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
老尖山隧道初期支护工程
编      制:                   
复      核:                   
交  底  人:                   
交底接受人:                   
交 底 日 期: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老尖山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初期支护工程
1、工程概况
本隧位于广南~珠琳段区间,为单孔双线隧道。隧道全长2006m(KD470+220~KD472+226),净空(宽×高):13.8×8.74m。隧道位于单面上坡段,全隧除KD470+568.49~KD472+220段位于半径为5500m右偏曲线上(DK470+220~DK471+200 纵坡16%,DK471+220~DK472+226 纵坡12%),其余段均为直线段
老尖山隧道Ⅲ级围岩长1100m,Ⅳ级围岩长400m,Ⅴ级围岩长427m,各级围岩里程段落及其衬砌类型统计见附表1:老尖山隧道围岩衬砌表。初期支护施工交底如下:
2、施工工艺流程
   
喷锚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老尖山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初期支护工程
2.1洞身初期施工
本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锚杆(中空锚杆、砂浆锚杆),钢筋网片、钢支撑(型钢钢架、格栅钢架),喷浆组成初期支护,喷锚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工,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初期支护施工详见附表2:初期支护参数表
2.1.1锚杆施工
本隧道锚杆施工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和砂浆锚杆,拱墙分界以144°划分,拱部系统锚杆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所有系统锚杆均设置钢垫板,垫板尺寸为150mm*150mm*6mm,锚杆孔灌浆要密实。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灌浆—插入锚杆。锚杆预先在洞外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先采用凿岩机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锚杆直径大15mm左右,用风钻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锚杆长度的95%达到要求深度后用高压风清孔,然后将加工成型无油污、铁锈和杂质的锚杆插入孔内,注浆压力不得大于0.4Mpa,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20。各级围岩锚杆支护参数见下表
老尖山隧道锚杆支护参数表
衬砌类型
设置部位
环距*纵距(m)
长度(m)
Ⅲ级A型
拱墙
1.2*1.5
3.0
Ⅲ级C型
拱墙
1.2*1.5
3.0
Ⅳ级B型
拱墙
1.2*1.2
3.5
Ⅴ级A型
拱墙
1.2*1.0
4
Ⅴ级B型
拱墙
1.2*1.0
4
打孔前做好测量工作,严格按设计要求布孔并做好标记,打孔偏差不大于±150mm;锚杆孔的孔轴方向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操作工把凿岩机钻杆的位置摆好并用定位块将其稳固地顶在岩面上。
锚杆孔深度必须达到施工图纸的规定,孔深偏差值不大于±50mm。用高压风冲洗、清扫锚杆孔,确保孔内不留石粉,不得用水冲洗钻孔。
2.1.2钢支撑施工
隧道钢架支护分为型钢钢架和格栅钢架两种,型钢钢架主要由工字钢弯制而成,格栅钢架主要由四根Φ22主筋和其它钢筋制成。隧道各部开挖完成初喷砼后,分单元及时安装钢架,采用与定位锚杆、径向锚杆以及双侧锁脚锚管固定,环向采用Φ22钢筋连接,钢架之间铺挂钢筋网,然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1)钢架加工: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老尖山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初期支护工程
a、型钢钢架加工:加工场地用砼硬化,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钢架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采用型钢弯制机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弯制,弯制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各节钢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型钢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b、格栅钢架加工:格栅钢架在现场设计的工装台上加工。工作台为δ=20mm的钢板制成,其上根据不同断面的钢架主筋轮廓放样成钢筋弯曲模型。钢架的焊接在胎模内焊接,控制变形。按设计加工好各单元格栅钢架后,组织试拼,检查钢架尺寸及轮廓是否合格。加工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要小于2cm,接头连接要求同类之间可以互换。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2)钢架安装
钢架安装在掌子面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在掌子面以螺栓连接,连接板(角钢)要密贴。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要清除各节钢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 在拱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钢架底间距及其横向位置和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cm,垂直度为±2°。同时每侧安设2根锁脚锚杆将其锁定,底部开挖完成后,底部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将钢架全环封闭。
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必须每隔2m用砼预制块楔紧,钢架背后用喷砼填充密实。钢架纵向连接采用钢筋,环向间距1m。钢架要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焊接牢固,钢架之间必须按设计纵向连接。
钢架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2排。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和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砼。接长钢架和上部钢架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
架立钢架后必须尽快进行喷砼作业,以使钢架与喷砼共同受力。喷射砼分层进行,先从拱脚或墙角处由下向上喷射,防止上层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角)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角)失稳。钢架要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的间隙用喷混凝土密实;各种形式的钢架要全部被喷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老尖山隧道钢支撑支护参数表
衬砌类型
设置部位
类型
间距(m)
Ⅲ级A型
Ⅲ级C型
Ⅳ级B型
拱墙
格栅钢架
1.0
Ⅴ级A型
全环
型钢(20b)
0.8
Ⅴ级B型
全环
型钢(20b)
0.6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老尖山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初期支护工程
隧道拱部开挖必须按要求设置垫板、28槽钢及锁脚锚杆,边墙开挖过程中拱部钢架不得悬空,并必须及时封闭成环。
围岩钢架支护所材料如型格规格大小均按设计图进行,每榀钢架间间距按设计施工图布设,考虑其影响其整体稳定性的因素的复杂性,暂难以进行施工验算,但我分部加强其整体稳定性观测。
钢架安装工艺流程图
2.1.3钢筋网片施工
钢筋网片采取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将钢筋网片先预制成1.2×1.5m片状,网片安装时尽量将网片点焊在锚杆外露的钢筋头上,防止喷射砼时,网片负重而跌落。现场施工中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格,钢筋网必须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得大于3cm。各级围岩钢筋网片支护参数见下表: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老尖山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初期支护工程
老尖山隧道钢筋网片支护参数表
衬砌类型
设置部位
网格间距(cm)
钢筋规格
Ⅲ级A型
拱墙
25*25
φ6
Ⅲ级C型
拱墙
25*25
φ6
Ⅳ级B型
拱墙
20*20
φ6
Ⅴ级A型
拱墙
20*20
φ8
Ⅴ级B型
拱墙
20*20
φ8
2.1.4喷射混凝土施工
在喷射砼之前,要用高压风将岩壁面的粉尘和杂物冲洗干净,发现松动石块或阻挡喷射砼的物体时,要及时清除。
喷射砼分为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采用湿喷射机施工。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岩面,防止表面风化剥落。复喷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间隔一小时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受喷面要用高压气体,高压水清洗干净,岩面有较大凹洼时,要结合初喷予以找平。复喷砼在锚杆和钢拱架安装后进行,使初期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形。
喷射砼施工为防止砼堵塞管道,骨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为加快砼凝结时间,必须加入速凝剂,初凝时间不大于5分钟,终凝时间不大于10分钟。回弹量要予以控制,拱部不超过25%,边墙不超过15%,挂钢筋网后,回弹率限制可放宽5%,为减少回弹,拱部速凝剂用量必须加大,拱部用量约4%(占水泥用量),边墙用量约2%。喷射分段、分部、分块,按先墙后拱,自下而上进行喷射。喷嘴至岩面的距离为0.8~1.2m,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回弹量。喷嘴与岩面尽量垂直。在实际施工中,拱部按6cm一层,边墙按8cm一层控制。在IV、V级围岩喷纤维混凝土,合成纤维含量1.2kg/m3,具体喷射工艺见下图:
洞身喷射砼施工工艺图

更多推荐

钢架,锚杆,隧道,施工,支护,钢筋,围岩,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