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
国际贸易
第一章 导论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效劳和生产要素的互换的活动。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有可供互换的剩余产品,显现了政治实体。
今世国际贸易进展态势:一、国际贸易进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二、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3、
国际分工向纵深进展;4、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效劳业进展;五、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断提高;六、跨国公
司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角色;7、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趋增强;八、世界贸易体制增强,贸易自由化
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九、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进展;10、显现国际物流“革命”;1一、
中国贸易地位崛起。
对外贸易的分类:一、按交易内容:货物贸易,效劳贸易,国际技术贸易。二、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出口贸
易,入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入口,净出口与净入口。3、按交易对象: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
易。4、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
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式。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式。
总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效劳贸易值相加上和。
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钱计算的贸易额。
对外贸易差额:是一按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入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讲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形。出
口>入口,贸易顺差;出口<入口,贸易逆差。出口=出口,贸易平稳。(当显现贸易顺差时,本币会升值,从而致
使拉动内需,国内企业产业调整,减少出口,就业压力,外汇贬值等)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说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效劳的去向地和入口货物和效劳的来源地。计算公式:(对某国的
出口或入口贸易额/对世界出口或入口贸易额)*100%。
对外贸易地域散布: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对世界出口或入口/
整个世界贸易额)*100%。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贸易总依存度
=对外贸易额/GDP或GNP*100%
阻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国内和世界市场的进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转变和地域特点等。
第三章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作用:一、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二、国际分工增进国内分工的进展;3、国际分工推动世界市场的
扩大;4、国际分工阻碍国际贸易格局。
国际分工的特点: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二、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国际分工形式: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外包型,网状型。
进展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人口与市场,交通和通信业,资本流动,国际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与政
策。
绝对本钱理论-亚当 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前提:国际分工提高劳动生存率;二、原那么:本钱的绝对
优势;3、评判:a、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b、将国际贸易纳入市场体系中;c、互换是人类的本性;d、
没有考虑特例。
比较本钱理论-大卫 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两优当中取最优,两劣当中取次劣”。(评判:科学性-互惠互
利,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互利≠等价互换;局限性: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互换价值,并未揭露缘故,缺乏
动态分析。)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国际分工永久是和必然的国际生产关
系联系一路的。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奥原理:一、贸易的直接缘故根基于商品的价钱不同;二、货物价钱的不同来源于国
家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3、生产要素的比例决定具体产业的设立。
里昂惕夫之谜-对赫-奥原理投入产出的分析方式:一、要素非同质论(劳动熟练)-不能说明;二、人力资
本论(技术)-迷消失;3、技术进展理论-迷消失;4、关税和贸易壁垒说-谜减轻了;五、自然资源论-迷消失;
六、要素密集度逆转-不能说明;7.需求偏向。
竞争优势理论-国家钻石体系:四大大体要素:一、生产要素二、需求条件3、关联及辅助性行业4、企业战
略,同业竞争,企业结构。两大变数:政府的作用和机缘。
第四章 世界市场
含义: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效劳和生产要素互换的领域。
组成:一、国家和地域;二、贸易厂商(订约人);3、交易商品;4、市场链体;五、市场管体。
交易方式:一、单纯的商品购销二、包销3、代理4、寄售五、拍卖六、招标与投标7、商品期货交易八、
易货贸易九、补偿贸易10、加工贸易1一、租赁贸易
第五章 世界市场价钱
含义:在必然条件下,世界市场上形成的某种商品的代表性价钱。
价钱种类:一、代表性的世界市场价钱:成交价钱,交易所价钱,拍卖价钱,开标价钱,参考价钱。二、企
业市场营销价钱:出口报价,国外市场定价,协议价钱,挑唆价钱,倾销价钱,垄断价钱。3、国家和集团干与
价钱。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含义: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进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腕,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
制和调剂的行为。
目的:一、增进经济进展与稳固二、增强和完善经济体制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4、爱惜国内市场五、
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类型:自由贸易政策,爱惜贸易政策,治理贸易政策(依照:国家是不是干与;转变缘故:受制于世界经济
进展的周期和贸易大国竞争力的转变)
重商主义:一、要义:贵金属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对外贸易维持顺差;二、晚期方法:一、限制入口二、
增进出口3、管制欠缺物资出口4、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五、其他方法。
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一、自由贸易能够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二、自由贸易扩大国民真实收入3、自由
贸易能够阻止垄断4、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存。
爱惜贸易政策:一、经济进展时期决定贸易政策二、国家干与贸易有利于经济快速进展3、爱惜贸易对象与
爱惜时刻的条件4、爱惜幼稚工业的要紧手腕五、爱惜必需与工业进展时期相适应。
超爱惜贸易政策:一、爱惜贸易对象从幼稚产业到成熟产业二、爱惜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3、爱惜目的
从防御转为进攻4、爱惜企业从一样转向大企业五、爱惜的方法从关税到非关税。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边际消费偏向=消费变更额/收入变更额,二、K=1/1-边际消费偏向,3、国民所得
增加=乘数(K)*投资的增加量。
第八章 国际贸易增进
外交经济:一、它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二、它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腕或依托,为实现和保护本国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之外
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的行为。
出口增进:一、推行国家出口战略二、成立出口财政性政策方法3、出口信贷与保险(国家政策性保险)4、
出口退税(为增进出口,世界各国均实行出口退税方法,把税收退还给出口厂商)五、出口补助(为扩大出口,
政府或公共机构对出口厂商提供的财政资助)
出口信贷特点:一、相对优惠的贷款二、官方资助3、与保险相结合4、最终目的为了支持出口(出口买方、
卖方信贷区别:一、借款人不同二、信誉性不同3、风险大小不同)
商品倾销:一、含义:确实是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价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其目的是
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二、条件:低于国内市场价钱,对入口国的工业造成要挟,要
挟的造成与低价有关3、类型:偶然性倾销,间接性或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外汇倾销:一、含义:是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扩大出口的方法。二、条件: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
物价上涨的程度,其他国家未采取相应贬值和报复方法。
经济特区的要紧形式: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工业科技园
区和综合性经济特区等。
第九章 关税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税境域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是一种间接税。
海关:是设在关税境域上的国家行政治理机构,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的重要工具。
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关税水平:一、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入口关税的平均税率。二、简单算术平均法:关税水平=(税那么中所
有税目的税率之和/税那么中所有税目之和)*100%。3、加权算术平均法:关税水平=入口关税总额/入口商品总
值。
关税类别:一、按商品流向:入口关税,出口关税,过境关税;二、按征税目的:财政关税,爱惜关税,处
惩关税或报复关税;3、按关税待遇:一般关税,优惠关税;4、按常规与临时:法定关税,附加关税(反倾销税,
反补助税和报复关税)。
海关税那么:一样包括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和关税税率表。
计税标准:一、从量税:关税税额=商品入口数量*从量关税税率二、从价税:从价税额=完税价钱*入口从价
税率3、复合税:关税税额=(货物入口数量*从量关税税率)+(完税价钱*入口从价税率)4、选择税五、滑准
税六、差价税7、季节税。
通关手续:货物的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等环节。
关税减免范围:有关国际协定中的的货物,商业价值的样品,人体医治物质、血型鉴定和组织分类试剂,因
迁居而入口的动产,布置第二居所利用的家具和家用物品等。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入口的必然数额之内的入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数额的入口商品那
么征收较高的关税。
关税名义爱惜率:NRP=(P'-P)/P*100%(P为入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钱,P'为入口商品的国内市场价钱)。
关税有效爱惜率:ERP=(V'-V)/V*100%(V为自由贸易条件下某一产品生产进程的增值,V'在各类关税爱
惜方法作用下该产品生产进程的增值)。
关税的升级结构:阶梯式升级结构-低级产品:关税低;中间产品:较低;终极产品:较高-使终极产品受到
最充分的爱惜。
第十章 非关税壁垒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一、入口配额制,二、“志愿”出口配额制,3、入口许可证制,4、外汇管制,五、入
口押金制,六、入口最低限价制,7、政府采购歧视,八、海关任意估价。
技术性贸易壁垒:一、含义:是指通过设立技术标准等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入口难度,最终达到限
制入口的目的。二、特点:普遍性,隐蔽性,合理性,复杂性,灵活性,阻碍大。3、阻碍:a、对发达国家的阻
碍小于对进展中出口国家的阻碍;b、对进展中国家来讲,带来的阻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c、对整个国际贸易的
阻碍。(合法技术贸易壁垒和不合法技术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一、含义:以爱惜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而苛刻的环保制度
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域的产品及效劳设置障碍,限制入口,以爱惜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二、成因:国际社会爱惜环境的要求,消费观念的更新,国际竞争的需要,应付“恐怖”事件。3、形式:技术
标准,环境标志,包装制度,卫生检疫制度,管制制度。
第十二章 国际效劳贸易
含义:狭义-无形介于国家之间的直接的输入或输出效劳活动;广义-有形劳动力输出或输入活动,也包括无
形的提供者和利用者在没有接触的情形下的交易活动。
类别:一、商务效劳二、通信效劳3、建筑及相关工程效劳4、分销效劳五、教育效劳六、环境效劳7、金
融效劳八、与健康有关的效劳及社会效劳九、娱乐、文化和体育效劳10、旅行和与旅行相关的效劳1一、运输
效劳。
形式:一、跨境交付二、跨境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国际效劳贸易壁垒的种类:一、产品移动堡垒二、资本移动堡垒3、人员移动壁垒4、开发权壁垒五、垄断
壁垒六、政府补助壁垒。
第十三章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分类:一、按投资时刻长短(五年为分界限):长期投资和短时间投资;二、按资本来源:公共投
资和私人投资;3、以资本的特性:对外间接投资(FII)和对外直接投资(FDI)-区别:一、投资者的权利不同二、
流动性和风险性不同(FII流动性大,风险小)3、投资渠道不同(FII证券交易市场;FDI合同协议)4、投资
内涵不同(FII虚拟资本;FDI商品资本)五、收益不同(FII股息利息;FDI利润)。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一、追求昂贵的利润二、资源导向型投资3、市场导向型投资4、效率导向型投资五、
分散投资型六、技术导向型7、追求优惠政策八、环境污染转移九、全世界战略型投资
直接投资考虑的要素:一、国家资源状况二、外国投资者参与度3、国家投资环境4、法规设置状况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一、扩大公司内部贸易二、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3、及时调整投资方向4、成立公司
战略联盟五、多种经营六、本地化7、普遍利用电子商务八、构筑全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垄断优势理论:全然因素-市场不完全性,获利条件-垄断优势。
内部化理论:一、企业内部成立市场的进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以解决由于外部市场不完全
而造成的供需不能正常互换问题。二、动因:避免技术流失,特殊产品的需求,规模经济。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垄断优势+企业优势+竞争优势>企业国外生存的附加本钱。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含义:是指区域内或区域之间的国家和政治实体通过书面文件,慢慢实现彼此之间在货物、效劳和要素的自
由流动,进行各类要素的合理配置,增进彼其间的经济与进展,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和谐产业、财政和
货币政策,并相应成立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进程。表现形式:经济贸易集团
形式和层次:一、自由贸易区二、关税同盟3、一起市场4、经济联盟五、经济一起体(层次不断提高)
今世要紧经济贸易集团: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二、安第斯一起市场3、亚太经合组织4、中美洲一起市场五、
加勒比一起体六、西非国家经济一起体7、欧洲联盟八、欧洲自由贸易区九、海湾联合会10、拉美一体化协会1
一、南方一起市场1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3、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第十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
组织结构: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理事会,委员会,诸边贸易协议设置的机构,秘书处
中国与WTO:一、2001年11月10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一致通过中国加入WTO的决议;2001年12月
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二、机缘与挑战:利益-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二、有
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3、增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进展4、增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进展;
机缘-一、拓展国际市场二、改善投资环境3、扩大对外投资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五、增进国有企业改革六、增
进私营企业的进展;挑战-一些政策法规还不适应WTO规那么,政府已有的和惯用的宏观调控手腕受到制约,解
决“三农”问题面临新的困难,部份工业产业竞争加重,效劳业压力大,就业问题突出,人材竞争加重,地域进
展可能加倍不平稳等。
更多推荐
贸易,出口,关税,国际,入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