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层最美房屋-郑州市装修公司哪家好

2023年4月5日发(作者:十大燃气热水器排行榜)
清代宫廷陈设--挂屏
薛辉
【摘要】挂屏作为屏风类家具发展演化而成的装饰陈设艺术品,随着清代内务府
造办处的设立,其制做工艺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内务府造办处制做
的挂屏数量之丰,使得挂屏得以在宫室苑囿中大量使用,成为清代宫廷陈设的常用
陈设。避暑山庄博物馆所藏挂屏,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是我们
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挂屏;清代宫廷陈设;避暑山庄博物馆
【作者】薛辉
【作者单位】避暑山庄博物馆,河北承德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挂屏,是粘贴或镶嵌在有框的木板上、镜框里供以悬挂使用的屏条,因其如同画轴
和画框一样悬挂于墙壁之上而得名。
挂屏是屏风的一种,是随着屏风类家具的发展演化而成。西周时期,屏风即已出现,
当时称为“戾”,又称“黼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专用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
屏风在保持原有挡风、隔断、遮蔽等实用性的同时,更注重其室内装饰的作用,形
制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常见有座屏、围屏、砚屏等,挂屏就是这类兼具装饰功能
的屏风发展到后来的产物。
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幅木框联屏《绢画弈棋仕女图》,此屏于
1972年出土吐鲁番张礼臣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挂屏实物。宋代以后,亦
有用石、玉、竹等用料雕刻成的类似挂屏的装饰品。至明清期间,随着大量名贵硬
木在家具制作业中的应用,以及技术精湛的木质装饰工艺的出现,挂屏,已摒弃了
屏风原有的实用功能,而成为集镶嵌、雕刻、刺绣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
一身的装饰陈设用艺术品。
随着康熙初年内务府造办处的设立,挂屏的制做工艺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峰。具《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记载,雍正、乾隆时期造办处下属各作达
四十余个,而挂屏制做所涉及的部门最多,基本涵盖了家具制做的各种工艺,多运
用书画、雕刻、镶嵌、织绣等多种手法来装饰。挂屏是档案中提及最多的屏风品种,
高达290余种(含插屏、围屏),其名称常以屏框的材质加屏心的内容构成,如紫檀
木素边油画挂屏、雕竹式紫檀木边油画玻璃挂屏、紫檀木镶嵌银母挂屏、紫檀木树
根式边厢嵌玉珠石万国来朝挂屏、紫檀嵌牙边金银片字挂屏对、雕西番草紫檀木横
披挂屏、鹤鹤深雕松鹤同春挂屏、乌木厢银母大边玻璃挂屏、锦边油画美人挂屏等。
[2]8
内务府造办处制做的挂屏不仅大量采用浮雕、透雕等工艺,而且用料亦十分考究,
边框用料多为紫檀、红木、鸡翅木等,挂钩为铜或铜镀金,屏心用料更是丰富多样,
除常见的大理石片或瓷片外,还有象牙、玉石、珍珠、鸂鶒木、黄杨木、竹、缂丝、
织绣、雕漆、玻璃彩画、珐琅等。形状除了多为矩形屏框的挂屏外,还有其它异型
挂屏,如葫芦式挂屏就是异形挂屏中较常见的品种,另外还制做有挂屏镜、挂屏对
种类。
在制做过程中,无论是造办处新做挂屏还是改做挂屏多由皇帝直接授意进行,其指
示之详尽极为可观。如乾隆十五年(1750年)“传旨:乾清宫西暖阁着做紫檀木边二
面挂屏一件,先画样呈览,准时一面着金廷标画福禄寿,一面俟侯写字,钦此。
(连边高五尺、宽三尺二寸,一寸二分宽边凹面做)于十二月初二日太监吕进忠持出
御笔藏经纸字一张交舒明阿,于十二月初八日太监吕进忠持出金廷标绢画一张,于
十二月二十七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将做得挂屏一件交原处安挂讫。”[1]25-
74又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将油画挂屏一件:“传旨:将边子拆下追金熔化,黄
缎堆花心做材料用,其油画片另做紫檀木边,钦此。于十月初六日郎中白世秀将配
得紫檀木边油画挂屏一件持进呈进讫。”[1]26-332
内务府造办处制做的挂屏数量之丰,使得挂屏做为屏风类的一种得以在宫室苑囿中
大量使用,成为清代宫廷陈设的常用陈设。
以下引录清代不同时期陈设档所载,反映出当时宫廷陈设挂屏的真实情况。《故宫
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二期发表的故宫《倦勤斋陈设档》,记载了倦勤斋的内部
陈设,其中多有关于挂屏的内容:“……南墙挂紫檀边镶漆心诗意挂屏二件……门
斗上挂御笔诗黑漆嵌螺钿边海棠式挂屏二件、紫檀边缂丝西洋人物挂屏二件……见
柱上挂漆挂屏二对……南北墙挂紫檀边缂丝万叟同庆挂屏二件、紫檀边嵌玉梅竹挂
屏二件……”每间均设有挂屏。[4]126
同治八年陈设档记载西宛中南海,涵元殿“明间…紫檀边画玻璃挂屏一件”、含经
味道“东暖阁…纸绢挂屏二件”、寝宫西暖阁“墙上挂:紫檀嵌蚌泥金字挂屏一份;
纸绢挂屏一对”、虚舟北间“…纸绢挂屏二件”、水一方东间“…紫檀边洋漆心嵌
金边万寿菊老少年挂屏一对”。[3]60
避暑山庄万壑松风,康熙《万壑松风图咏》中《万壑松风陈设册》记载,大殿“面
北挂:…御笔字挂屏二件”。[3]114
仅上述记录可见,挂屏在清代宫廷中已经成为室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一)紫檀鸂鶒木采集芝仙挂屏
此幅挂屏横130厘米,纵95厘米。框边为三层,外层紫檀边,次层铜边,内层紫
檀雕刻回纹边。屏面用鸂鶒木雕嵌艳丽的纹理,独具特色。屏面上半部为漆地蓝色
的天空,右边角嵌玉隶书“彩集芝仙”四字。中部连绵的山峰中古松翠柏掩映着瑶
台琼阁。殿宇回廊错落于仙山圣水之间。众神仙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数只仙鹤临
空起舞,山石中有灵芝等奇花异草;下部山势渐趋平缓,尽头形成一片水面,小桥
飞架,有二神仙缓步而行,二书童抱酒罐、寿桃跟其后,似要与亭上众神仙举杯畅
饮。在如此美景中,手拿乐器的二神仙以笙、箫合奏,让人迷醉!屏的右下方有神
仙三人和一书童泛舟水上,微风轻拂,碧波荡漾,分享着自然天成的美景。此屏根
据群仙祝寿、松鹤延年的寓意制作而成,充分体现了古代艺人的高超技巧。反映了
宫廷中人们追求安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二)紫檀边嵌象牙编花鸟挂屏
挂屏横106.5厘米,纵68.5厘米,紫檀浮雕夔龙纹框边,屏心是用象牙为材,用
大块的象牙琢制成画眉鸟、牡丹花、假山和兰草等图案,然后用染牙技法染上相应
的料彩。构成一幅鲜花盛开,鸟栖枝头的自然画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底面
是以直径约0.5毫米的象牙丝编织而成。这种工艺首先要选上好的象牙,并浸泡在
一种特制而微酸的药水中使其变软,不易折断。然后将软化好的象牙劈片,抽制成
数尺长薄如竹篾的细丝,而后将其仔细打磨。待牙丝洁白光莹后即可编织入席。编
织过程中,再通过经纬相间不同的穿插技巧,编织出均匀相宜的六角“蒲纹”的米
字席地。可见,象牙劈丝工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造价昂贵,工艺复
杂,而且难度极大。牙丝编织工艺是象牙雕刻工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清代广州
牙雕工艺的一项创举。这件牙编挂屏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广东进献的牙丝工艺
品之一。因其制作难度极大,造价昂贵,传世甚少,难为民间所见!它既是珍贵的
古代艺术品,又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
(三)紫檀缂丝乾隆御临帖挂屏
此幅挂屏横51.2厘米,纵102厘米。紫檀边,屏心为乾隆皇帝仿米芾的《草书贴》
御笔缂丝制屏面。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1107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黻,
字符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迁居襄阳,喜穿唐服,嗜洁成癖,
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与苏轼、黄庭坚、蔡蘘,书法史称
“宋四大家”。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
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此文为“元日名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惟可知,展文皇大今阅,不及他书,临
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边,有暇作谱,有一笑”。诗后为“米芾草书
贴御临”在屏左下方有两方印章,一方为“乾隆御笔”另一方为“所寶惟賢”。
“乾隆御笔”是指乾隆皇帝写的碑记,匾额所钤印的宝玺。“所宝惟贤”四字引自
《尚书·旅獒》篇“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相关文献】
[1]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1.
[2]黄剑.乾隆朝造办处屏风档案考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3]朱家溍.明清室內陳設[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2.
[4]李福敏.故宫《倦勤斋陈设档》之一[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2).
更多推荐
木雕屏风图片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