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购协议-中财股份

2023年9月11日发(作者:东口)
第45集安史之乱
主要内容:讲述天宝后期,唐玄宗倦怠朝政、任用奸臣,以致最终发生安史之乱
的背景和经过。
背景
唐朝建立以后,经过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五任皇帝总共六十多年的
励精图治,唐朝国势强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迎来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在
这期间虽然有过长达十几年的武氏专权,后来又有韦氏和太平公主两次君临的威
胁,但无论是在老百姓眼中还是在外族人看来,大唐王朝一直都在马不停蹄地向
前迈进。
公元712年八月,28岁的李隆基登上皇位,后人又称他唐明皇,唐玄宗是
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一年后,李隆基诛灭姑姑太平公主及
其势力,稳定了自己的政权。
唐玄宗从小仰慕他的曾祖父,即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年
轻的开元天子下定决心“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要将李家王朝继续推向强
盛。
唐玄宗任用贤才、整顿吏治,改革财政、田户检括,变革军事体制,在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三十年过去,王朝经济更加繁荣,
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八方来朝、文化兴盛,盛唐气象喷薄而出,大唐帝国进入
经济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伟大的功业面前,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封建君主要做到慎始敬终恐怕很难,
唐玄宗同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历史的轮回之中。
随着大唐盛世的如期而至,这位居功至伟的皇帝其人性的弱点、潜藏多年的
喜好、气质和他那放浪的情怀随着晚年的到来开始泛滥,这一切酿成一场连唐玄
宗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民族大劫难。
唐玄宗在天宝四年以后对国家事务的关心明显削弱了,这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当时整个边境上的形势、国内的形势都比较稳定,经济社会文化都在向前发
展,给人一种好像已经没什么矛盾且制度上的变革在开元年间已经完成了的假象,
二是唐玄宗年事渐高,对朝政有些倦怠,觉得天下太平了,就慢慢滋生出追求享
乐、追求安逸的心理。
奸相李林甫
任用背景
唐玄宗一度极为欣赏张九龄,因为他正直、清廉、文采出众、有治国之才,
他尤其欣赏张九龄敢于针锋相对、坚持己见,然而随着奸相李林甫逐渐上位,关
于张九龄的谗言不断地传到唐玄宗的耳朵里。
公元736年十一月,中书令张九龄罢相,改任尚书右丞相。对此,张九龄
早有思想准备,他在离开长安谪居荆州之前留下了一首感遇诗,其中两句写道: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这里的白云指的就是宰相李林甫,但罢相后的张九龄
只能感叹,对唐玄宗他已经无能为力。
李唐宗室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李林甫独揽大权16年,这不仅在玄宗时期
的宰相中绝无仅有,即便在整个唐朝历史上也极为罕见。李林甫这类权相的出现
是唐代宰相制度演变的必然结果,李林甫任宰相前12年,宰相机构开始独立于
三省制之外,从此宰相不仅具有决策权,而且有行政权,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一人
之手。
经过
李林甫有出色的行政才能,他帮助唐玄宗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制度改革:
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经济发展等,唐玄宗很依赖李林甫,因为李
林甫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较强,他解决国家出现的选官问题、财政问题、边疆问题
很到位,后来唐玄宗深居宫中,整个朝政都由李林甫来把持。
为了维护和扩张自己的势力,李林甫极力排挤打击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和比
自己更有才华的人,并为此制造了多起冤狱置对手于死地,“口蜜腹剑”这个成
语就源于当时的人对李林甫的形容。
李林甫坏事做绝,就连他的儿子也不免替他担忧。有一次,父子俩同游后花
园,他的儿子指着正在做工的民夫问:您的冤家仇人现在可是遍布天下,将来一
旦大祸临头,您就是想当这样一个民夫恐怕都不可能了吧?李林甫苦笑着说:事
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结局
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尸体尚未下葬,杨国忠就立即诬陷他谋反。唐
玄宗震怒,下令抄家,命人打开棺材,拖出李林甫的尸体,扒下他身上的官服,
抠出塞在他嘴里的宝珠,然后把尸体塞进普通百姓使用的棺材里,不许使用宰相
丧葬礼仪。
此时的唐朝因为唐玄宗对朝政的倦怠,再加上李林甫的嫉贤妒能,导致了大
量治国人才的缺失。
杨玉环和杨国忠
上位背景
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
即位后,封王氏为皇后,开始很宠她,但后来忙于朝政,忽略了自己的感情生活。
多年以后,王皇后人老色衰,而且没有子嗣,唐玄宗便移情别恋,迷上了年轻漂
亮的武惠妃,唐玄宗53岁时,38岁的武惠妃不幸去世,多情的唐玄宗感到内
心空虛,他需要新的情感寄托,于是有着鱼沉落雁之容的杨玉环轻移莲步、千娇
百媚地向唐玄宗款款走去。
得到杨贵妃这个上天赐给的尤物,进入老年的唐玄宗可谓老梅生嫩枝,唐玄
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行动不仅释放在杨玉环本人身上,就连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这
个曾经穷困潦倒的小混混也因此时来运转,迅速成为了朝廷的重臣。
经过
公元752年,杨国忠顺利接过李林甫手中的权杖,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
的专权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人心狠手辣,不听他摆布的人全都遭到贬逐。前一
任奸臣死了,下一任奸臣立即顶替上去,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所谓的人
才遴选只能是逆向淘汰,优汰劣胜的结果是奸臣当道,奸臣当道的结果必定是天
下大乱、百姓遭殃、政权覆灭。
平心而论,杨国忠可以进入朝廷确实与杨玉环有关系,但受到唐玄宗的重用,
也是因为他的理财能力,他善于增加国家的收入。
如今的骊山脚下,每天都要演出的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是以唐朝华
清宫遗址为背景,以盛唐文化为主题,根据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改编创排而
成,这部舞剧最华彩的一场就是贵妃出浴。
在唐朝,每年秋冬,唐玄宗都要和杨贵妃一起来到骊山脚下的温泉宫洗浴宴
饮、日夜欢娱、弦歌不辍,唐玄宗将管理大唐江山的大权交给他心目中的忠臣杨
国忠,这样他就可以放手朝政,带着心爱的妃子杨玉环一心一意享受他幸福的晚
年生活。
每当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便命人从岭南进贡荔枝,用驿马送往长安。驿马
昼夜兼程,一匹马累死,另一匹马接着跑,三天三夜送到长安,打开后荔枝色泽
如初、味道鲜美,吃着味道鲜美的荔枝,杨贵妃笑了,唐玄宗脸上的皱纹也绽开
了。“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生动描写了当时这对恋人之间的美好景象,也道出了世人的无
奈。而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就没有这么含蓄了,在他路过骊山脚下时,有人告诉他
皇上和贵妃正在里面宴饮作乐呢,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
穷困潦倒的诗人杜甫在盛世大唐时代弹奏出的不和谐的音符。
结果
作为最高权力者的唐玄宗既然都已经开始追逐声色犬马,于是从中央到地方,
大小官吏群起仿效,他们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盛世表象之下是老百姓越来越沉
重的徭役和赋税。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曾经无限感慨
地说:“人君崇华靡以示人,适足为大盗之招也”,意思是君王向人民展示他的豪
华奢侈,最大的功用就是鼓励大盗动手,这个觊觎大唐王朝的王位已经多年的大
盗就是日后掀起安史之乱这场席卷半个中国滔天巨浪的主角——安禄山。
安禄山
生平
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到中原。在唐代,
安禄山算得上是一个舞蹈明星,在唐皇宫的夜宴上,最为精彩的片段就是体重高
达三百多斤的安禄山与体态丰腴的杨贵妃共同表演的胡旋舞。
安禄山跳舞跳得非常好,跳胡旋舞可以转好几百个圈。他的肚子特别大,唐
玄宗问他:此儿腹中何物?安禄山特别会说话,回答:此无它,唯有赤心一颗,
唐玄宗很喜欢他。
安禄山是来自营州粟特部落的杂种胡儿,年轻时很会做生意,他拥有的金银
财宝堆积如山,安禄山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拿钱财贿赂唐玄宗身边的人,让他们在
皇帝老头面前经常美言自已,但安禄山仍嫌不够,他心里很清楚,要想得到唐玄
宗最高级别的信任还要使出特殊手段。
安禄山也很会表现,既不拜玄宗也不拜太子,就拜杨贵妃,说:胡人只知道
有母不知有父。
杨贵妃其实比安禄山小九岁,结果她把安禄山认成她儿子,还给他举行了一
次叫洗儿仪式,把安禄山安排到宫里,给他洗了澡,然后让好多宫女把他抬起来
在宫里面巡游。
埋下祸端
从唐睿宗开始,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立节度使,到了公元
721年的时候基本完成九大节度使的设置,其控制的区域分别是范阳、平卢、河
东、朔方、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剑南,九大节度使其实相当于九个军区司
令员。到了天宝末年,靠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幸,野心家安禄山一路平步青云,
同时担任三个地区的节度使,一人统率十五万最精锐的帝国部队,成为兵力最强
的节度使。
到了天宝年间,唐朝全国兵力的总数当中,边境地区节度使占掉了一大半,
节度使的军队加起来比中央能够控制的军队还要翻倍。安禄山本人兼任三个大军
区的司令员,而中央只有一支皇帝的禁卫军,也就是七八万人,这些人还都是些
市井子弟,缺少训练,没什么战斗力,这就是所谓尾大不掉之势,是兵家之大忌、
治国之大忌。
天宝末年的一天,唐玄宗与自己最宠信的宦官高力士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
唐玄宗说自己老了,所有事情都安排别人去做,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高
力士则说,听说最近云南的战事损失了帝国的许多部队,而边将普遍拥兵太盛,
臣下担心一旦出事就没救了,陛下怎能说没有忧虑呢?高力士一语成谶,因为安
史之乱就在前面不远处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安史之乱
经过
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与他的同乡史思明以及手下一批番将
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长达七年半之久的安史之乱由此拉开序
幕。
安禄山统领15万叛军从范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烧杀抢掠,直奔都城长
安王位而去,安禄山的军队沿西南而下,首先攻下荥阳,十几天后东京洛阳城失
守,唐军退守潼关。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唐玄宗的家乡东京洛阳龙袍加身,昭告天
下:建立燕帝国,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圣武。
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攻打潼关,唐玄宗没有想到驻守在潼关的二十万
官兵竟也会一触即溃,潼关陷落,安禄山的部队直指长安,安禄山仅仅用了半年
多的时间就轻松占领了大唐帝国已盘踞一百年的首都——长安。
六月十三日凌晨,唐玄宗带领杨贵妃姐妹、部分皇子皇孙以及杨国忠、韦见
素等宰相,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的禁军的护卫下,匆匆逃出京城,向四川蜀
地撤退。
皇帝出逃,全城动摇,京城士人纷纷逃往山谷中避难,逃难的队伍东西绵延
长达二百里,从皇宫里逃出来的宫娥妃嫔东躲西藏、哭声一片,将相之家的金银
财宝散落一地,有不少人也随唐玄宗一路西行,他们相信皇帝的去处就是最安全
的地方。在绵延长达二百里的逃难队伍中,诗人杜甫也分担着所有的流亡者应有
的命运,这位终生与苦难相伴的诗人逃亡途中曾一度陷入绝望,不能前行。
马嵬坡,这个即使在当时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地方,因安史之乱而载入史
册。唐玄宗一行从长安城逃出后,一路西行到达马嵬坡,士兵发生了兵变,士兵
团团围住皇帝歇息的驿站,他们不敢向皇帝发难,却将满腔怒火喷向了杨国忠,
杨国忠已死,乱兵又四处搜索,把杨氏一门的人几乎全部杀光。接下来,他们将
最后的怒火指向了唐玄宗的最爱。在陪伴唐玄宗度过长达十六个春秋之后,这个
大唐最美丽的女人——38岁的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这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
女人,当她为唐玄宗付出生命的那一刻起,她的形象就开始变的复杂多面,留给
后世的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同时失去了江山和美人的唐玄宗变得万念俱灰,他拒绝了百姓请他留下抵抗
叛军的请求,太子李亨被唐玄宗留下来,在部下的建议下,李亨率军抵达了朔方
并在七月十二日即位,这就是唐肃宗,他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并改年号为至德元
年。对唐玄宗而言,太子李亨的登基终结了其长达44年的帝王生涯,但对唐王
朝而言,唐肃宗的即位成为平叛与复兴的起点。
公元757年正月,因争夺王位,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残忍杀死,同年九月
十三日,郭子仪率军从凤翔出发,在长安城南香积寺北大败叛军,收复长安,郭
子仪继续率兵追击叛军,十月十六日,安庆绪逃离洛阳、退往相州,后来在逃亡
突厥的途中死于内乱。在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后,逃离长安两年之久的唐玄宗回来,
受到了官员百姓的夹道欢迎。
公元761年三月,同样为了王位,史朝义残忍地杀死了他的父亲史思明。
763年,史朝义在试图向北逃入契丹途中被迫自杀。至此,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
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就在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的前六个月,这场战乱的第一主角
唐玄宗在郁郁寡欢中离世,这个创造了盛世,又将盛世带入乱世的君王最终未能
看到李唐天下复归太平的那一天。
后世影响
安史之乱再次证明民族的内乱从来没有胜利可言,有的只是全面的俱伤,安
史之乱告诉我们盛世的到来需要数代人的努力,盛极而衰却招之即来。
经过这场战乱,唐朝人口锐减、经济衰退、内部藩镇割据、外部边患不断加
剧,吐蕃野心勃勃、反复骚扰,占领唐朝大片土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安史之乱
以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
夷夏之辨从此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变成朝野上下的共
识,这种心态的影响十分长远。
施工许可证查询-甘肃电投利好消息

更多推荐
君临南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