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湿度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人体舒适湿度在45%—65%之间,因此室内湿度保持在此范围内合适,同时为保护室内装修及家具的受潮,湿度最好控制在50%—60%。湿度过高,人会觉得浑身黏糊糊,衣服不干;对于室内装修,湿度很高,地板、墙壁容易受潮发霉,严重的话会石灰脱落等;对家具也有相应湿度过低,感到干燥,口干舌燥的,而且容易着火,引出火灾,因此控制室内湿度对于潮湿,用除湿机进行除湿,湿度可根据需求调控,既保持室内除湿防霉 ,也让人感到清爽的湿度。

适宜居住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是多少?

适宜居住的室内温度是20℃左右,湿度夏季以40%~80%为宜,冬季应控制在30%~60%。

20℃左右的室温最让人舒服。这个温度有利于身体散发多余的热量,如果室温超过25℃,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会有热的感觉。

若室温超过35℃,人体汗腺就开始启动,通过出汗散发体内热量,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头昏脑涨、疲劳等不适的感觉。相反,当温度在8℃~18℃时,人体会向外散热;当室温低于4℃,就会感到寒冷。

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不过,湿度太大也不利于健康,人们可能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

扩展资料:

如何保持室内湿度

妙招一:增加居室清洁频率。用潮湿墩布擦拭地面,清洁的同时进行加湿,增加清洁频率也就为居室多进行了几次加湿。

妙招二:养鱼、养绿植。 养鱼自不必说,鱼缸无论大小,都是为居室又增加了一汪水。养绿色植物更能督促居室保持适当湿度,尤其是蕨类植物。

妙招三: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总的来说,室外的空气湿度相对要大于室内的空气,可在上午下午开窗换气,改变室内空气流动。

参考资料:http://health.people.com/n/2015/0202/c14739-26489947.html

http://health.people.com/n1/2016/1201/c21471-28917018.html

室内湿度达到多少人感觉最舒服?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粘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对人体健康不利。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份,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粘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现代医学还证实,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科学家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正因为空气湿度影响着人体健康,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温度和晴雨,也要关注身边无时不在的空气湿度及其变化。

最好在40%–50% 答案补充 .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2.在暖通方案设计时如何结合人体热舒适的需要

3.人体对动态环境的反应

§5-1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人体的热平衡

(一)人体的基本生理要求:

1、代谢率:

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

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答案补充 30-40度

更多推荐

家庭湿度多少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