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中原”视域下的城市书房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
作者:黄梦萦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2期
作者:黄梦萦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2期
摘 要:文章提出了城市书房在“书香中原”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总结了河南郑州、洛阳、驻马店等地的探索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书房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城市书房;“书香中原”;功能定位
2016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书香中原”。《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自2019年4月23日起实施,将全民阅读情况列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指标体系。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全民阅读设施服务体系也加快建设和完善,各地的城市书房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并投入运营,形成覆盖城市、实用便利、服务高效的阅读服务网,在郑州、洛阳、驻马店、许昌等地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
一、城市书房的功能定位
城市书房建设源于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但相较而言城市书房功能更为完善,集阅读空间、收藏书籍、活动交流于一体。城市书房的本职功能是给市民提供阅读图书的空间,并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城市书房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城市书房建设遵循普遍均等、就近服务的原则,多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和全天候开放,并通过延伸服务范围,成为功能齐全、舒适便民的智能化阅读空间。城市书房通过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开展和“书香中原”的建设。
二、河南地区城市书房的建设探索
(一)郑州“郑品书舍”
郑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2019年郑州市城市书房建设方案》,根据方案郑州市2019年将在全市范围建设50个城市书房。建成后的城市书房将依托郑州图书馆建立总控平台和周转书库,融入全市图书馆服务联盟,实现“全市一张网、服务全覆盖”。为形成“书香郑州”品牌效应,建成后的城市书房将使用统一的名称和形象标识,通过网络向社会征集,最
后将名称定为“郑品书舍”。“郑品书舍”引入智慧书房理念,市民可通过扫描身份证、借阅证或支付宝注册的电子证件进入书房。2019年已有多家“郑品书舍”投入运营,为了规范管理、安全运行、开展活动、保障效能,郑州图书馆多次牵头开展城市书房工作人员培训会,对全市14个区域的图书馆业务骨干、城市书房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辅导、设备实操培训和图书分类排架培训,内容包括城市书房建设、规章制度、图书管理等运营城市书房的理论知识以及自助借还机的使用方法等实操知识和图书的分类排架等专业知识。2020年“郑品书舍”的建设将持续进行,推动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更多推荐
书房,城市,建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