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房子底楼潮湿问题三招解决
老小区老房子遇到老难题:底楼湿嗒嗒
杭城品牌家装公司“老把式”三招化解
外东山弄的某老小区,三室一厅的老房子,房主“无忧”想要解决的是困扰多年的一个老难题——底楼潮湿。因为紧邻西湖风景区与高等学府浙大,“无忧”居住的这个小区的空气好,风景好,治安好,文化气息也浓郁,只可惜一到黄梅天家里就泛潮,墙面、地板、家具、衣物到处湿湿的。通风、抽湿、晾晒等方法都用上了,但都“治标不治本”。“传统的中医治疗不正流行‘冬病夏治’吗?能不能在相对干燥的秋季给老屋也来一次彻底的‘湿气’治疗呢?”
记者把读者“无忧”的疑问转给了中冠、九鼎两个品牌家装公司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他们结
合十多年施工经验,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化解此问题的三招。
地面找平
化解第1招:
基础防潮从“地”做起
“老房子想彻底防潮就得治根”,中冠装饰工程部总监老詹表示,防潮没有偷懒的方法,没有架空层的底楼要想与潮湿绝缘,首先必须老老实实做好基础防潮。
基础防潮过程中,直接连接地气的“地面防潮”是重中之重。像“无忧”家的情况,如果是已
经居住了多年的老房子,有重新装修的想法,最好能掀开地板重做地面防水。“这位读者家的基础防潮层肯定已经被破坏了”。
那么,对于没有架空层的老房子,如何做一道巩固防线抵御潮湿呢?九鼎装饰质检部经理洪斯君给出了一个“双保险”方案:先在原地面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或涂刷一层沥青等柔性防水材料;再用细砼进行找平,找平厚度要大于3厘米。再在地面涂刷一层防水剂。这样的防潮层可以有效隔断来自地面凝结的水汽,而让其通过四周墙脚留有的边缝,散发到空气中。
对于最近装修市场比较流行的地热。老詹建议,地热主流产品分水热和电热两种,水热是在地面下铺水管,容易有水珠凝结。电热是通电,防潮效果相对好一点,但用电成本较高。
温馨小贴士:
1、市场上防潮材料鱼龙混杂,建议选择环保的防潮膜或防潮垫。如果铺垫的是油毡,房子装修后最好多空置一段时间,以充分散味。如果经济允许,提倡用竹炭之类的新兴环保吸潮材料作为替代物,但价格相对较高。
2、地面铺设防潮材料时,要注意材料必须完整,破损处或接头处一定要重复遮盖,以免渗漏。
3、找平材料一般为黄沙、水泥、细石子按比例调配,成本大概在40元/平方米。
贴墙面瓷砖
化解第2招:
防水细节处理马虎不得
很多业主会觉得,做好了基础防潮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仅仅是第一步”九鼎装饰的洪工表示,具体装修过程中,卫生间墙壁、木质家具等许多防水细节,同样马虎不得。
比如,大家都知道卫生间的墙壁要做防水涂层,防止水汽渗出。实际上,与卫生间相邻房间的墙面也不能忽略。卫生间墙面日积月累的水汽很容易渗透到墙体的另一面。如果相邻房间正好摆放的是橱柜、衣柜等木制家具,很容易导致家具背面发霉发黑。
对此,洪工建议老房子最好拆掉瓷砖,重新抹灰防潮。同时,还可以在瓷砖间的缝隙处添加防潮剂。底楼住家所有的木质品,比如木家具、木门套等,在靠墙面、地面的部位都需
要做防水处理,即涂刷防水油漆或贴防潮纸。老詹和洪工都比较推荐贴防潮纸,因为防潮纸的价格约为1元/平方米,价廉物美,效果又好。
洪工特别提醒:“老房子由于底层触地,所以地面最好选用地砖来装修。因为雨水过多的黄梅天,相对‘娇贵’的地板更容易起拱变形。如果一定要装地板,也要选择密实材质较硬的强化或实木地板,不易受损变形”。
温馨小贴士:
1、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衣柜、橱柜等木家具最好与墙壁保持距离摆放,防止卫生间的水汽通过墙壁渗透殃及卧室家具。
2、请装修公司木工定制的家具和门套一般都未作防潮处理,使用时最好在墙与地面上衬一层防潮纸。
3、如果地面铺地砖,需要在防水处理基础上加涂一遍沥青,晾干后再贴砖;如果铺木地板,需要对木龙骨进行防腐防潮处理,再加铺一层基层板与防潮层,然后再铺上地板。
化解第3招:
日常防潮习惯很重要
由于南方雨水较多,不打算大规模翻修的业主,懂得一些日常防潮技巧尤为重要。老詹的建议是,首先,平日里,底楼住户首先要养成勤通风勤换气的习惯,避免室内积水。尤其在浴室、厨房等容易发霉的空间,最好多开窗户或加装独立通风系统。
更多推荐
防潮,地面,防水,装修,老房子,材料,水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