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土建22标
丰翔路站~锦秋路站~顾村公园站盾构区间、陈太路停车场出入场线盾构段
隧道堵漏方案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22标项目部
    年    月    日

一、 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地铁隧道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含水量较高的地层,所以必将受到地下水的有害作用。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水、堵漏措施,地下水就会侵入隧道,影响其内部结构与附属管线,乃至危害到地铁的运营和降低隧道使用寿命。编制本盾构隧道堵漏施工方案,指导隧道堵漏施工,确保隧道的防水质量效果。
1.2 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4)《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GJ15-19-97);
(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6)本标段盾构区间相关文件资料。
1.3 编制原则
(1)管片堵漏完成后能满足盾构隧道防水要求。
(2)堵漏完成后能保证管片的外观质量和隧道整体的外观质量一致。
二、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3 区间隧道防水设计情况
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并结合考虑上海地铁15号线工程的工程环境,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使用安全、经济合理的精神,区间隧道工程按下列原则确定防水模式:强调结构自防水并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m2;其中,隧道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
三、 盾构隧道渗漏现象及原因
3.1 盾构隧道渗漏现象
隧道内部份管片环纵缝、管片吊装孔、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接缝和洞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渗漏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更多推荐

隧道,防水,盾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