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发(作者:华家居装饰有限公司)

第9卷第4期 

鸡西大学学报 

Vo1.9 N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JIXI UNIVERSJTY 

Aug.2009 

文章编号:1672—6758(2009)04—0106—2 

农村富裕家庭子女成长困境的家庭因素初探 

张建新 

摘要:在对湖南l3户农村家庭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工作理论视角综合审视,发现农村富 

裕家庭子女的成长困境主要在于亲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家庭支持网络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父母对子女发展 

的无能为力。应通过由内到外的层层纠正与重构,才能摆脱困境,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 

关键词:农村富裕家庭子女;成长困境;家庭因素;社会工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少部分农民通 这些家庭几乎无一例外的提到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我行我 

过三十年的财富创造和积累,个人及其家庭财富迅速增 素,把父母的苦口婆心当作毫无意义的唠叨甚至是愚蠢 

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改革中“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 

的笑话。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撇开了父母的监督与约束, 

人。然而,当农民富裕群体摆脱物质匮乏的牢笼,实现了 其言行举止中的种种不良习惯像田地里的野草一样肆无 

所谓“生理、安全、归属”需要之后,迅速凸显出对“尊重 

忌惮的疯长。这是除了学习成绩低下之外家长们担忧的 

与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笔者看来,农村富裕家庭子女 

另一方面。事实上,笔者发现子女自己对他们目前的状 

成长的困境,正是在其不同需要层次间的冲突与断裂的 态也非常不满,究其原因,竟是因为受了家庭尤其是父母 

背景中才凸显出来的。 的影响才发展成这样的。 

农村富裕家庭,本文是指居住在农村社区,建有一幢 4.子女情感生活中的孤寂与失落。亲子关系的紧张 

两三层的小楼和独立的厨卫房舍及院墙小园,拥有电视、 

或淡漠状态、学习成绩的不如人意、性格上的自我中心化 

冰箱、空调等现代家用电器,其子女都就读于县里收费最 

等暗含着这些家庭子女生活中情感的缺乏。他们要么处 

高的中小学的家庭。这里排除农民工家庭,因此不涉及 

于一贯的挨批状态,要么“自己管自己”,父母不会也没 

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的现象。 

空来管他们。长期缺乏成就感、鼓励、理解和接纳使他们 

农村富裕家庭子女成长的困境 

行为上以逆反、虚荣、自卑、浮躁、猜疑甚至颓废的心态与 

1.亲子关系的紧张或淡漠状态。大多数相对富有的 家长们互动,而内心却充满了失败、挫折与孤独感。孤寂 

父母都面临子女培育上的困境。一方面,其中一部分家 无望、抑郁失落成为子女成长的基调,而这个基调又反过 

长与其子女的关系势同水火,经常为日常生活的琐事而 来给家庭蒙上了一层衰落的阴影,笼罩在每个家庭成员 

大吵一番。望城乡徐家村的王家长告诉笔者,她与在县 

的心上。 

城丁玲双语学校(临澧县费用最高的初级中学)读书的 二社会工作视阈下对困境的家庭因素解析 

13岁的女儿几乎是天天争吵,这使她非常气愤和失望。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笔者试图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 

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子女“共处一室, 

论的多维视角进行分析。 

形同陌路”,亲子之间少有交谈,更缺少亲情浸透的互动。 1.情境认知的偏误是导致困境的最初动因。事实 

而同乡杨岗村赵家长则说,他的两个儿子(年长的在临澧 上,人从降生那一刻起就以特定的方式及情境动态建构 

县一中读书,该校是湖南省首批省属重点高中;年幼的也 

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体系,但并非一切自然的、社会的情 

在丁玲学校读书)与父母很少沟通,他们夫妻俩对自己孩 境因素都是个体所需的有利条件。恰恰相反,情境中不 

子的心理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利于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因素要远远多于有利因素。而农 

2.子女学习成绩与家长期望的巨大落差。大多数农 

村富裕家庭亲子双方往往认不清子女所处的情境。究其 

村富裕家庭家长将子女送到县城最好的学校就读。他们 

原因,与其说是子女们的思维认识能力的低下,不如说是 

不知疲倦地日夜操劳,只希望能给儿女们创造一个良好 家长们在认知上对其子女认识的某种覆盖或替代。认识 

的发展条件,因而不惜代价为子女购买了当地最优质的 

是实践主体人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人们对实践中形成 

教育资源。然而,子女们的表现与回馈似乎总让父母们 的认识有一种将它固化为某种稳定的认知结构的倾向, 

不满和失望,它们离父母们的期待存在着似乎难以缩减 认知心理学将此认知结构称为图式,它包括了对信息进 

的距离。笔者了解到的13户家庭中,有l1户家庭子女 

行描绘和分类的各种规则,图式对人们后面的认识将产 

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所在学校的中下游,仅有2户子女成 

生重要的影响。 

绩居于上游。当地社区认为这些富裕农村家庭的子女要 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应把人放到特定的情境中理解, 

成为英才似乎是“有悖常理”,而平庸无能则似乎是对他 

反而以其自身的某种良好期待来取代现实情境的特殊规 

们应然的恰当描画。安福镇寒柒村一位聪明的小孩今年 定性,无意间从根本上亲手制造了困境。而且,这些家长 

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临澧一中,其在菜市卖肉的父亲特 往往牢记自身早年生活的经验,或者一味强调自身在应 

意买来一辆小汽车专门接送这个争气的儿子。 

对当前社会环境压力时的心得感受,希望儿女们要么从 

3.子女性格上的自我中心化及不良习惯的影响。性 

自己手中继承家庭产业,要么吸取教训,全然不顾子女们 

格上的自我中心化虽不是农村富裕家庭子女的专利,但 是否接受。笔者看来,这实质是一种以父母为中心的强 

作者简介:张建新,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桂林 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邮政编码:541004 

106・ 

第4期 农村富裕家庭子女成长困境的家庭因素初探 2009.肇 

制性的代际补偿。如此,家长们认定自己人生最大的遗 

憾就是缺乏良好的教育,因而将“唯读书论”推至不容质 

疑的极高位置。尽管处于父母的观念阴影之中,但子女 

们对社会及自我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并不认为只有学 

习好才是优秀的,对父母的“唯读书论”不屑一顾,且普 

遍强调个人的兴趣及特长。 

家长们无视社会情境的变化,以自己早年生活的经 

历经验或当下社会环境的某一方面的要求来评价、要求 

子女,子女则从个人的喜好、愿望等出发做出有悖于父母 

的发展设想。笔者认为,亲子对情境认知上的差异与分 

歧,是亲子关系不和谐、子女成绩与父母期望的巨大落 

经验及社会的某个兴奋点粗暴的设定了子女的发展方 

向,而且以为子女提供最好条件为由专注于他们的经济 

活动。这里暗含着这样的家庭分工逻辑:父母的责任在 

于只负责提供可靠的经济支持,子女则要按照出资人父 

母的意愿努力将其变为现实。笔者看来,这种粗暴而简 

单的做法难以形成一个多维度支持网络,对发展子女的 

能力、促进子女的成长所能发挥的支持效用与效率是有 

限的。 

从家长一厢情愿地规划子女未来的发展之初,子女 

们就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决定权。子女的权利、天赋、特 

长及兴趣几乎被完全忽略甚至抛弃,在这样的前提下,子 

差、子女性格的自我中心化及其情感生活孤寂的先决性 女的能力怎么可能得到积极的发掘与培养呢?显而易见 

因素。 

的是他们所受到的来自家长的束缚与制约比得到的促进 

2.沟通的缺失削弱了家庭支持网络功能的发挥。对 与帮助要多得多。他们越是感到自己的优势或兴趣得不 

情境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不必然导致分裂与隔绝,关键的 到培养和发挥,就越是用激进甚至极端的方式来拒绝或 

是各方如何交流彼此的意见,最终是否能达成互有妥协 

背叛父母强加于己身的希望,并把自己发展所遭受的挫 

的一致。这需要各方长期保持自愿平等、深入有效的互 

折都归因于父母错误、粗暴的决策。例如,故意以糟糕的 

动与沟通。亲子之间缺少沟通显然导致双方互不了解, 成绩来发泄内心的反抗。在他们年轻的内心里面,并没 

甚至会维持和深化这种隔绝状态。班杜拉认为,行为是 有感受到父母对其不计代价、不期回报的关爱。因而也没 

经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当人们意识到、观察到的行为 有一颗感恩之心。正是家长们在帮助子女获得资源与机 

受到奖赏的时候,就更倾向于再现或复制这一行为。行 

会、发展能力与培养自信、提高个体自我实现的综合素质 

为的改变、维持或控制都可以经由学习而实现。正是亲 

上的无力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变得日益虚无。 

子之间缺少相互的观察、模仿及认知的一致性,家长与子 

兰结语 

女才会渐行渐远。 

总而言之,通过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理论、认知行为 

进一步,这种亲子之间缺少沟通的状态,破坏了家庭 理论、沟通理论、增能理论和社会网络支持理论等多维视 

支持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家庭是满足和实现人类情感 角的综合审视,发现农村富裕家庭子女成长困境主要是 

需要的最主要的场所,同时也是其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 家长和子女对成长情境的认知偏误引发亲子之间沟通障 

相支持的最团结最紧密的支持关系网络。在经济状况一 碍的产生,亲子间互动的缺乏导致了整个家庭支持网络 

般的家庭中,子女经常与父母一同劳动,亲子之间往往有 功能的正常发挥,父母对子女能力发展及取得成就的无 

很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他们能够毫无困难的知晓 

力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日益变得虚无,子女的成长在 

彼此的需要与期待、感受彼此的内心体验。父母因此能 

如此建构的情境中步履艰难。只有通过重建家长及子女 

在物质上、精神上给子女以及时、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富 

的情境认知、改善并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以增强 

裕家庭的情况恰好相反,亲子间良性互动的缺失导致子 

家庭支持网络积极功能的发挥、在真正的尊重子女的前 

女的目标与追求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与鼓励,不良行为得 提下关心其能力的发展和帮助他们不断取得成功,如此 

不到来自父母的及时纠正和约束,内心的体验在家中找 

才能打破困境的因果循环,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实现每 

不到倾诉对象等;反过来父母的付出与心愿得不到子女 

个家庭成员及家庭整体的良性发展。 

的理解和支持。这种亲子间彼此隔离、相互误解的状态 

成为子女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性因素。 

3.增能的无力虚化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按照上文 

参考文献 

的逻辑,正是父母不能给其子女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1.(关)O・威廉姆・法利等:社会工作概论[M].隋 

子女们才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增能理论认为增能是个人 

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 

2.陆士桢王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 

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 

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如上所 3.刘斌志:社会工作视阈下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 

述,农村富裕家庭的父母们不仅以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 及其处遇[J].青年工作论坛,2006(6) 

Discussion on the Family Factors Influenced the Growth Predicament of ChiIdren 

From Well—Off Families in Rural Areas 

Zhang Jianxin 

Abstract: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13 rural families in Hunan Province.I found that the growth plight of children f如ln 

well—off families in rural areas lies in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the parent and their children.The functions of fan 

ily support network can not be brought into play and parents could do nothing about their children’S development.In order【(j 

shake off the dilemma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physically and mentally,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COill_ 

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Key words:children of aflfuent families in rural areas;growth predicament;family factors;socila work theory 

Class No.:C913.5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陈砚秋宋瑞斌) 

】07- 


更多推荐

子女,家庭,父母,家长,发展