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升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2、进一步熟练在元件中绘制图形及制作动画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层、帧、关键帧等常用概念
4、学会制作平移动画的方法
5、学会熟练使用“任意变形工具”中的旋转功能
6、学会插入新的场景并会用“场景面板”修改场景
7、学会测试场景
8、学会使用信息面板调整图形大小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和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文明操作电脑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养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制作平移动画
教学资源:
1、电子教学软件
2、计算机及网络
3、教学课件——自制的flash课件、屏幕录制文件——气球升起来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教学软件,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二、欣赏《热气球升起来》动画,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动画就是有一张一张的画面组合而成的,我们已经会制作有两张画面组成的动画,下面我们欣赏一个动画。
1、欣赏《热气球升起来》动画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动画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逐帧动画来制作呢?
我们知道逐帧动画就是一帧一帧制作的动画
2、演示用逐帧动画制作气球升起的动画
插入元件——气球,在元件中画一个简单的气球。
返回场景中,并插入一个新场景
用逐帧动画制作气球升起(前几帧位置移动小些后几帧移动位置大些)
让学生设想一下气球是怎么动的。
播放观看效果。
总结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特点:麻烦、动画不流畅
今天 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移动动画。
三、学习新知
打开课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插入一个新的图层。
2、将气球元件拖入到新图层中。
3、制作移动动画:
打开制作课件,让学生朗读制作平移动画的制作方法。
演示制作方法。
选择第一帧——右击——创建补间动画——最后一帧——右击——插入关键帧——改变第一帧或最后一帧的位置
让学生感受帧数与速度的关系:帧数越多,速度就越慢。
让学生思考场景中再增加一个气球怎么办?
(生:增加一个图层再制作一个气球的移动动画)
再增加234……有该如何制作?
结合上节课我们的制作方法,你们有没有好的制作思路呢?
4、在元件中制作平移动画
插入新元件——气球动
在元件中制作平移动画
5、返回场景将气球动拖入到舞台(5个以上)
6、测试场景观看效果。
 移动动画和逐帧动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逐帧动画每一帧都需要编辑,而移动动画只需要编辑第一帧和最后一帧,其余的各帧计算机会自动生成。
四、布置课堂练习内容
1、在新的元件中画一个气球
2、在气球动的元件中制作气球的平移动画
3、制作动画场景,场景中至少有五只气球,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美化场景。
4、有能力的同学试着让鸽子和热带鱼在场景中动起来。
5、参考课件——热气球升起来
五、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辅导
六、给场景添加背景
视学生操作情况而定。有必要的话演示
(选择场景1(风景画)中的所有内容,复制
返回到气球的场景,插入一个图层——命名背景,在这个图层上粘贴。并调整它的位置及顺序)
七、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
八、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动画,制作平移动画有三个关键词就是:创建补间动画、插入关键帧、改变位置。我们记住这三个关键词,我们一定会制作平移动画。
九、布置课外作业
1、试着在家中的电脑上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制作一些平移动画。
2、并为你的动画添加上漂亮的场景。
结束课堂教学,让学生将键盘与椅子放回原处,并检查周围的卫生情况及时清除。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机房
第二课时
一、启动教学软件,检查学生上节的制作情况
二、再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三、制作背景,使用信息面板调整大小
我们现在已经制作了两个动画,在这两个动画中都有背景制作,以后的动画我们也要添加背景,我们能不能简化我们的操作呢?
插入一个元件——背景
用矩形在元件中画一个矩形
选中矩形打开“信息面板”,“窗口”——“信息”
将宽度和高度调整成舞台的大小(550X400
然后用线性填充,填充背景颜色

更多推荐

动画,学生,制作,场景,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