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钢的焊接工艺
1、材料的认识
钣金车间所焊的工件主要有冷轧板、热轧板、槽钢、镀锌板、不锈钢等。其中所用的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的材质为Q195,槽钢的材质为Q235.这两种材质都属于碳素钢。下面介绍各种材料的定义。
1.1冷轧板、热轧板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冷轧板跟热轧板的区别:
1)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但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
2)冷轧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表面光洁度高,质量好。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
3)冷轧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4)冷轧钢板由于有一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2槽钢
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其规格以腰高(h)*腿宽(b)*腰厚(d)的毫米数表示,如120*53*5,表示腰高为120毫米,腿宽为53毫米的槽钢,腰厚为5毫米的槽钢,或称12#槽钢。腰高相同的槽钢,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也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如25a# 25b# 25c#等。
槽钢可分为热轧槽钢、低合金槽钢、热镀锌槽钢等。
1.3镀锌板
镀锌板是指表面镀有一层锌的钢板。镀锌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经济而有效的防腐方法。全世界锌产量的一半左右均用于此种工艺。镀锌主要是为防止钢板表面遭受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2、碳钢
2.1、碳钢的定义
碳钢又称碳素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碳钢中除以碳作为合金元素外,还有少量的锰和硅有益元素。此外,还有S、P等杂质。碳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碳含量。
碳钢时钢材中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材料。大部分焊接结构都是用碳钢来制造。
2.2、碳钢的分类
碳钢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
(1)按含碳量分
按碳钢中碳含量的多少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如下表
表一 碳钢按含碳量分类
名称 | W(C)% | 典型硬度 | 用途 | 焊接性 |
低碳钢 | ≤0.15 | HRB60 | 特殊钢板、薄板、焊丝 | 优 |
0.15~0.25 | HRB90 | 结构用型材、板材 | 良 | |
中碳钢 | 0.25~0.60 | 25HRC | 机械零件和工具 | 中(通常要求预热和后热,常采用低氢焊接工艺) |
高碳钢 | ≥0.60~1.00 | 40HRC | 弹簧、模具、导轨 | 差(要求同上) |
按品质分
主要是根据有害杂质S、P的含量来划分:
1)普通碳素钢:含W(S)%≤0.050%,W(P)%≤0.045%。
2)优质碳素钢:含W(S)%≤0.035%,W(P)%≤0.035%。
3)高级优质碳素钢:含W(S)%≤0.030%,W(P)%≤0.035%。
(2)按脱氧程度分
1)沸腾钢:不完全脱氧所得到的钢,含氧量高,S、P杂质较多,且分布不均匀,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和气孔。
2)镇静钢:脱氧彻底,含氧量低、杂质少。
3)半镇静钢:介于沸腾钢和镇静钢之间。
下面是钢号的表示方法及各自的含义:
2.3、化学成分
按GB/T 700—1988《碳素结构钢》的规定,这类钢的化学成分见表二。
表二 碳素结构钢化学成分
牌号 | 等级 |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脱氧方法 | |||||
C | Mn | Si | S | P | ||||
不大于 | ||||||||
Q195 | — | 0.06~0.12 | 0.25~0.50 | 0.30 | 0.050 | 0.045 | F、b、Z | |
Q235 | A | 0.14~0.22 | 0.30~0.65 | 0.30 | 0.050 | 0.045 | F、b、Z | |
B | 0.11~0.20 | 0.30~0.70 | 0.045 | |||||
C | ≤0.18 | 0.35~0.80 | 0.040 | 0.040 | Z | |||
D | ≤0.17 | 0.035 | 0.035 | TZ | ||||
备注:1)、沸腾钢硅含量不大于0.07%,半镇静钢硅含量不大于0.17%,镇静钢硅含量下限为0.12%。
2)、Q235A和B级沸腾钢锰含量上限为0.60%。
3)、D级钢应有足够的形成细晶粒组织元素。
碳钢中的Si、Mn对焊接性也有影响,它们的含量增加,焊接性就会相对变差,但影响没有碳作用强烈。C、Si、Mn对焊接性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Ceq=C+Mn/6+Si/24(%)
根据一般生产经验,碳当量Ceq<0.40时,淬硬性倾小,焊接性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预热、控制层间温度或后热;Ceq=0.4%~0.6%时,淬硬倾向较大,焊接性比较差,一般需要预热(如钢号:30、35、45等);Ceq>0.6时,淬硬倾向严重,焊接性很差,焊前必须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并采用低氢焊接工艺(如碳素钢铸件、碳素工具钢)。
3、焊接性
冷轧板、热轧板、镀锌板、槽钢四种材料都属于低碳钢。低碳钢的特点是含碳量低, Mn和Si的含量也比较少通常不会因焊接在热影响区产生硬化组织,钢材的塑性较好,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的倾向小,故它们都是焊接性最好的钢种。只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就可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
(1) 前清除焊件表面的铁锈、油污、水分等杂质,焊条、焊剂必须烘干。
(2) 焊缝、对接多层焊的第一层焊缝及单道焊缝要避免深而窄的坡口形式,以防止出现裂纹、未焊透、夹渣等缺陷。
(3) 结构件的刚度增大、焊缝的裂纹倾向也增大,因此焊接刚度大的结构件时,宜选用低氢碱性焊条,焊前预热或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措施,预热及回火温度见表三。
表三 常用低碳钢的焊前预热及回火温度
钢号 | 材料厚度/mm | 预热温度/℃ | 热处理温度/℃ |
Q235、Q25508、10、15、20 | ~50 | — | — |
>50~100 | >100 | 600~650 | |
25、20g、20r | ~25 | >50 | 600~650 |
>25 | >100 | 600~650 | |
(4) 环境温度低于—10℃以下焊接低碳钢时接头冷却速度较快,为了防止产生裂纹,应采取以下减缓冷却速度的措施:
①焊前预热,焊时保持层间温度;
②采用低氢型或超低氢型焊接材料;
③点固焊时必须加大焊接电流,适当加大点固焊的焊缝截面和长度,必要时焊前页采取预热;
④整条焊缝联系焊完,尽量避免中断,熄弧时要填满电弧坑。
由于镀锌板是在Q195的基础上镀了一层锌,目的是为防止钢板表面遭受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但锌层的存在给镀锌钢的焊接带来了一定困难,主要的问题有:焊接裂纹及气孔的敏感性增大、锌的蒸发及烟尘、氧化物夹渣及镀锌层熔化及破坏。其中焊接裂纹、气孔和夹渣是最主要的问题。在这里主要谈谈镀锌板的焊接性能。
(1)裂纹
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锌浮在熔池的表面或位于焊缝根部。由于锌的熔点远远低于铁,熔池中的铁首先结晶,液态锌会沿着钢的晶界渗入其中,导致晶间结合变弱。而且锌与铁之间易形成金属间脆性化合物Fe3Zn10和FeZn10,进一步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塑性。因此在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下易沿晶界裂开,形成裂纹。
1) 影响裂纹敏感性的因素
① 锌层的厚度 镀锌钢的锌层较薄,裂纹敏感性小,而热镀锌钢的锌层较厚,裂纹敏感性较大。
② 工件厚度 厚度越大,焊接拘束应力越大,裂纹敏感性越大。
③ 坡口间隙 间隙越大,裂纹敏感性越大。
④ 焊接方法 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裂纹敏感性小,而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时裂纹敏感性大一些。
2) 防止裂纹的方法
① 焊前在镀锌板焊接处开坡口V、Y形或X型坡口,用氧乙炔或喷砂等方法去除坡口附近的镀锌层,同时控制间隙不宜过大,一般1.5mm左右。
② 选用含Si量低的焊接材料。气体保护焊时应采用含Si量低的焊丝,手工焊时采用钛型、钛钙型焊条。
(2)气孔
坡口附近的锌层在电弧热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形成ZnO)及蒸发,并挥发出白色烟尘和蒸气,因此极易在焊缝中引起气孔。焊接电流越大,锌的蒸发越严重,气孔敏感性越大。用钛型、钛钙型焊条焊接时,在中等电流范围内不易产生气孔。而用纤维素型和低氢型焊条焊接时,小电流和大电流下均易产生气孔。另外焊条角度应尽量控制在30~70°范围内。
(3)锌的蒸发及烟尘
用电弧焊焊接镀锌钢板时,熔池附近的锌层在电弧热的作用下氧化成ZnO并蒸发,形成很大的烟尘。这种烟尘中主要成分为ZnO,对工人的呼吸器官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因此,焊接时必须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在同样焊接规范下,用氧化钛型焊条焊接时所产生的烟
尘量较低,而低氢型焊条焊接时产生的烟尘量较大。
(4)氧化物夹渣
焊接电流较小时,加热过程中形成的ZnO不易逸出,易造成ZnO夹渣。ZnO比较稳定,其熔点为1800℃。大块状的ZnO夹渣对焊缝塑性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利用氧化钛型焊条时,ZnO呈细小均匀分布,对塑性及抗拉强度影响都不大。而用纤维素型或氢型焊条时,焊缝内的ZnO较大、较多,焊缝性能差。
4、焊接工艺
由于低碳钢是焊接性最好的钢种,所以各种焊接方法都在低碳钢焊接中得到应用。如手工电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渣焊、气焊、电阻焊、氩弧焊、钎焊等。其中常用的是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等。
4.1手工电弧焊
用手工电弧焊焊接低碳钢时,为了提高焊缝的金属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能,通常是使焊缝
金属的碳含量低于母材,靠提高焊缝中的Si、Mn含量和电弧焊所具有较高的冷却速度来达到与母材等强度。因此,焊缝金属会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其强度会增加,而塑性和韧性会下降,当板厚单层较焊缝时,其焊脚尺寸不宜过小;多层焊时,应尽量连续施焊;焊补表面缺陷时,焊缝应具有一定得尺寸,焊缝长度不得过短,必要时采用100~150的局部预热。手工电弧焊适用于板厚在2~50mm的对接接头、T形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堆焊等。
4.1.1焊前准备
1)焊条烘干
焊前对焊接接头烘干的目的是去除受潮焊条中的水分,减少熔池和焊缝中的氢,以防止产生气孔和冷裂纹。
2)焊前清理
焊前对接头坡口及附近(约20mm内)的表面的油、锈、漆和水分等进行清除。特别是用碱性焊条时,清理要求严格彻底,否则极易产生气孔和延迟裂纹。酸性焊条则对锈不是
很敏感,若锈的较轻,而且对焊缝质量要求不高时,可以不清除。
更多推荐
焊接,焊缝,裂纹,焊条,表面,产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