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地板品牌前30排名-免费500套自建房图纸

B50100插床大修理与方案
2023年4月30日发(作者:空调制冷效果不明显)

B50100插床机械大修技术方案

设备名称: 插床 设备型号:B50100 资产编号:074011

大修编号: 厂:抚顺 出厂日期:19779

安装使用时间: 1988 机床重量:21t 设备使用单位:二金工车间

拟安装单位:二装车间 编制时间:20071

一、 设备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一) 机械部分

1 该设备床身、上下滑座、工作台、滑枕导轨,磨损严重,工作台回转间隙大,

分度精度差。

2 进给箱及各运动部件间传动间隙大,部分部件磨损严重,进给机构脱档严重。

3 上下滑座的传动丝杠、丝母磨损,间隙大。

4 机床润滑系统老化及手动润滑泵失去作用,漏油严重。机床几何精度和加工

精度差。

(二)电气部分

1 电气系统落后,插头主电机为G-M(发电机-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

2 插头往复运动没有减速过程,安全隐患大;

3 系统元器件和线路老化,配电盘零乱;

4 机床电机过载保护为热继电器保护。

根据机床现状,该设备需全面进行机械大修,恢复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加工

精度。电气系统更新,改造G-M系统。

二、修理内容及要求

(一)机械部分

1、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滑枕最大行程 1000 mm

滑枕最小行程 300 mm

滑枕调整移动量 840 mm

切削速度 430 m/

返程速度 730 m/

加工工件最大高度 1100 mm

加工工件最大外径 2000mm

工作台直径 1250 mm

工作台最大行程 纵向 1200 mm 横向 1000 mm 回转 360

工作台进给范围 纵向 横向 0.25 mm/双行程

工作台快速 纵向 500 mm/ 横向 500 mm/ 回转 0.46 mm/

工作台承载重量 5t

2、机床拆卸

2.1将机床工作台开至便于拆卸位置,切断电源。将各油箱液压油放尽。清理工

作现场,便于安全作业。采取部件拆卸、吊装、逐步分解的方法进行。

2.2机床分解顺序:主电机——平衡锤——滑枕、滑座——滑枕传动蜗轮箱——

上床身——进给箱及各传动机构——工作台——上滑座——下滑座——下床

身。

3、下床身导轨的修理:

1100

200

200

A2

B2

B3

C2

B4

A1

55

00

C1

B1

下床身导轨示意图

3.1下床身导轨为矩形导轨。A1A2B1B2C1C2各导轨面进行精刨,表

面进行电火花淬火处理。或进行各导轨的精磨。符合几何精度标准。

3.2按照平导轨加工的实际加工量,精刨空刀槽,并与导轨面保持平行。

3.3要求精刨或精磨后,各导轨面的直线度0.03/10000.04/全长,A1A2

的平行度达0.02/1000B1B2面和B3B4面的平行度0.02/1000C1A1

面和C2A2面的平行度0.02。粗糙度达Ra0.8

4、下滑座的修理

1145

192

A1A2

B1

C1

C2

B2

192

传动轴中心孔

下滑座导轨示意图

4.1下滑座上导轨面为平面燕尾导轨。A1A2C1C2平导轨面和B1B2

燕尾导轨面进行精刨,表面进行电火花淬火处理。或进行各导轨的精磨。符合

几何精度标准。

4.2精刨空刀槽,并与导轨面保持平行。

4.3要求精刨或精磨后,各导轨面的直线度0.03/10000.04/全长,A1A2

的平行度达0.02/1000B1B2面的平行度0.02/1000C1 C2A1A2

的平行度0.02。粗糙度达Ra0.8。与检验棒的上下母线保持平行。

4.4下滑座下导轨面与下床身导轨面进行进行配刮配研,要求接触点达810

/25X25,各导轨面的直线度为0.02/1000,下滑座上导轨面与下床身导轨面的

平行度为0.02,床身导轨纵向与下滑座上导轨面横向的垂直度0.02/1000

4.5配磨或配刮配研下滑座与下床身导轨的压板,间隙0.04塞尺不入。镶条进

行补偿粘接后,进行配刮配研符合标准。更换下滑座纵向移动的丝杠、丝母和

轴承及磨损件,调整丝母座垫板和丝杠、丝母安装的同轴度,保证下滑座移动

灵活,传动平稳。

5、工作台和上滑座的修理

5.1精车、精磨或人工刮研工作台平面,要求工作台平面的平面度不大于

0.03/1000

5.2利用研具人工刮研工作台环行导轨面,要求工作台环行导轨面的接触点达

8/25X25工作台环行导轨面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2符合几何精度

标准。

5.3以修理后符合标准的工作台,与上滑座的环行导轨面进行配刮配研符合标准

要求,工作台的端面跳动不大于0.04

5.4上滑座的下导轨面与下滑座导轨面和55°燕尾导轨面进行配刮配研达标准,

如因加工造成下滑座位移较多,则需进行上滑座的下导轨面的粘接补偿,以保

证工作台回转轴的同心度。要求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2,下滑座纵向

移动与上滑座横向移动的垂直度不大于0.02/1000。镶条进行补偿粘接或重新制

作后,进行配刮配研符合标准。

5.5更换上滑座横向移动的丝杠、丝母和轴承及磨损件,调整丝母座垫板和丝

杠、丝母安装的同轴度,保证上滑座移动灵活,传动平稳。检查工作台回转机

构,更换蜗杆轴承和磨损件,回转结构蜗轮、蜗杆检查磨损情况,磨损严重进

行更换,(蜗轮、蜗杆的更换需甲方认可)保证工作台的回转精度和传动平稳性。

6、滑枕、滑座的修理

360

D

C1

C2

A2

B1

齿

1

0

0

A1

B2

450

滑枕导轨示意图

6.1精磨或人工刮研A1A2B1B2C1C2各导轨面符合几何精度标准。

如采用精刨方法加工修复,则修复后,必须进行各导轨面的电火花淬火处理。

6.2精磨或人工刮研后,要求各导轨面的直线度达0.02/1000A1A2面的平

行度不大于0.04 A1A2面对B1B2面的垂直度为0.02C1B1C2

B2面的平行度为0.02/10000.04/全长。粗糙度达Ra0.8

730

A1

C1

E1

490

C2

E2

A2

B

滑座示意图

6.3E1E2 C2面因磨损加工量较大,则必须将其面粘接耐磨材料后进行精

刨。留刮研余量。

6.4以修理达标准的滑枕,与滑座各导轨面进行配刮配研,符合几何精度标准。

6.5要求滑座经修理后,接触点不少于810/25X25,滑座各导轨面的直线

度达0.02/1000 E1E2面对基准面B面的平行度达0.04 C1C2面的平

行度达0.02/1000E1E2面对A面的平行度为0.02/1000C面对A面的垂直

度为0.03

6.6平镶条进行两面精磨,平行度达0.02,粗糙度达Ra0.8

6.7配磨配刮各压板,要求间隙0.06塞尺塞入不超过25mm.

6.8滑枕、滑座各滑动面油槽修复达标准。

6.9更换滑枕前端刀具垫板,并进行淬火处理。

7、滑枕主传动蜗轮箱及行程调整机构的修理:

7.1滑枕主传动蜗轮箱全部解体检查、清洗,检查各传动件的磨损情况,更换

全部轴承、密封件、已损件。如蜗轮、蜗杆磨损间隙大,则必须整套进行更换。

7.2检查主电机与蜗杆轴间的接手,更换销钉和橡胶垫圈。保证主传动蜗轮箱传

动和反向时无冲击现象和传动平稳。

7.3行程调整机构、连杆机构进行解体检查,更换轴承和磨损的伞齿轮和已损件,

更换已磨损严重的机械撞块。保证调整机构、连杆机构传动平稳、无冲击现象。

7.4检查平衡锤滑轮,更换轴承和更换磨损的钢丝绳,涂装润滑脂。

8、进给箱的修理

8.1进给箱全部解体、清洗,更换全部轴承和已损件,重点检查蜗轮、蜗杆、

紧涨环、齿爪式离合器、齿轮等,如磨损必须进行更换。

8.2检查拨叉和拨块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拨叉和拨块进行补焊修复或更换。

要求变档、定位位置正确,无脱档情况,手柄操作灵活,传动平稳。

8.3检查进给量调整机构,更换已损件。

9、润滑系统的修理

9.1该机床滑枕移动、齿轮、齿条、蜗轮箱的润滑,由安装在上床身上的集中供

油系统供给。调整压力为0.1Mpa .

9.2清洗油池、分油器、滤油器、单向阀,更换油泵(CB-B6,各部润滑油管疏

通和配齐,更换已损坏的润滑油管。要求各油管布局合理、整齐,并固定。保

证各机床润滑部位的润滑正常。

9.3上、下滑座的润滑手动油泵进行更换,疏通和配齐各部润滑油管,保证各

滑座和工作台回转部位润滑正常。

9.4配齐各部刮油板和接油盒,处理蜗轮箱、进给箱漏油现象。

10、机床总装、安装

10.1机床各部件、基础件在部装和总装前,需进行清洗,各基础件、部件箱体

内腔必须进行防锈底漆的涂装。

10.2机床各部机构的手轮、手柄补齐缺件,并进行电镀处理。

10.3机床总装、调整后,各传动部分必须传动平稳,无振动和冲击现象。

10.4机床表面进行补腻子、喷漆。

10.5机床所有要求的更换件,必须保留原实物,在验收时由用户验证。

10.6机床安装使用的地脚螺栓安装用地脚螺栓24X800=12件,M24螺母=12件,

Ф24平垫=12件。垫铁使用机床原垫铁。机床用油:AN68 60 kg

11、机床几何精度和加工精度验收标准

1、床身导轨直线度 a纵向0.04/1000 b横向 0.04/1000

2、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0.03/300

3、工作台端面的跳动 0.04

4、工作台定心孔的径跳 0.03

5、工作台移动时在水平面的直线度 a纵向0.06/1000 b横向 0.06/1000

6、工作台移动时在垂直面的直线度 a纵向0.06/1000 b横向 0.06/1000

7、下滑座纵向移动对工作台横向移动的垂直度 0.02/300

8、滑枕移动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a纵向0.05/500 b横向0.04/500

9、机床加工精度: 试件500X600X500铸铁件

AB面的不平度 0.035

AB面对基面的垂直度 0.06

AB加工面之间的垂直度 0.05

12、机床备件

图纸序号 名称 规格 备件图号

55 下滑座丝杠 M8 Z=2 长度1830mm

54 下滑座丝母 M8 长度2X130mm 3307

下滑座丝母 M8 长度2X130mm 3306

39 上滑座丝杠 M8 长度1385mm

40 上滑座丝母 M8 长度2X110mm 3315

上滑座丝母 M8 长度2X110mm 3314

28 工作台旋转蜗杆M8 Z=1 46´

29 工作台旋转蜗轮M8 Z=100 46´

1 主传动蜗杆 M10 Z=2 10°18´17" 2208

2 主传动蜗轮 M10 Z=45 10°18´17" 2301

紧涨环 4106

摩擦轴套 4129

(二) 气部分

1、机床主要电气参数

机床电气总容量 115KW

机组及扩大机容量 82.7KW

主电机(直流) Z2 30KW 100~500/分;

进给电机型号JO241-4 1.7KW 1410/分;

2、修理内容及要求

本次修理电气系统整体更新。

2.1机床电气系统应当符合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5226.1-2002/IEC

60204-12000

2.1主电机直流调速系统。去掉机组和扩大机部分及其控制回路,主电机直流

调速系统采用英国欧陆公司生产的SSD590C180A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四象限控

制。

2.2主电机更新。将原直流主电机(Z2系列,额定电压220V)更换为上海南

洋电机厂生产的Z4系列直流电机(额定电压440V,额定功率30KW,电机带

强制冷却风机。

2.3更新机床所有位置开关,插头行程用减速、换向、超程的五个位置开关改

用无触点接近开关,建议型号LKC-1024NA10mm常开型,重新制作位置开关

挡块,满足接近开关使用要求;更换进给连锁位置开关和润滑压力继电器及抬

刀电磁铁

2.4检修润滑泵电机、进给电机,包括绕组、轴承、及其它零部件,如有不合

格的全部更换;

2.5更换机床照明及手灯插座,手灯采用交流24V,另外在插头上部加装一盏

300W的金属卤钨灯;

2.6电器柜和按钮站站配置。淘汰原电器柜和按钮站站及其所有电气元器件,

更换全新的GGD电器柜。新电器柜内和按钮站的元器件和连接导线根据大修改

造的电气原理图进行全新配置,具体要求如下:

(1) 柜内和按钮站站盘面平整,元器件布局合理美观,柜门合拢后严密灵活;

(2) 柜内和按钮站盘上电器紧固抗震且无倾斜不正现象,整个柜体应有较好的密

封防尘、防水性能和良好的散热性能,电柜需达到IP54电气安全标准等级;

(3) 盘上的电器布置要合理,附件无缺损;

(4) 所有盘上的导线敷设应不妨碍电器拆卸,导线端头应有线号,字母清晰可辨;

(5) 主电路和控制回路的导线颜色应尽可能的区分颜色,地线的颜色应采用黄绿

双色导线;

(6) 机床电器设备不接地处的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试的检测值均应不小于

1MΩ

(7) 过流开关的动作电流应该与其设定或标示的整定值一致;

(8) 接触器动作灵活且无粘卡;

(9) 所有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均采用Scrinaider合作产品;

(10) 所有按钮、指示灯均采用上海人民电器产品;

(11) 24V开关电源选用台湾明纬产品;

(12) 所有连接导线、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电

流互感器及机床控制变压器、位置开关均采用国内名优产品。

2.7 机床外部敷线。机床的外部敷线要求不同的控制站分别穿耐油蛇皮管进行敷

线,穿管导线的线径应完全满足满负载运行下的载流量。导线端头应有线号,

字母清晰可辨。在一根管子内穿有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时,所有导线应具有适

合于最高电压等级的绝缘性能。在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的管路中应备有备用导

线,备用导线的备用要求如下表:

一根管子内导线根数 3-7 3-12 13-21

备用导线根数 1 2 3

超过21根时,每增加10根,应增加1根备用导线

三、技术资料

1、机床改造部分的操作使用说明书和维修技术手册。

2、机床改造部分的电气原理图、布线图、元件布置图、电气使用说明书、测

试数据报告、元件清单、元件合格证、元件使用说明书,590C说明书、电气原

理图电子版。

3、自诊断信息手册、机床参数手册。

4、机床机械改造部件装配图、传动系统图、轴承布置图、液压原理图和润滑

图。

5、机床机械、电气改造部分的备件图册。

6、机床修理、安装调试报告,精度检验单。

以上技术资料提供二套。(电气资料必须全简体中文)

四、机床拆卸、 安装、验收和技术服务

1 机床的拆卸

由修理方负责机床的拆卸。

2、机床的安装

机床修理后,运到安装工地后,修理方须派遣专家到用户现场负责安装调试,

直至机床安装竣工验收结束。修理方在安装调试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

括旅费、住宿费、劳务费等)由修理方承担。用户提供必要的协作和支持。

3、机床的验收

3.1机床验收包括预验收和终验收。

3.2预验收在修理方现场进行,由修理方交验,用户派专家监督验收,验收合格

后,修理方装运到用户现场。

3.3终验收在用户安装现场进行,由修理方专家和用户方工程师共同验收,基础

件(床身安装)分步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交工手续,双方代表签字生效,并

由修理方提供安装调试记录和报告。

4、验收内容

4.1几何精度检验(包括过程精度和总检精度)

4.2运动(位置)精度检验。

4.3空运行试车和负荷试车。

4.4主要功能验证,附件性能检验。

4.5切削(试件)精度检验。

5、检验标准(包括检验方法)

5.1按机床验收标准和用户方技术要求标准进行。

5.2在用户方工厂进行的切削检验,试件原则上按照标准试件验收,如用户方无

完全符合的试件毛坯时,可选用近似毛坯代替。

6工检量具及试件

6.1预验收所需工检量具及试件由修理方提供。

6.2终验收所需工检量具除用户方现有工检量具外,其余由修理方自备。

6.3终验收试件毛坯由用户方提供。

6.4空运行试车应连续8小时无故障,负荷试车(标准试件加工及满负荷切削试

验)应连续48小时无故障。

7技术服务

7.1 修理方应提供上述条款中提到的所有技术资料及其它用户方认为必须的技

术资料。

7.2修理方负责对用户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 维修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机床改造部分)

8售后服务

8.1机床保修期为安装验收合格后12个月,在此期间,凡由于修理、制造、零

配件质量等原因引起的故障,由修理方无偿处理或更换全新件。

8.2机床投入运行后,修理方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如出现用户方无能力处理的

设备故障或技术问题时,修理方应提供旨在彻底解决问题的技术服务。在接到

用户信息后12小时内给以电话或传真指导,必要时应在三天内派专家到达用户

工厂进行现场处理。

8.3长期提供优惠的备品、备件。

9培训

9.1 修理方负责对用户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经技

术改造后的机床性能、操作和维修)

9.2设备修理安装验收后在用户方工厂现场培训。

9.3培训内容主要有:操作技术、维修等。

9.4培训的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

五、包装运输

1、设备包装运输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标准。防锈、防震、防粗暴装卸,

适合长途运输及整件吊装。

2、运输方式:陆运。

3、交货地点:用户工厂

六、修理工期:按机床的具体修理、交付使用工期确定。

七、其它说明

1.1 投标人应在投标书中针对本技术文件中要求的各项内容提出详细说明,并提

供相应的技术修理方案。

1.2提供修理选购件清单、价格。

1.3提供修理易损件、标准配件清单、价格。

投标总价

1、修理总价:(针对修理内容分项报价)

2、运输保险费。

3、拆卸、安装调试费。

厨房卫生间集成吊顶效果图-家装效果图多少钱一张

B50100插床大修理与方案

更多推荐

上下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