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5年7期  179
对建筑节能设计发面的探究
黎开才
北京中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人们对节能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我国的建筑消耗在同等条件下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3倍,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提升建筑节能率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建筑节能设计发面的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6-0179-02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在日益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建筑能耗可谓急速增长,已经达到整个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以上,加之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13%,建筑总能耗已近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中国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在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筑建筑中,95%以上仍为高能耗建筑。在此情况下,必须提高节能水平设计标准,否则将留下过重的能耗负担,治理将困难重重。如表1为1980-2004年能源消费情况;
表1
2 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即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很大的比例。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世界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1985-2004的20年间,全国竣工建筑的面积达105.6亿㎡,约占现有建筑面积的1/4,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然而,目前中国既有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1992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15%,2000年为27.5%,2020年将会增加到40%,如果加上原材料的运输和损耗等,建筑能耗可能高达50%,反映了我国高速发展的建筑和能源需求形势。
3 中国建筑能耗基本情况
我国的建筑能耗量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耗能首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造和运行使用能源,尤其是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耗能。由于建筑供暖燃用大量煤炭等矿物能源,使周围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化石类燃料燃烧时排放到大气的污染物中,造成了环境严重的污染。由于我国是主要以煤而不是以油、气等优质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消耗的国家,每年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因此,中国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也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图2为我国能耗分析;
图2
4 建筑的节能设计
4.1 严格控制建筑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是建筑物和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由于室内外有温差,夏季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冬季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建筑外表面积愈小,则空调的能耗愈小,在节能建筑的平面设计中采取增大房屋进深跨度、减少平面凸凹变化等措施,使体型系数控制在0.3 以下。
4.2.屋面构造设计
平屋顶保温应优先采用倒置式屋顶,即保温层置于防水层之上。保温层兼对防水层起保护作用,倒置式屋顶较正置式保温屋顶耐久。
尽量采用节能浅色坡屋面,它既能有效排水,防止屋面渗漏,又能有效隔热保温,节约能源。深色的屋顶仅反射近30%的目照,而非金属浅色的屋顶至少反射60%的日照,反射率高的屋顶可节省约30%的能源消耗。
屋顶排水宜采用有组织排水,收集后雨水可以通过中水系统的处理进行冲刷、 浇花,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水资源短缺地区更应如此。
屋面保温做法:干铺焦渣、加气混凝土块、水泥蛭石、膨胀珍珠岩、岩棉、聚苯板等,例如:以铺膨胀珍珠岩并与其上部架空混凝土预制板之间形成空气问层,这种保温构造效果较好;在屋面堆土或砾石,并进行屋面绿化;或用带吊顶棚的坡屋顶。
屋面隔热做法:平屋顶架设通风间层隔热;反射隔热,即以表面光滑、颜色浅亮的材料反射日光,以减少屋面吸收的辐射热;设带通风孔的坡屋顶;屋面绿化兼设喷灌降温,这类生态建筑方法值得推广。
4.3 外墙设计的优化
墙体是建筑物外围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部分,所以其所造成的能耗量也相对较大,一般占总耗能量的1/4左右,而根据研究表明,如果外墙的设计采用的是节能设计方法,与普通外墙相比,室内温差大约会在10度。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采用最先进的节能设计方法,外墙材料要选择保温隔热效果好的,并在传热效果好的墙体中间加设一层隔热层,所以,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墙体承重量的基础上,要积极使用新的墙体材料。同时,建筑物外表同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建筑节能效果,所以在设计外墙面积时要根据其朝向优化设计,比如朝南的墙面面积尽量要设计的大些,为冬季吸收太阳光
保持室内温度打好基础,而其他方向的墙面面积就应该适当设计的小一些。
4.4 利用太阳能节能设计

更多推荐

建筑,设计,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