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智能小产品-墙布

2023年4月9日发(作者:集成墙板装修一平米多少钱)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部门思政教研部任课教师
授课题目
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授课
时间长度
20分钟
所用教材
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对象高职一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并掌握文化强国的含义、我国文化现状,建设文化强国
的重要性;重点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途径,即坚持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和分析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使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树立文
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勇敢担当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教学重点
文化强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途径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独
立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为主,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图片、图表、
文字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注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
手段相结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2分)
【视频】:《复兴之路》
先观看一段视频,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传
承5000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
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的根本,支撑起
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这段影视资料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
振奋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
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并列于“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勾勒出了文化
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
义,二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视频:《复兴之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引起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6分钟)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一)近代中国道路
中华民族具有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先秦诸子、汉唐气
象、宋明风韵涵养了泱泱大国。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却急剧衰
败,这是为什么?
师生互动:
师:近代中国却急剧衰败,为什么?
生:由于思想保守、文化落后导致经济衰落。
师:19世纪40年代以后更是被人欺辱,任人宰割。直
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国人民
才重新站起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
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
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
大国转化为一个文化强国。
(二)苏联解体的启示
潘基文指出:“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靠意识形态
竞争决出胜负的文明间大战。冷战史证明,政治观念体系竞
争的成败是文明兴衰的关键。苏联领导层未能理解这层变
化,全力争取军事和生产能力上的优势,却在意识形态上采
取守势。赫鲁晓夫时代由于舆论的错误导向,人们开始怀疑
斯大林、回忆苏联共产党、怀疑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
做就是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把文化战略,在苏联周围建立了
60多个电台,用苏联各个民族的语言全天候对苏广播,宣
传西方价值观,歪曲、丑化、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而且
采取的不是空洞说教的方式,而多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播
送一些“回忆录”、“纪实”、“亲历记”。苏联知识界首
先被西方征服,然后是苏联领导集团,最终导致苏联观念上
的崩溃和投降,整个民族陷入生活的混乱和困顿。
历史证明文化搞不好可以误国,文化搞得好可以兴邦。
(三)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
最早认识到文化重要性并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是美
国,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长期的、全局的战略。
何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
化力量,这种力量指的是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思想道德素
质、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发达的文化产业、强大的文化
软实力(国家对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的影响力、号召
力和同化力)。
图片《美国三片》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主要指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
对文化地位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
的主动担当。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政党
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对于我们来说,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文化在
世界文化中的定位;必须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担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
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国文化自信来源于
我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
义文化,改革开放中吸收的西方先进文化,海纳百川形成今
天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
把中华这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渗透到美国,渗透到西方,渗透到全世
界,用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发展引领全世界,用中国
文化唱响世界文化主旋律。
【图片展示】
教师总结:
正如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
平崛起、和平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种“和合”文
化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这种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外交政
策正在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因为我们提倡的是合
作共赢,我们文化的影响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
国发展不仅用中国产品、而且用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引领
世界。
图片:
胡锦涛在联合国
60周年讲话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
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
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
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
体和责任共同体。[1]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
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
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
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
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
文化自强。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直
接关系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前途命运。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学
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民主”思想,不仅扛
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更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今天
每个大学生的思想观点、言行、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和生活
方式,都有形或者无形地影响和辐射整个社会,引领社会主
流文化的发展和方向。
(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
2、一些领域道德示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
观、价值观扭曲。
3、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
4、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多。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
平衡。
6、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
7、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文化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图表:我国文化软
实力
图片:
好莱坞影片《功
夫熊猫》
8、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图表】3个
教师总结:
资料1:我国文化占世界文化比重只有3%,说明我国
文化对世界影响力比较低,说明我国文化比重很低。
资料2:各国文化占GDP的比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还需要抓住机遇发展。
资料3:美国文化12000-15000多亿美元,占世界60%,
美国电影世界发行1-6%,播放占世界的80%。CNN用各种语
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播放,在全球电视新闻频道占据霸主
地位。
师生互动:
师:同学看了好莱坞喜剧片《功夫熊猫》的感受?
生:以中国功夫为主题,该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
观、布景、服装以致食物充满了中国元素。但当我们看到熊
猫阿宝形象时,怎么看都是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没有一星
半点中国大侠的神态。因为传达的是好莱坞的价值,传达的
是美国的文化精神。
师:正如同学所说,这些影片中宣扬的个人主义、拜金
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的意
识形态大量涌入中国,美国文化、美国价值对国人产生了一
定影响,尤其是年轻一代。而且在中国卷走了1.8亿元人民
币,全球票房更是高达6.3亿美元,《功夫熊猫2》在中国
票房达到6亿人民币。美国影视剧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
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
我国文化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文化实力证明必须加快
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第一、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实施。
视频:
在美国纽约播放
的《文化山东》
宣传片
第二、2009年7月22日,我国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
划》,这是中国产业的第一次专项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
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第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
(三)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是政府主导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
务,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指的是从事文化
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我国文化发展取得
巨大成就:
1、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覆盖全
国90%的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804个博物馆、
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图书馆.
3、中国文化加速“走出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10年。
第一所控制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
所孔子学院和509个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视频】:《文化山东》
教师总结:通过中国文化走出去,海外留学生和华人为
中国强大深以为傲,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向往到中国来,对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着迷,提升了国家形象,也提高了我国
文化软实力。
【图片】四张
4、我们创造出越来越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卧虎藏龙、LED
显示屏与皮影戏结合、水晶石的《清明上河图》、在美国的
中国宣传片《中国文化之敦煌》。
图片:
创新的传统文化
我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但同时,我们的文
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全国500多家出
版社年收入,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收入。当美国利
用中国花木兰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
业几乎为零。
结束语:
同学们,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创作者、享有者、传承者,
我们应不断传承中华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传播东方文化,
我们应打破美国西方国家的垄断,让中国媒体的报道也成为
国际社会主流消息之一,让中国文化唱响世界文化的主旋律。
为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
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分钟)
结合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文化素养总结本次课程内容,教
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布置作业内容。
总结复习和反思,
为下次课准备
教学
反思
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国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以及我国与
文化强国的巨大差距,使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状况,帮助大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的危害,
增强了危机感和责任感。大学生表示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
文化,要自觉抵制错误的意识形态,树立正确价值观。如果课堂时间足够应该
能更深入探索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做法。
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
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
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
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
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
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
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
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
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
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
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
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
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
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
标阔步前进。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制高点,谁拥有
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
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文化战略开展了一场杀人不见血、灭国不动声色的冷战思维。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
注)
更多推荐
水晶石图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