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
非节能建筑:
建筑物类别
冷负荷指标
(W/m2
推荐指标
(W/m2
热负荷指标
(W/m2
推荐指标
(W/m2
办公楼、学校
90~120
90
60~80
70
公寓、住宅
70~90
80
45~70
60
宾馆、饭店
80~110
90~100
60~90
70~80
医院
100~140
110~120
65~85
80
综合性建筑(餐饮、娱乐)
120~200
130~140
90~130
90~100
商场、百货大楼
150~250
160~180
65~80
70~80
影剧院
180~350
220
95~115
100
体育馆
150~300
200
115~165
130
食堂、餐厅
200~350
250
115~140
120
展览厅、报告厅
130~200
150
95~115
100
会议室
200~300
230
100~150
110
节能建筑
建筑物类别
冷负荷指标
(W/m2
推荐指标
(W/m2
热负荷指标
(W/m2
推荐指标
(W/m2
办公楼、学校
85~100
85
60~80
65
公寓、住宅
60~80
75
45~70
55
宾馆、饭店
80~100
85~95
60~90
70~80
医院
80~90
90
65~80
70
综合性建筑(餐饮、娱乐)
100~150
110~120
80~100
80~90
商场、百货大楼
120~200
140~160
65~75
65~75
影剧院
160~300
200
90~115
90
体育馆
150~250
180
120~150
120
食堂、餐厅
150~250
200
115~140
120
展览厅、报告厅
120~180
140
90~110
100
会议室
180~250
200
90~120
100
注:以上指标不含新风负荷,而且计算负荷时应以总建筑面积为准。
以上是对不同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选取的经验总结,实际选取的时候还要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性能以及用户的特殊需求(投资、舒适性);另外,当建筑物是复合建筑类型时,即该建筑物具有多种功能,这时应该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得出加权平均冷、热负荷指标。
当建筑物有新风需求,且新风负荷由空调系统承担时,冷、热负荷指标在选取时应相应增大,简化计算时可乘以1.2~1.4的系数。
生活热水负荷的选取
生活热水一般温度在60℃以下用场合:住宅生活热水宾馆客房热水公共浴室热水等。
1.热源形式
分散供热水:    ◆ 热水器(气、电、太阳能)
集中供热水:    ◆ 市政热力
锅炉系统(燃煤、燃油、燃气、电)
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
太阳能热水系统
2.热源的选择:
在项目前期,首先应根据使用要求、耗水量、用水设备情况及热源情况等因素确定热水供应系统的形式。在确定系统热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热水系统的热源应首先考虑采用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余热废热的利用需要专门的设备,一般适用于工业生产中有余热、废热发生的场合地热(深层)的利用受到地热资源、开采条件的限制,常用在地热资源丰富且用热量大的场合太阳能利用方便、运行费用低等因素是常用的一种制备生活热水的形式,但应用时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应附设一套辅助加热装置
(2)若上述条件不具备,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
(3)若1和2都具备,可设燃油锅炉、燃气锅炉蓄能电锅炉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因为锅炉供暖水的温度一般在80℃以上,而生活热水的温度在60℃以下,所以一般通过换热来间接制备热水。
(4)如果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和制冷,应首先采用热泵加能量回收装置来制取生活热水。
3.热水负荷的确定:
在确定热水供应系统形式后,要根据用水人数、用水时间及用水定额等条件确定生活热水日用量以及小时耗热量等。热水供应系统按用水时间可分为24小时全日供热水定时供热水两种供水方式。
(1)全日供应热水
需要全日供应热水的场所比较广泛,包括住宅、别墅、招待所、宾馆、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全日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负荷一般按照设计小时耗热量选取,其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根据人数床位数确定:

更多推荐

热水,负荷,系统,供应,用水,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