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原理四个过程简述?

空调其原理是基于卡诺循环:只有两个热源(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循环的四个步骤:等温吸热,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

绝热膨胀,这个过程系统对外界环境做功,温度降低;

等温放热,这个过程系统向外界环境放热,体积降低;

绝热压缩,在这过程中外界环境对系统做功,恢复原来的状态。

卡诺循环对应于空调的四大件:蒸发器——等温吸热;膨胀阀——绝热膨胀;冷凝器——等温放热;压缩机——绝热压缩。

我们把室内环境定义为低温热源、把室外环境定义为高温热源,然后将蒸发器放置在室内、把冷凝器放置于室外,这就形成了空调最原始的形态。

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氟利昂,氟利昂在室外压缩机压缩以后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室外机冷凝形成低温高压的液体——过膨胀阀以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在室内机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再进入压缩机压缩。

随着空调行业的发展,在空调设备又加入了很多附属功能:除湿、杀菌、消音、除尘等,也对空调性能的好坏提出了能效比的概念。

空调的四个过程是: 压缩-冷凝-节流-蒸发-

压缩,是把气态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冷凝,是把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向外放热,冷却凝结成常温、高压的液体。

节流,是把常温高压的液体,通过节流装置(毛细管、过冷管组、膨胀阀)节制调节到蒸发器的冷媒流量。

蒸发,是蒸发器吸收热量,加热低压液态的冷媒沸腾变成气体冷媒。

先压缩,,冷凝放热,节流膨胀,蒸发吸热。

自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是根据各传感器检测到车内的温度、蒸发器温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以及其他有关的开关信号等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散热器风扇、冷凝器风扇、压缩机离合器、鼓风机电动机及其空气控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控制车内温度。汽车空调自动温度控制ATC,俗称恒温空调系统。一旦设定目标温度,ATC系统即自动控制与调整,使车内温度保持在设定值。自动控制系统由车内温度传感器、车外空气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阳光传感器、空气控制电动机、加热器和冷凝器风扇、车内控制装置组成。空调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鼓风机等组成各部件之间采用铜管(或铝管)和高压橡胶管连接成一个密闭系统。扩展资料:

1.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空调已经由计算机控制。完善的汽车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量和风向等进行自动调节,给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保证在各种外界气候和条件下使乘客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中,而且还能检测进行故障。

2.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包括车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回风和送风模式自动控制以及运转方式和换气量控制等控制功能。电控单元将根据驾驶员或乘客通过空调显示控制面板上的按钮进行的设定,使空调系统自动运行。

3.并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及时地进行调整,使车内的空气环境保持最佳状态。电控单元还可以根据气候变化通过选择送风口,改变车内的温度分布。

4.经济运行控制功能当车外温度与设定的车内温度较为接近时,电控单元可以缩短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甚至在不启动压缩机的情况下,就能使车内温度保持设定状态,达到节能目的。

5.全面的显示功能通过安置在汽车仪表盘上的空调显示控制面板,可以随时显示当时的设置温度、车内温度、车外温度、送风速度、回风和送风口状态以及空调系统运行方式等信息,使驾驶员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6.故障检测和安全功能电控单元通过自诊断系统可以对系统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对故障情况进行判断,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时,使系统传入相应的故障安全状态,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简述空调制冷系统组成及制冷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了解下:

物体的三种形态:固相、液相、汽相。

三相转换的热过程:

如何实现持续的蒸发制冷?

如何实现低温环境蒸发-高温环境下冷凝?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压强)V(体积)= 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气体压缩:体积 压强 热量 温度↑ 用气桶打气

气体膨胀:体积 压强 热量 温度↓ 喷雾器喷出

制冷循环汽、液相变的热过程:

一、蒸发器:蒸发、吸热、等温、定压;

二、压缩机:压缩、升温、绝热、升压;

三、冷凝器:冷凝、放热、等温、定压;

四、膨胀阀:膨胀、降温、绝热、降压。

选一种压力、温度接近常规易于沸腾的工质-制冷剂:

制冷剂:

氨、氟利昂:R22 ,即二氟-氯甲烷,CHCLF2

饱和点:1KG、-40℃;5KG、0℃ 。19KG、50℃。

对臭氧层有一定破坏,限制使用到2020年替代品 R410A、R407C 等;

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不燃烧的气体。同时它们又很容易液化,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致冷剂。

制冷机的作用:

在自然状态下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正如水向低处流)

而空调的要求是要把低温环境的热量搬到高温环境去;(正如要水向高处流)

制冷系统的效率:

制冷系数-制冷机组的效率指标也称能效比; 制冷量与总的输入电功率的比值;

其含意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电能(或热能)所产生的冷量;标牌上一般可以看到,用于空调大约在3左右。

空气调节的功能:

调节室内温度;调节室内湿度;调节室内空气洁净度、新鲜度;

控制大空间房屋内的空气流向、流速;不要把制冷和空气调节混为一谈。

通风:空调;消防 排烟、组织气流。

空调系统供冷方式:

冷媒不同:

VAV:变风量系统,组合机组、风道送风;

VRV:制冷剂系统,风冷模块、家用机组;

VWV:冷水系统,风机盘管。

空调运行中应观注的状态:

压缩机:出口压力(1300~1900kp)、温度(60~90℃);

蒸发器:出口压力(300~600kp)、温度(5~10℃);

冷凝器:出口压力(1100~1600kp)、温度(50℃上下);

冷冻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10~15 ℃ ;

冷却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50~60 ℃ ;

每台转动设备的声音、振动、润滑油(50℃ )等;

真空度(吸收式):不同的机组及天气状况,参数会不同,应根据说明书和运行经验确定。

各点参数的确定:

以温度需求定压力值;

制冷侧温度的确定顺序:空调房间温度(26℃)→送风温度(15-20℃ )→冷水温度(10-15℃)→蒸发温度(5-10℃)。

冷凝侧温度的确定顺序:室外大气温度(45℃ )→冷却水温(50℃~ 60 ℃ )→压缩机出口温度(60℃~90℃ )。

根据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出口温度确定压缩比(4:13)。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输入输出看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电压、电流、电量等;

密封涵垫无泄漏;法兰、盘根、填料涵;

运动部件保润滑;油位窗、加油周期、润滑泵、轴承等;

固定部件不松动;地脚、压盖、支座等。

重点部位:

转动机械(压缩机、水泵):声音、振动、润滑、地脚、仪表、电压、电流等;

水质:指标化验、加药、水处理装置;

冷却塔:观察风扇、布水是否均匀、水质(特别应注意及时清理藻类、杀菌);泄漏;

空调、新风机组:进出水温、压力;风机声音、震动;新风阀门开度;出风温度;定期清扫过滤网;

风机盘管、出风口:定期清扫。

调试:

1、压缩机、循环泵、冷却塔、空调机组的工作参数,应尽量接近说明书的额定值;

2、并联运行的设备,流量分配应匹配、均衡;

3、尽可能使设备运行在高效率(额定)区间;

4、调试正常、稳定后的参数,应记录在案,作为巡视检查时的参照值。

空调运行工作流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制冷系统有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毛细管。制冷原理是利用了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过程。

更多推荐

空调集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