是 .
A.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②④⑦
2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2℃时30克盘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克溶液吗? 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均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填写选项序号)。A.c>a=b B.a=b>c C.a>b>c D.b>a>c
第27题图
27.该图是一个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可以分为 和 。更多推荐
皮肤,下列,溶液,糖水,物质,质量,动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